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要:线描作为国画艺术表现的造型基础,溯源于上古,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完善的审美体系,以骨法而用筆,取其结构,用线约形,简白概括,明快悠绵,在绘画艺术门类中别具特色,独成一格。国画线描的学习重在笔墨技法的研练,以笔取势,经过用笔的提按、顿挫、转折等语言手法,以及线条长短、疏密、刚柔及浓淡的变化节奏感来表现事物的外部形体和内在构造,将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结合,描述自然万物,抒发感受和情感。
关键词:线描技法;骨法用笔;实践传承
一、线描的起源和发展
线描也称白描,在古代也称“白画”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用单纯的墨线勾勒物象、不着色,只略用淡墨营造画面气氛的绘画方法。线描的来源要追溯到远古石器时代,最初的出现可能发生在原始部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比如流星在天空划过的痕迹,留下一道完美的弧线,从而启示人们打开了内心世界艺术化的构想。人们逐渐学会用简单的“线条”符号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轨迹。因此白描是人类绘画的原始形态,人们反映客观物象首先就选择了线的形式去展现,可以说这是中国美术绘画中一种新颖独特的创造。
从甲骨文的出现,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再到两河流域的青铜器、汉代和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石、敦煌壁画、宋元水墨画等等,无不昭示着我们中国人对于绘画天生的领悟能力及把握能力。线描是从汉(西、东)、晋(西、东)到唐代、五代十国、宋之间逐渐成熟的,很多画家在自己的绘画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并加以总结,从而使国画线描表现更为丰富、醇厚为世人瞩目。东晋顾恺之所画的《洛神赋图》中,线条圆润连绵,如“春蝉吐丝”一般。可见顾恺之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以及其所创“国画十八描”等技法,建立了中国国画基础。
到了唐、宋时期线描技术更加日趋完善和成熟,对于线条的运用已经游刃有余。如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及其传人武宗元的《七十八神仙卷》,在运笔行笔的走向上,注入了情感,服饰线条的勾勒的具有节奏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宋代李公麟所画《五马图》,人和马都用单线勾勒,人体比例,肌肉、骨骼结构精准,形态生动,画面既有生动性又具有艺术性,是当今著名的白描作品。[1]
中国绘画以线表现物象,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一点透视”使人直接感受到画面的立体感。在国画线描的艺术中,形象概括只能依靠线去表达,它所蕴含的美感与流畅性与西方绘画是不一样的,传统国画是表现采用“散点透视”从而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不拘于表面形式的刻画,为了挖掘更加深层的认知与感知,将中国人对于事物独到的理解充分表现出来。
二、骨法用笔写照古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六法”,其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后世将此六法拟为一把标尺,作为衡量绘画成败的标准之一。其中“骨法用笔”对绘画实践与艺术审美所产生的影响尤甚。这种绘画造型方法,巧妙也就体现在用线上,不借助任何色彩的辅助和点缀,完全用线条来塑造物象形体结构,传达思想情感。如果要想画中的线具有惊人的表现力与美感,那就必须通过线的曲折、刚柔、浓淡、粗细等不同的力度变化来实现,所以这要注重画家对线条的准确、稳健与力度的把握,要求掌握骨力,追求线条品质的骨气,就如小草看似柔然,但近观叶叶挺拔,骨干十足。“善笔力者骨多,不善笔力者多肉”就是这个意思。由此可见用线是国画线描的至关基础。[2]
追溯历史,纵观古代绘画作品皆以“骨法”运笔入画,视线条为第一生命。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勾勒山石,刚柔相济,巧夺天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线的文化之美;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线条力道遒劲,高古奇伟;任伯年《献寿图》则是体现了线条的意象审美。由此可见,若没有“骨法用笔”的诞生,这些举世瞩目的经典之作如何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谢赫六法”是中国绘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创造,特别“骨法用笔”是一幅画的精髓所在,我们不但要继承这一宝贵文化财富,更要传承下去。所以在专修本身专业之外,还当注重修身养性,到达刚正不移,不忘初心,不因世风移而心生浮躁,做到即便居闹市仍安然自若,其画作必能散发出特有的骨气和力量。
三、国画线描的存与变
中国绘画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不同时期人的不同思想中不断的进化更新,传统国画线描也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传统线描的发展时时讲究的通过对事物的外形的描绘来表达自己想法,以自己的生活作为媒介,借助对事物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情感。传统国画以线为主,以“骨法用笔”为重要标准,注重写实。但伴随时代不断发展,思想的不断更新。随着改革开放,到了现代,由于大量的西方绘画思想的不断涌入,逐渐影响着传统国画的表现方式。线描的表现方式开始趋于个性的表现以及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更加注重线条本身所带有的装饰性,以及画面的独立性和程式化,在不同艺术思想的逐步融合下,使新世纪的国画坛,百家争鸣,争芳斗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国画特色。[3]
线描艺术的衍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线条的审美取向是传统天人思想的形象程式,是我们中国文化精髓具体表现。虽然古今沧海桑田,社会不断变化,但历尽千年的传承发展,线造型的法则早已渗透了属于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理念,所以它即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即使新时代的审美观念在不断更新,但是线描作为国画艺术语言的核心地位是永远不会扭转的。
我们对自身的传统有充分的自信,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国画线描的内容与形式也会紧随时代而变更。所以我们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去接纳新的东西。将旧与新的思想相互融合,提取精华,对传统国画线描的笔墨语言进行“变”与“新”。从而使中国线描具有时代特性的同时并且符合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审美需求。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不同思想与技法的不断结合与创新。国画线描正在展现着新时代所提供的审美需求。一幅画的诞生,主要来源于画家的主观情感。不可忽视,所以掌握一些传统国画线描发展的内在规律、了解国画线描抒情传意的审美需求并锤炼有自己情感特色的新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社会与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大胆给予线条新的生命,滴水穿石、千锤百炼,创造出超越前人的国画线描之美。[4]
四、国画线描实践体会
白描是傳统国画笔墨造型的骨干,用毛笔勾勒线条,塑造形象,营造画面气氛,所以既是用线来做造型,同时也是用来表意的,并且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主要也是靠着各种线的穿插组合来解决的。
局部与整体是画面完整的必要前提。用树的密来衬托山与云,用云的疏使画面透气,有密必有疏,大实大虚,从而营造出画面的气氛与走向,使画面“气韵生动”。如果“谨毛而失貌”,一味填涂,势必造成满纸堆砌,给人压迫的感受,故而气韵、势象是处理好线条,形成完美画面的要旨。
绘画要注意主次分明。对一个对象进行集中、概括、提炼,详略得当。有了主角自然要配角和背景的衬托,但切记不可抢风头。法则会使画面章法混乱,全无重点,不能够准确传达表达意向。画中以树为主,那么就要注意树与山石的穿插,流云衬托,并且要注意墨的浓淡深浅。近实远虚。
用笔的质感与量感。由于表现对象的不同,所以要注意对象不同的质感与量感,山石是坚硬的,那么线条要勾的硬气,要把山的气势表达出来。流云与流水的线便要勾的柔一些,使画面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山间各种树叶的勾勒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注意树之间的对比以及叶子的穿插。主次虚实作为处理基本原则,要与山水视觉规律、构图定格和笔墨组织等要素统筹运作。
线描作为国画艺术表现的造型基础,是国画的灵魂。想要掌握线描艺术的精髓,必须勤于实践,在练线上狠下苦工,不断提高用笔能力,李可染先生曾经说过“废画三千”,就是要求以笔墨取势,经过起笔收笔和运笔行笔的提按、顿挫、转折等手法,以及线条长短、疏密、刚柔及浓淡的变化节奏感来表现事物的外部形体和内在构造,持之以恒的练习指力、腕力、臂力和心力,涵养艺术元气,增长艺术修为。因为画面表现不仅体现线的“气韵”,更是作者自身精气神的外显。
溯源于上古,历经数千年发展和积淀,国画线描以骨法而用笔,取其结构,用线约形,简白概括,明快悠绵,形成完善的审美体系和博大精深美学思想,作为学习者只有与传统深刻对话,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练,真正理解其精神内涵,才能认识到国画线描艺术的精髓,将传统与当代结合,传承与发展线描表现语言,描述自然万物,抒发感受和情感。
参考文献:
[1]吴玉亮.试论中国白描花卉技法[J].国画家,2018(04).
[2]林洪.国画线条的美感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9).
[3]李红梅.论国画中的线[J].现代交际,2015(11).
[4]庄姝.浅论国画的笔墨与线条[J].艺术教育,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