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静蕾
摘要:作为双柏县三笙文化之一的大锣笙,早已声名远播。随着楚雄州旅游开发,三笙文化作为双柏县宣传旅游文化的名片,大锣笙已成为舞台展演中一项,它带来的商业价值,也使学者们越发关注它在彝族文化中的独特价值。本田野报告试图通过深入大锣笙原生状态,来了解大锣笙文化活动的历史传说、仪式及习俗活动过程,旨在为理解彝族本土文化变迁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锣笙;彝族;罗婺人;李方村
李方村位于楚雄州双柏县法脿镇,隶属于法脿镇雨龙村委会,全村辖一个村民小组54户,共有张、李、佘、普四家姓,其中4户李家姓为汉族,其余全是彝族,属于罗婺支系。罗婺人早期从事火耕农业,多种植小麦、荞麦、苞谷,敬奉原始崇拜,信仰万物有灵。随着彝族火把节成为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李方村凭借“大锣笙”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旅游业。村落建筑修缮美观漂亮,水泥道路平坦易行,绛红色的房屋规划整齐,墙壁上特色浓郁的“大锣、锣锤、火”结合而成图标,房檐下椽子外青色瓦当保护房顶,古朴又极具民族特色。
一、大锣笙仪式的传说
明朝建文帝因发生宫廷政变,慌忙出逃,护卫很少。因为后有追兵,只得白天隐藏晚上赶路,逃进深山老林,落魄来到罗婺皇的领地。罗婺皇住在深山的草棚里,以种苦荞和苞谷为生,每年苦荞成熟时引来好多小鸟叨食,罗婺皇只好出来“呦吼吼……”的轰赶。建文帝告知了罗婺皇自己的遭遇,问他“你这里有没有可以给我充饥的食物?”罗婺皇拿出家里的苦荞粑粑和蜂蜜,给建文帝和他的士兵吃,所以就有了“苦荞粑粑蘸蜂蜜,苦在嘴,甜在心”的老话。建文帝吃饱后,追兵也追来了,罗婺皇就操控他的蜜蜂蛰的追兵哭天喊地,建文帝趁机反攻,打败追兵,反败为胜。事后,建文帝万分感谢罗婺皇的救命之恩,便与之结拜为兄弟。返回京城两年后,建文帝派人来接罗婺皇一起去皇宫享受荣华。罗婺皇赶着羊和鹅,带着苦荞粑粑和蜂蜜就上路了,无奈路途遥远,羊半路都死掉了,鹅也死了很多,最后一只鹅还顺着水渠游走了。经过一番艰辛,罗婺皇终于到达皇宫,见到建文帝难为情地说:“兄弟,对不住,路途遥远,我把苦荞粑粑和蜂蜜都吃光了,只剩下一顶用羊毛做成的毡帽和几根鹅毛带来送给你。”建文帝听后笑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罗婺皇虽然享受着优渥的生活,但难耐思乡之情,几次要求返回山中都被拒绝,见罗婺皇去意已决,建文帝说:“你救了我的命,本应该让你在宫里享受荣华,可无奈你思乡心切,我也不好再挽留你,你在我的金山里挑选你喜欢的东西带回去吧!”罗婺皇看军营里的人都听它的操控,敲几下掌灯,敲几下熄灯。罗婺皇就指着大殿上悬挂的大锣说:“我就要这个!”建文帝笑道:“这是军队用它来掌握时辰,你要它做什么?”罗婺皇看着锣说:“我想把它带回去,用来驱赶叨啄苦荞子的鸟。”建文帝允准他的要求并告诉他:“你在离开京城三日后敲锣,所有听到锣声的地方都归你管辖。”离开京城三日后,罗婺皇敲响大锣,连续敲了三次。锣声震天,罗婺皇惊得赶快用胳膊将大锣捂在怀里,不让它发声,但锣声依旧传到了很远的深山里。所以,彝族多居住在高山地区,且跳大锣笙时都是敲三下大锣之后有两下捂锣的动作。[1]
二、大锣笙习俗仪式及活动过程
在2018年8月4-10日(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九日)期间,楚雄州与双柏县李方村都举行了隆重的盛典仪式。整个楚雄州都在为火把节而舞动,而李方村举行的是大锣笙活动。笔者与师姐洪元一起来到楚雄双柏县李方村进行田野调研。我们首先来到双柏县文化馆,苏馆长告诉我们,大锣笙是双柏县法脿镇李方村在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八日期间彝族人跳的祭祀性舞蹈。其中农历二十四正是彝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火把节。大锣笙活動共分三个阶段:接火神、跳大锣笙(见图1)、送火神。
(一)接火神
笔者在8月4日(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下午到达李方村,村中人正紧锣密鼓的准备去李方村附近的白竹山接火神。全村的各家各户派家里的一名男性去火神山参加祭祀,按照往常主毕摩在山上祭祀火神,杀羊,诵经,敬酒、敬茶、上香、用羊腿骨占卜等一系列祭祀结束过后,人们将杀掉的祭祀牲畜烹饪成熟食吃下,表示享受祖先的神佑。李方村最有威望的主毕摩是张成兴老师,大锣笙活动中还有两位副毕摩,都是跟随张成兴老师学习的——张成有和张天有。因张老师参加“楚雄州2018年火把节祭火大典”,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下午,张成兴老师的孙子张天有,同时也是毕摩传承者,此次担任副毕摩代替张成兴老开始跳大锣笙,农历六月二十六号开始每天下午2点和晚上8点各跳一个小时。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开始跳大锣笙舞之前,跳笙队伍会去主毕摩家里请主毕摩。刚好当天,张成兴老师从楚雄州回到家,接着担起村中主毕摩事务。
(二)跳大锣笙
晚上8点,跳大锣笙队伍来到主毕摩家,头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酒敬主毕摩,以锣反面为托盘,拿出准备的杯子倒上酒,毕摩喝下。为表示感谢毕摩再拿出自家酒敬跳大锣笙的队伍成员。敬酒完毕之后,毕摩和跳大锣笙的队伍一同来到锣笙广场,将广场上的大火把点着后,主毕摩拿着小火把去广场不远处的山上祭祀。上到山坡处,只见有着“锣笙源”三个大字的长碑矗立在那里,主毕摩张成兴老师将火把竖倚在碑前,撒上准备好的青茅,从山上的松树上摘下树枝,竖着立着做祭祀用。其后张老师与其助手敬酒、敬茶、烧纸、烧香、拜四方,最后用叶子打卦,祈求在跳笙过程中的平安顺利,象征着跳大锣笙的开始。笔者经过询问得知,张老师祭祀时的助手,也就是协助主毕摩祭祀的人一般便是今年的头家。
主毕摩去“锣笙源”祭祀时,山下的广场上锣声热闹,已聚集了许多看跳大锣笙的人,黑夜里火把舞出的弧线,舞步欢快,光影交错。等跳笙队伍跳舞结束后,跳笙队伍围着主毕摩,像是商量事般凑在一起,主毕摩念过经,象征着当日跳大锣笙的结尾。随后听到主毕摩口中念全村人名,为是以报告火神,保佑每家每户。跳大锣笙舞的场地分为两处,一处是大锣笙广场,另一处是村里的每家每户。广场诵经完毕后,再由毕摩拿着火把带着跳笙队伍到村民家跳大锣笙,先是在村民院中跳,然后进入村民的堂屋跳,象征着驱秽祈福。队伍跳罢,主人家总要拿出烟、酒、茶招待跳锣笙的队伍。从二十五日晚到二十八日上午,跳笙队伍会在这期间将全村人家都跳一遍,笔者采访了在此次大锣笙中担任副毕摩的张天有老师,他告诉我们跳大锣笙到村民家,是根据办伙食的顺序来决定去村民家跳大锣笙的顺序。原来,每五家村民已自发结成一组为跳大锣笙队伍制作伙食,依次轮流。饭点前人们跳到的最后一家,锣笙队伍的伙食就在那家吃。但跳锣笙队伍吃得第一顿饭要去头家吃,请跳锣笙队伍吃活动期间的最后一顿饭的人家便是明年的头家。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晚上的夜宵便是头家管的饭……。
大锣笙活动中的舞蹈动作快慢有序,简单易学,使观者跃跃欲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跳的,大锣笙的舞者只限男性。张成兴老师告诉笔者,李方村的大锣笙舞队18名男性成组,都是张成兴老师的学生,如果是在广场上跳大锣笙有60人,在跳的过程中其他男性也可以加入进来,只是如果是小朋友需那小火把。大锣笙舞以模拟当地生产劳动、生活习俗为主,多是罗婺人狩猎和农耕生活的情况。跳锣者一般围着火把呈圆形而舞,舞者一边提锣,一边敲锣伴奏。开头为慢锣,边唱边跳舞,先击锣,声音洪亮,震慑四方,再击锣后,弯腰像是捂住不让声音发出,即是想赶走鬼又害怕的矛盾心理。再是快锣,锣声节奏加快,舞者脚下的步伐也由慢及快……。
大锣笙仪式中师公师母是最亮点的表演了,扮演者身份保密,是由头家请来,一演演三年。师公师母總在大锣笙开场二十分钟左右来到突然表演区,一般从观众区逗趣一番过来。师公师母在表演期间不能说话,所以当地人也称他们为“哑巴”。他们头戴面具,为防止他人认出头发用毛巾包上,面具以木制成,眼睛和嘴部开有小孔,师公面具灰暗凶恶,师母面具亮白可爱,师公头上雉尾较长,师公手持木棍,师母手持芭蕉叶,身穿稻草衣。在整个仪式中,他们扮演着驱邪、维护秩序、搞笑逗趣等多种角色。他们上前逗趣观众,拿棍戳观众,把面具凑到镜头前,或者飞快地跑消失在人群中。在六月二十八日这天,他们会去村里的每一户驱邪,寓意带走村民家里不好的东西。
(三)送火神
六月二十八日这天要祭天祈雨,送火神。下午5点左右主毕摩与跳大锣笙队伍去到李方村的传习广场,锣笙队跳大锣笙,毕摩诵经祭天求雨。其后跳锣笙队一路沿着山路边走边跳,来到山顶,再跳一次这一年的最后一次大锣笙,众人开心的呐喊,将锣扔向远处。这个时候,拾柴火点燃烧起火堆,跳大锣笙者将破箩筐、哑巴的帽子、稻草衣、木棍、棕扇一并烧掉,接着跳锣笙者从火上穿梭,人们争相从火上跃过驱邪祈福。村民们山上玩起了人圈风火轮、蚂蚁登山、叠罗汉等集体性的活动。毕摩还为村民分食“哑巴肉”、“哑巴酒”。当笔者询问当地人“哑巴肉”为何肉时,年纪尚长的村民都告诉笔者是哑巴大腿上割下的肉。笔者将信将疑又询问同龄的年轻人才告诉说是二十三日上山祭祀留下的羊肉。“哑巴酒”则是去每家每户家跳大锣笙积累下的百家酒。二十九日毕摩携众村民到火神山杀羊作祭祀,这一年的火把节大锣笙习俗活动结束。
三、思考
彝文化的丰富与深邃,仅一个大锣笙活动就需要我们更加细致、耐心地挖掘,如大锣笙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因彝族罗婺人爱歌好舞、喜酒好客的性格,与大锣笙仪式同样蕴含在彝族人的血液里;大锣笙的动作来源于生产劳作、游戏、逐疫等,包含了当时罗婺人整个生产生活,也可以说大锣笙是彝族人寄托感情愿望所产生的一种表达方式;彝族对“火”的原始崇拜又可以延伸出另一个深远的议题。即使再微不足道,有时候也能给参观者带来无限遐思。
参考文献:
[1]李世忠,孟之仁.彝族星月历[J].贵州民族研究,1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