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典提
摘要:文学与书法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思想情感与审美观念的融合与再现,尤其在情感表达上,两者既有共通点也有不同点。而苏轼的作品无论在文学内容上还是书法表达上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因此研究苏轼艺术作品中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的表达对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两者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苏轼艺术作品对文学与书法情感表达的研究意义,而后从苏轼作品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间的审美一致性与互逆性两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苏轼;文学;书法;情感表达
一、苏轼艺术作品对文学情感和书法情感表达的研究意义
自古以来文学与书法就是文人墨客用来表达情感的媒介,文学作品与书法作品中都蕴含了一定创作者精神层面的内容,因此,后世的研究者们在欣赏文学作品与书法作品时能够从中感受到作品内里所传达出的众多情感信息与历史信息,这也是文学与书法作品真正的文化内核所在。同样作为情感内容表達的工具,文学与书法作品的区别在于文学是以文字、语言、修辞以及谋篇布局作为情感表达的形式,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而书法则主要以线条的律动之美与书写章法的气韵精神作为情感传达的形式,是一种平面审美艺术。文学与书法两种艺术形式在情感表达方面看似媒介形式不同,但由于人类思想情感具有共通性,因而两者其实是具有内在关联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者在研究文学与书法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却存在着将两者割裂的现象,文学家关注的重点在于文学成就,书法家更多关注的是书法成就,而对于两者在情感的跨界表达方面的研究则常常被忽视。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探索出文艺作品在情感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与魅力,则需要我们打破两者之间的艺术形式壁垒,摆脱传统思想观念上的束缚,从更高层次的艺术审美角度去挖掘文学情感和书法情感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1]
苏轼最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无论在文学创作上还是书法艺术上都有着精湛造诣。在文学方面,苏轼所创作的诗的艺术风格极其独特,善用夸张比喻手法,诗风清新豪健,词更是开豪放派先河,与宋代的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在书法方面,苏轼颇有书法天赋,书法创作不践古人,自出心意,摆脱了唐代书法创作中的“尚法”羁绊,将书法艺术引向禅之境界,成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纵观苏轼的作品,如《奉喧帖》、《眉阳封侯帖》、《梅花诗帖》等,文学内容与书法造诣都很高,这就基本奠定了苏轼文学与书法俱佳的成就。
总而言之,苏轼在文学与书法艺术上都具有较高造诣,其文学创作体裁涵盖诗词歌赋文,样样精通,情感表达丰富多样,书法创作中行、楷、草皆有建树,情感表达或狂放悲愤或恬淡平和。因此针对苏轼的艺术作品来分析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在表达方面的联系,对于开辟出苏轼作品新的研究视角,加强文学与书法审美的深层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的审美一致性
苏轼在书法艺术创作早年也经历了临帖和模仿的过程,但他并没有一直如此,而是在此过程中逐渐摸索,不断尝试摆脱以往书法中的种种章法束缚,以自身的独特审美意识创作出属于他的书法艺术作品,因此,苏轼的书法艺术作品拥有一种独特特征,即他的书法作品与文学创作相互统一,书法就是文学创作,文学创作亦是书法活动,这使得苏轼的艺术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
苏轼的艺术创作多注重将个人的瞬间情感或精神内容融入到诗词歌赋中,同时其思想情感也随着笔尖的运动完全跃然纸上。从其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中可以发现,苏轼是一个不拘泥于传统的人,他不仅对自己的诗词作品根据自身的情感特点进行创新,开创出豪放词派,也在书法创作中融入自身对书法的理解,不断创新。而正是由于其在艺术创作中对情感迸发的及时把握,使得其作品实现了情感与构思的同时再现,也使得他的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趋于一致。
在分析苏轼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趋于一致的关系上,可以以他的《梅花诗帖》为例,从这首诗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发现,前两句中苏轼通过对场景和事物的描绘来映照出自己内心深处失落与苦闷,这是一种真实情感的写照。而在后两句中可以看出苏轼并没有因这种失意而沉沦,反而是与“草棘”划分界限,通过对梅花“临险境而不屈服”的精神的赞美衬托出自己继续坚持自己信念的决心和意志。这是典型的以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梅花将自己在面对小人迫害过程中的失落与大义凛然、傲然不屈的情感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诗文字里行间所洋溢出的情感是苏轼的人生命运和外界事物碰撞后产生的一种瞬间悸动与融合,人物与梅花两者相互映衬,将苏轼的情感世界完美的再现出来。
在书法方面,苏轼认为“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诗作为思想情感表达的主体,却有不尽之处,这时就需要书法来作为补充。《梅花诗帖》是苏轼唯一的大草作品,从书法创作上看,该作品中具有诸多超脱常规书法之处。首先,该诗的前两句中苏轼的情感随着笔墨的挥洒如同潺潺流水一般自由流动,笔墨浓重而又不失灵动、疾行间又透出稳健老练,整体连绵不绝一气呵成,将苏轼纷繁的思绪在瞬间倾吐与纸上。其次,该诗的后两句“昨夜东风吹石裂,伴随风雪渡关山”从第三行开始书法笔势开始变换,这也是苏轼失落的心情向凛然豪情转变阶段,这时苏轼内心中的坚定信念与傲然意志融入其笔墨间使得这两句的书法气势恢宏,一以贯之,正如苏辙后来评价的那样“川之方至,使人瞠目”。苏轼手中的笔在喷涌而出的情感的带动下,不再拘泥于书法的结体,肆意挥洒驰骋,笔法间不仅透漏出阵阵苍凉之意,更似一条条蛟龙上下翻腾,傲然云间,勾勒出一副大气磅礴的画卷,虽不是画,却如画传意。整幅书法作品虽然仅有三十二个字,却具有多般变化,从开始的深沉到后面的恣意奔腾,宛如潺潺河水遇大壑而瞬间倾泻而下,奔腾过后又归于平静,将苏轼的情感充分表露出来。[2]
综合《梅花诗帖》的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来看,文学情感强调的是内敛而又傲然不屈的意志,书法情感表现出的是一种奔放的豪情,两种情感一显一隐,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不仅将苏轼的情感全方位的诠释出来,更形成一部文学与书法相得益彰的佳作。
三、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的审美互逆性
书法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类思想情感的符号化,它将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以一种对事物的特有审美标准展现出来就形成了书法作品中的笔磔字势结体,体现的是情感与万事万物的融合进而达到物我融合、字人同体的境界。而文学作品则是人类根据自身情感将各种经验想象进行重构从而使自身的情感以语言的技巧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多元而隐蔽。可以说书法的情感表达更为直接不会迂回,而文学的情感表达则更加多样。因此,两者情感表达上的独立性使得书法情感与文学情感在发展方向上存在互逆的情况。这种互逆也同样存在于苏轼的作品中,并且帶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苏轼的《右黄州寒食诗帖二首》就是一个例子,这首诗整体上以一种平铺直述的方式展开,具有散文的特点,语言中并无过多华丽词藻,也不注重精美对仗和语言凝练,给人的感觉也不像其他诗词那种或豪放大气、或清新雅健,通篇也没有任何用点之处,因此情感的表达单一而平淡,只是反映出寒食节当天的一种淡淡的忧愁。但在修辞方法上则巧妙的运用了情感叠加递进的方式将各种反映忧愁的元素一次罗列出来,从“春去”的失落到“苦雨”凄凉再到“海棠花”凋谢后的哀愁,逐个场景的切换,一层层忧伤的递进。在此过程中,苏轼没有任何情感的较大波动,有的只是对苦的默默承受。[3]
反观这首诗帖的书法创作,前三行的笔墨轻描淡写,同样是一种平淡之感,但从诗贴的第四行开始,笔墨陡然加重,且程度逐渐加强,各种变化层出不穷,情感饱满激烈,完全将自己内心深处压抑的情感全面爆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其中“破灶”、“烧湿苇”两词字体巨大,将苏轼与现实困境抗争的思想表现出来。“衔纸”二字不仅字体巨大,且呈现欹状,是苏轼内心中多重强烈情感的融合,这种复杂的心里世界经由苏轼笔下的线条结构、粗细变换、墨迹干湿、字体大小的态势等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人透过文字与苏轼的情感世界形成联系,产生共鸣,进而感同身受。此外,诗帖中的“年”、“中”、“纸”、“常”四个字在书写手法上采用的是苏轼自己独创的悬针法,上粗下细,干净利落,正如一根心中的针,刺痛着自己,又无法剔除,在痛中挣扎,在痛中反抗,一种难明的痛苦之意以这种独特的书写方法展现的淋漓尽致,可谓匠心独运。
纵观这首《右黄州寒食诗帖二首》,其文学情感层面展现的是一种平淡、孤独、忧愁、压抑与无奈,但从书法情感层面却反应出创作者的纵恣、跌宕,书写手法肆意放纵、开合无度、线条硬盘,呈现出一种激动、愤慨、抗争的情感发展方向,这与文学情感中的情感走向形成了鲜明反差。在情感的传达效果上,文学情感中的忧郁与无奈是一种隐性的表达,书法情感中的奔放与自由是一种显性的表达,文学中没有吐露的情感在书法线条中得到了释放,两者一抑一扬,一内敛一外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互逆,同时也将两种审美方式进行了凝结与定格。可以说整个作品构思极其巧妙,从书法与情感的互逆上讲,书法美完成了对文学美的创新与延伸,达到了“状难书之象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与形外”的层次。[4]
四、结束语
苏轼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开创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新的学派,更在书法上进行了多项创新,书写手法不拘泥于传统,创造出了独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因此,苏轼的文学作品与书法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研究苏轼作品中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表达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苏轼作品的内涵,探寻出文学与书法作品的新的研究方向,从而挖掘出更多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炜.探析苏轼黄州时期文学思想和书法创作[J].书法赏评,2017(04).
[2]陆庆祥.自然与超越——苏轼美学思想及其人文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03).
[3]邹建雄.论苏轼文艺创作的审美追求[J].文艺评论,2011(06).
[4]路远.苏轼的“尚意”书法与集归去来辞诗刻石[J].文博,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