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要:幼儿园运动与游乐设施是幼儿园的非常重要的基本设施,为幼儿园教学提供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接触非常密切的活动场所。本文基于国内现有相关产品的不足,从儿童玩耍行为特点分析及其对幼儿园运动与游乐设施的需求定位出发,以满足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为目的,探索幼儿园游乐设施的创新设计方法,让儿童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实现其生理锻炼、智力发展的综合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感觉统合;幼儿园运动游乐设施;设计
一、幼儿园感统训练的意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美与日本等国家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首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理论就是人将从环境中获得的包括视、听、嗅、味、触、前庭和本体觉等在内的各种感觉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儿童的感觉统合是从单纯的感觉,发展到与协调性、情绪、注意力相关的初级的感觉统合,再发展到与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概括能力等等相关的高级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协调训练能促进儿童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更优秀的表现。
目前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阻碍了儿童生长期感统训练的发展,对于感觉统合训练的不了解,导致现今的家庭养育方式忽视了感觉统合训练,因此进入幼儿园后的感觉统合训练与纠正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发展童幼儿园运动与游乐设施创新设计探索
在我国二十世纪初,感觉统合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行业的人士也认识到了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成长发育至关重要。近几年,部分幼儿园与小学在入学时甚至进行入学地感统测试,以及在入学后在相关游戏活动、体育课程中进行相关的训练与治疗实践,但是这方面的专业器具以及设施缺还处于缺乏状态。目前西方国家及亚洲地区的日本较早地进行了感觉统合的理论研究以及对于相关训练器械的研究。我国从90年代初期就有对于感觉统合理论以及训练方案的研究,如果将感统训练与幼儿园运动游乐设施相结合,起到训练与游乐结合的方式将实现更好的效果。
三、从感觉统合理论入手的设计整体构思
整体设计过程中,要达到幼儿的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就需要从相关理论的训练需求入手进行设施的设计。首先感觉统合训练主要针对前庭觉、本体觉、触觉来进行训练。
目前的儿童游乐设施中,滑梯設施是最常见,最普通的类别之一。设计中,组合滑梯有有多少种“滑”“钻”“爬” 的组合常常是设计师比较关注的 。这种传统式设计思路,基本没有从感统训练的基础上出发进行设计,即便部分设施能起到一些感统训练的辅助效果,也是相对单一的。同样是以滑梯作为主要构架的设施模块,从前庭觉、本体觉、触觉锻炼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方式又有不同。
前庭觉失调的孩子非常好动,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小动作多,旋转不容易眩晕,平衡能力差。在游乐设施的设计中,可以在设备中集合滑板、大陀螺、晃动独木桥、吊缆抱筒、滚筒、秋千、平衡跷跷板一系列设施。以小秋千为例,儿童在秋千上下飞动的过程中,视觉将大量情报送往中枢神经体系,脑干体系得到刺激而变得更加活跃,大脑小脑间的运作得到整合,极大地促进了儿童全身感觉系统的统合。
本体觉失调的儿童对于身体四肢的控制能力差,运动中常见为行动笨手笨脚,动作缓慢,协调能力差,同时这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遇事比较消极且不敢表现自己。在滑梯设施中可以结合训练本体觉得相关器材来进行设设计。例如有万象组合、 长滑梯、滑板、晃动平衡木、波浪独木桥、平衡步道、弹弹床、四分之一圆、月牙板、和羊角球达到本体觉得刺激与训练。
触觉失调的孩子表现为比较胆小与怕黑,难以控制情绪,时而爱哭泣或者暴躁,容易紧张等。触觉防御力太高的孩子,孤僻不爱与人交往。可以在设施中设置沙池、在部分滑梯部件设置触摸机理,还可以设置触觉平衡板、河石、独脚凳等使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受到触觉刺激。
在整体设计中,可以运用各个模块将前庭觉、本体觉、触觉、视听觉等相关训练单元结合起来,呈现在一套完整的游乐设施体系同,儿童在游乐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得到感觉统合的训练。
四、场景模拟
场景模拟也是幼儿游乐设施设计得很好的切入手段。情景模拟相对比普通的形式更加的直观,非常适合幼儿园活动与教学。在一个给定的游戏设施应该具有其独特的场景内涵, 带给儿童丰富的空间体验。例如:设计采取了多层平台空间有机组合概念,力图通过某种“信息传递” 将各不同层次的独立空间串联起来, 构建一个层次感丰富的空间环境。 由此,考虑到 幼儿园阶段5-8 岁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熟悉和探索能力,结合该时段儿童的教育课程,可以设置主题式的设计方向。例如“丛林探险”“生活探索”“海洋乐园”等等为主题,从科各个主体素材中提取相关信息传播为设计元素,让儿童在具有具体情境的氛围中玩耍,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大胆尝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积极思考,在游戏中完成感觉统合的训练。
值得我们借鉴的设计方式包括英国设计师join设计的未来世界儿童游乐场的。设计者以各式各样儿童感兴趣的科幻故事场景如“太空探秘”“月球漫步”等作为情景。在设计中引入了主题中的具体场景,在情节与角色形象基础上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巧妙设计,形成表现力与冲击力极强的情景代入式游戏场景。场景中有一座飞船与各个外太空星球,可供儿童发掘不同的故事情境,进行模拟游戏。孩子们在这个有代入感的情境中可以想象驾驶飞船,星际大战,太空中的失重,各种攀登探险,极大地丰富了体验。在这样的儿童游乐设施中,儿童自然地加入群体游戏,同时也丰富了知识。
五、设计细化分析
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各类型结合物理原理的新型器材类型、新材料的搭配使用材料也都可以引入整体设计,使游乐设施的类型设计丰富多样,让儿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例如在MODOKO的游乐设施设计中,选取光线和声音传播的典型器材——潜望镜和传声筒为主要设计元素搭建游戏平台。在这个小单元场景中,一方面通过光线和声音的转折传递现象,以引起儿童极大的探索和游玩兴趣;在传声筒的设计上加入摩擦发出声音的系统,体现出对孩子触觉刺激与训练;在潜望镜的位置设置上,孩子需要通过攀爬,穿越晃动独木桥才可以达到观测点,达到对孩子本体觉的刺激与训练。另一方面,潜望镜和传声筒本身是视听觉的训练,而这两个设施所提供的视觉和听觉延伸,又可以将看起来相互独立的各个平台联系起来,使一起玩耍的儿童形成互动的游戏群体。
六、结论
针对幼儿园的幼儿年龄阶段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特点而研究设计相应的感统训练设施,同时由于不是对于感统失调儿童的后期干预,而是针对感统初步形成阶段的3-7岁的幼儿园阶段儿童设计,因此可以将感觉统合训练内容融入室外游乐设施设计中,进而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儿童日常游戏、活动中,丰富儿童的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开发儿童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
参考文献:
[1]任银贵.儿童感觉统合研究[N].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
[2]李荀东.感觉统合研究进展[N].中国儿科杂志,2012.
[3]晏婷婷.基于心理学的儿童户外设施研究[N].湖北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