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国民的物质生活要求得到了基本满足,在此前提下,更多人群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诞生了很多的群众文化新形式,其中群众舞蹈便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类型。作为一类艺术新形式,群众舞蹈能展现国民的情感精神诉求,利用更为生动的形式对群众活动进行丰富。以下在分析群众舞蹈后,提出其在群众文化活动内的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作用;群众舞蹈
一、引言
舞蹈作为一类艺术表现形式,它和传统的语言文字所不同,对舞蹈者情感的表现主要借助于肢体动作,以此对舞蹈者情绪生动表达。和文字阐述等方式相比,舞蹈存在的艺术表现力会更高,其感染力也更强,对周围人有着较高吸引力,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下,群众舞蹈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进行,影响着群众的真实生活。
二、群众舞蹈分析
群众舞蹈仍旧处于舞蹈艺术的范畴当中,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但群众舞蹈具备的专业性有限,普通群众为其重要的表演者,且表演场所也基本不存在限制,更为强调娱乐性,具备着明显的群众性特点[1]。群众舞蹈一般由群众表演并参与创作,群众会将个人兴趣爱好向其中渗透,以表现对个人情感及情绪进行展现,以此完成健身或娱乐的目标。在群众舞蹈群体的逐步增长下,其发展也更为多层次、多元化,能实现雅俗共赏,满足更多人的实际需要。
分析群众舞蹈的现有发展状况可知,其发展基本呈现两大未来趋势,首先是专业化的增长,在创作中会结合专业舞蹈及群众舞蹈,最终降低舞蹈活动的娱乐性诉求,但同时提高其表演性和观賞性,展示更为生动的舞蹈者情感。其次是娱乐性的增长,即将群众舞蹈于人民群众内的感染力加强,以群众舞蹈,对国民生活状况进行反映。
三、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内的作用
(一)群众舞蹈形成群众文化热潮
当下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让国民的生活质量逐步上涨,同时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愈发呈现多样化[2]。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群众舞蹈的影响我们有目共睹,当下国内的更多地区中,群众舞蹈发展为了城市内部的一大构成要素,规模不一的群众舞蹈群体在国内各地区所分布,吸引着更多国民的参与。而群众舞蹈的出现,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使得群众文化出现了新的活动,促进了群众文化热潮的出现。例如在部分群众舞蹈中,组织者会利用舞蹈形式,对民族文化如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音乐等进行宣传,该类模式能将文化感染力增强,激发更多群众的参与兴趣。而在群众舞蹈的发展中,其参与人数也呈现逐步增长的状况,无论是自发性舞蹈小群体的组成,还是群众舞蹈动作及歌曲的诞生,均推动着群众文化活动热潮的出现。
(二)群众舞蹈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群众舞蹈不仅起着丰富群众娱乐生活的作用,也能促进群众身体健康,并实现群众文化的有效传播[3]。对比可知,虽群众舞蹈和专业舞蹈存在差异,两者风格及内容的差异极大,但两者都是文化传播的不同形式,它们均具备传播文化的功能。在舞蹈创作中,广大群众可从风俗习惯、所处环境及文化差异出发,在舞蹈内进行个人观点的融入,因此群众舞蹈会存在部分地域特征,能对各个地区的特色进行展示。例如在陕北地区中,部分群众舞蹈活动组织者,会将腰鼓、秧歌等元素在舞蹈动作内进行融入,这一过程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播,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此外,作为以肢体语言为艺术形式的舞蹈,地域差异对其带来的影响更小,同一舞蹈可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内进行传播,实现了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综上分析可知,群众舞蹈作为一类群众喜爱的活动形式,它的发展有利于群众文化的良好传播,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环节中,让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产生新的活力,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结合以上,在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为旺盛,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群众舞蹈获得了更多群众的关注及投入,群众能将工作、生活内的情感及事件在舞蹈内进行融入,以该类易得群众喜爱的方式,呈现群众文化,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作为一类较为新颖的艺术形式,群众舞蹈活动的组织更为生动,存在着独特的活动魅力,而群众在舞蹈传播及舞蹈创作中,也实现了对群众文化的弘扬发展,以群众文化的发展,为群众文化活动的进步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华.浅谈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5(2):353-354.
[2]韩冰,韩雨辛.浅谈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中国文艺家,2018(04):289.
[3]李婷.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1):621.
作者简介:卢盛,江西省修水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