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芹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促生了动态标志的出现,为品牌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如今,传统的静态标志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视觉传播符号,印刷品也不再是唯一的传播媒介。在品牌标志动态化这一传播形式涌现的同时也为其信息的传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静态标志和动态标志作比较,总结出了品牌标志动态化表达的表现方法,旨在让动态标志更具艺术魅力和品牌价值的同时实现信息传播的最大化。
关键词:新媒体;移动智能终端;标志;动态表达
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丰富了标志设计形式
今天的信息符号展示已经进入到了多方位的视觉与情感体验阶段。动态标志作为信息符号的一种,传达着一个企业、组织、活动、主题或事件的精神内涵,是将可视化数据信息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结晶。如何最大限度的宣传这种精神内涵,就需要对动态标志进行探索研究。动态标志设计融入了形状、色彩、动态、声音、材质和情感等因素,是在静态标志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的时空虚拟延展性,以期达到精准刺激和吸引受众眼球的效果,也由于它能够在同一时间传达多样化的信息,进而强化了受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和记忆。
在新媒体语境下,伴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为动态标志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实感交互体验、可视化视觉影像、人工智能 、VR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标志变得更加动感、立体、实时、互动、多维、数字化和人性化。手机、笔记本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作为新媒体、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网络资源与环境交互资源的重要纽带之一,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展示平台。如今人们与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交互正由基于使用键盘、鼠标和游戏手柄等的交互转向更具吸引力和沉浸式体验的语音、触摸、视觉识别和手势的人机交互。各类基于移动端设备下的APP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密切关系,实现了信息阅读的随时随地性。
二、动态标志与静态标志之比较
静态标志主要是指针对传统平面印刷媒介的静态视觉信息符号,动态标志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增加了以动态图像为基础的视觉符号,是静态标志的一种延伸和丰富。
(一)起源各异
静态标志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图腾”,先人们将图腾刻画在洞穴墙壁和生产劳动工具上,后来又延伸为祭祀或战争符号、族徽、族旗等。当国家产生以后又出现了国旗和国徽,如今静态标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动态标志的最早形式是古代的“烽燧”,那时通讯不发达,因烽火特征显著、形态鲜明,先人们用其传递消息。这种以烽火狼烟为主的早期声光通讯,是动态标志的一种,再如鸣金、战旗、擂鼓等,也是属于动态标志的范畴。这种非语言传播的效应和速度,是古时语言、图像和文字传送所不及的。
(二)传播媒介各异
信息传播的历程主要为:语言、文字、印刷和电子信息四个阶段,今天我们步入了多媒体信息传播时代。它是一种集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于一体的综合信息传播媒介。在强大的品牌市场竞争中,各行各业迅速攻占了这里一领域。单一的、静止的信息符号传播媒介——平面媒介已不再受受众的青睐,人们开始找寻新的情感体验媒介。动态标志正是在这一新媒体语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动态图形,它更多是借助于新媒体和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传播,是一种更为丰富的传播形式,而静态标志大多还是通过印刷媒介传播。
(三)视觉呈现各异
“少即是多”的极简主义标志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直观性,且便于识别和记忆,但当大量的极简标志堆放在一起时就容易造成视觉混乱,具体表现为识别模糊和形态混淆,这对品牌形象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播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动态标志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动态标志通过连接多种信息,集合了图形、文本、动画、声音、材质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在向受众呈现丰富的视觉特点且趣味和亲和力十足的同时也传递了更为具体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讲,它的演变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统一逻辑向多元共存发展的过程,其视觉表现效果较静态标志更形象生动。[1]
(四)情感体感各异
静态标志的传播方式是以受众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受众是被动接收信息,这一过程只会产生视觉感受。而动态标志的出现使得人机对话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的更加便捷,具有了人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实现了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其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从单一的视觉感受转变为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感受于一体的情感体感。受众可以通过点击、触摸、声控等让原本静止的标志产生变化。例如:通过触摸让单色图形产生色彩斑斓的变化或通过语音控制让面无表情的人物标志开心微笑或让受众展开一场品牌聆听之旅。动态标志的这种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时间、主题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成为了一个与人类生活一脉相连,不断成长和丰富的文化生命体。
三、动态标志设计的思路探索
“动”意味着发展、变化和不确定,标志的动态化表达理应在相关基础理论的支持下,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氛围、主题与传播媒介以个性、灵活、机动的形式展现给受众。在这一新旧媒体共存的时代,标志设计理应尝试和探索每一种动态标志的信息表达方式,其设计方法归纳如下:
(一)色彩设计
手机、电视、笔记本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升级换代,突破了传统印刷固有色的束缚,拓展了标志的色彩呈现范围和清晰度。动态标志设计过程中的色彩选择方法建議如下:第一,选择使用丰富的色彩,通过标准色的多变展现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第二,提高标志色彩的明度、纯度和饱和度,以提升其鲜艳度,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心理效应。例如:与单一色彩相比绚丽多彩、跳跃变化的颜色更容易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第三,通过设计软件修改色彩的不透明度、渐变色彩种类和比例、协调色搭配、补色搭配等方法。
(二)动画设计
在大量信息充斥的时代,受众对于司空见惯的画面容易产生厌倦和视觉疲劳,人们甚至不会时刻关注画面细节,而是将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有动感和变化的形式上。基于以上心理习惯,可以考虑将标志中的重要信息赋予一定的运动形态或轨迹。标志的动画设计其本质是将动态演绎过程融入到原有的静态标志中。常用的动画设计方法有:将标志重要元素做立体化、发光特效、局部依次呈现、淡入淡出、打散重构等变化,使标志整体变得更加精美并提升视觉吸引力。在标志动画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标志的动态轨迹要与形状、声音等元素和谐。
(三)形态设计
设计软件的不断推出,为设计师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创意的手段和方法,标志的形态设计打破了多项旧技术的局限,获得了空前的生命力,今天的标志设计不再是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搜索网站Google的标志,在主体形态不变的前提下,会根据节日的变化而发生形态的变化。标志形态设计的常用方法为:在遵循平面构成原则和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对点、线、面等视觉元素做重构,并做创意变形,使三者的角度、位置、大小、画面节奏即和谐又相互制约,尽量发挥每个元素的自身价值,同时注重整体之间的关系。[2]
(四)材质设计
设计师在设计标志时会追求现代感和时尚感,他们往往通过赋予标志丰富的材质来表现这一诉求。逼真的材质,可以让标志摆脱平面化的单调,同时也能展现产品的品质特性等。例如:增加标志的立体感、动态感、通透感、光泽度等,或者根据品牌特征对其进行高仿真材质贴图,使其耳目一新。例如:苹果公司晶莹剔透的标志,再搭配上舒适的光泽或光影,仿佛变的触手可及,如实物一般。
(五)声音设计
听觉语言能够强化画面预定的情绪和氛围,扩大标志的信息量,在帮助画面完成设计师的既定想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标志品牌效应。我们在设计标志的听觉语言时应尽可能的让声音和动画、形态达到互补,由此来调动受众的视、听觉器官。可以根据动画效果搭配画外音、主题音;可以根据标志风格特点选择活泼的、安静的、庄严的音乐等;可以通过录制、截取音乐片段等获取搭配声音。例如:奔腾电脑的标志,在宣传广告结束呈现标志时都伴随着一个主题音效,久而久之消费者听到这一音效,就会自然的联想到奔腾电脑的标志图形。
(六)价值体现设计
动态标志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它的实用、审美和时代价值。标志动态化的表达能否有效的引起受众的关注和长久记忆,并带来品牌效应和经济利益,就需要考虑其能否满足现代人对于信息多元化、综合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对审美价值的思考,是为了满足受众对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属于艺术表现形式的范畴。动态标志有节奏的形态变化、轨迹运动、色彩变化、空间变化、材质设定等多元素的有效组合,能否让受众感受到和谐的美感体验,也是设计师不可忽视的重要考虑因素。最后,动态标志以一种开放性的精神状态表达信息、延伸品牌,在顺应新媒体、新技术、新设备的浪潮中,动态标志还应满足现代信息传播的新需求,这也是顺应时代和传播客观形势和推进品牌塑造和良好文化形象的必然要求。[3]
四、动态标志的发展展望
优秀的动态标志包含了许多人类思维的闪光点,承载着未来信息传播和品牌建设之大任,也将是未来标志设计的趋势。基于移动端平台下的动态标志,其设计形式、手法和内容焕然一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新媒体时代下设计发展的必然。如何利用好新技术和新的传播媒介将品牌设计中动态标志这一核心构成要素所承载的信息更富有生命活力,是我们应该重點关心的问题。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需求的多样化,要想让品牌标志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与商业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应该用变化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进行创意思考和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张亚丽.动态标志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3.
[2]马强斌.浅析数字时代背景下动态标志的表达[J].中国包装工业,2014(4).
[3]张超.数字媒体时代动态标志设计探究[J].美术大观,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