辛欣
摘要:群眾文化表现形式较多,广场舞作为其中之一,得益于其动作简单、旋律优美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广场舞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建设,但是目前阶段的广场舞中还存在着些许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广场舞与群众文化的关系,指出了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对广场舞提出了两点未来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相关人员。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建设;作用分析
一、引言
就目前社会来说,虽然不同个体对广场舞的评价差别较大,但广场舞仍旧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为群众文化建设贡献了不菲的力量。随着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其地位以及作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不断得到认可,所以怎样将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更好的应用出其属性是目前相关部门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广场舞在我国许多地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积极作用并没有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调整广场舞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建设更好的建设。
二、对广场舞与群众文化的关系做出分析
广场舞是一种多数由群众自发组织进行的多人舞蹈活动,因为其活动场所多在公园或者广场等地进行,所以被称为广场舞。广场舞的展开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并且使得人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因此较为被群众喜爱。目前,广场舞逐渐成为群众茶余饭后常见的舞蹈活动,更是许多中老年人非常热爱的消遣方式。由于广场舞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实际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使得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广场舞的地位逐渐高升,广场舞在实际建设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因此,广场舞如果能够得到继续发展,可以丰富群众文化形式,促进其发展,并且广场舞受众群体较为广泛,其已经成为群众文化建设方式中较好的选择之一。
三、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提高群众幸福感
现代许多文化艺术相关的作品主要传播形式是以影视或者文字为主,而目前人们的娱乐活动渠道较多,并不局限于影视或者文字,致使文化作品的受众和参与度较小。增加广场舞这种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激发群众的艺术思想,使群众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散。而在对广场舞进行创作时,群众能够有效地融入现代社会体系,预防在网络科技发达的当下,中老年群体与社会脱轨现象的产生。广场舞的创作主体是人民群众,群众艺术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舞蹈的整体品质,所以群众在对舞蹈进行创作时,会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1]。因此,人们的内心会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愉悦感,在提高人民群众艺术修养和幸福感的同时,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丰富群众文化形式,受众群体广泛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生活中处处被电子设备充斥,地铁、公交上等处随处可见的“低头族”,下班回到家中也多是拿起手机、电脑进行工作或者打游戏,许多中老年接受新事物较慢,也不愿意主动去接受,致使相当一部分群众的文化活动形式匮乏。在广场舞出现之前,人们主要的闲时文化形式是散步、遛鸟遛狗、下棋等,虽然太极拳、扭秧歌等活动也较多,但是这些活动的受众群体较少,像是年轻人、儿童等会觉得这些形式枯燥无聊,很难主动地去参与进去。但是用广场舞这种形式,不仅中老年人群体会喜欢,相对的使年轻人以及儿童容易接受一些,以群体性、丰富的运动形式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中老年人身心获得愉悦,青年儿童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身体健康得到了锻炼,不同于其他形式单一的活动形式,广场舞作为一项大众普遍接受的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增强群众身体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各个方面的物价水平逐渐上涨,人们为了保证物质生活的基础,生活上压力、工作上的压力突然增大。虽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与此同时,许多群众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特别是年轻人,上班需要使用电脑等设备进行办公,下班后又通过手机、电视等设备来放松心情,频繁地接触互联网相关的设备,长时间的不规律作息、不良习惯,使得身体素质呈直线下降趋势。而广场舞的兴起,为许多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社交的平台,让群众愿意主动去参与其中,广场舞的音乐通常比较放松,通过有节奏的音乐,来舒展自身的肢体,让疲惫的身体得到放松,在缓解群众压力的同时,也使得其身体素质得到增强[2]。与此同时,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逐渐减少,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渐渐变成了高层住宅,会出现即便住在同一层,也不熟悉甚至根本没有见过面情况的出现,如果因为意外爆发出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而展开广场舞活动,可以使得一定范围内的群众进行交流、沟通,促进人们情感的交流,即便因为一些小事出现矛盾,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对广场舞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相关部门加强对广场舞的管理工作
虽然广场舞是一种受众范围广泛的文化活动,但目前参与人群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题,而中老年人又多数为离退休人员,业余时间较为充沛,所以参与广场舞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工作、管理工作,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广场舞中,同时要避免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需要相关部门做到,大力宣传广场舞的好处,让更多的年轻人、儿童提起对广场舞的兴趣。面对越来越多的参与人数,社区的相关部门要将自身的工作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维持好广场舞现场的秩序,保持场地的卫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让群众在一个洁净、安全的环境中开展文化活动,降低安全问题的出现[3]。临近的社区也可以定期地组织广场舞交流大会,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群众学习广场舞的积极性,并在相互交流中,将广场舞的益处宣传出去,促使终身运动、全民健身的健康理念尽量地灌输到每一个的思想中,有利于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增加活动场地
针对广场舞目前地现状来说,有许多群众热爱这项活动,相应的,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反感这项活动,其中以年轻人为主。由于广场舞的展开地点多数为居民小区附近、街边的空旷广场等人群活动中心,而广场舞的音乐通常声音较大,导致附近居民的生活受到噪音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等。所以,为了改善现状,相关部门可以增加广场舞的活动场地,合理的对社区内的公园空地、闲置的体育场馆、群众活动中心等地进行调配,远离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尽量地减少由广场舞活动带来的噪音影响。
五、结语
在群众压力日益增长之下,广场舞活动成了一种有效缓解群众压力、增加人们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有效文化活动途径,其可以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等。目前广场舞也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的做出应对措施,来保证广场舞文化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以此来响应国家重视群众文化建设的政策。
参考文献:
[1]王斌.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6(10):59-60.
[2]贾爱丽.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文艺生活,2018(06):207-208.
[3]尹力.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文艺生活旬刊,2016(0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