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文化背景探讨基层博物馆定位和价值取向

2019-10-12 12:46蓝润生
艺术大观 2019年19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

蓝润生

摘要:博物館作为西学中用的典型代表,是二十世纪后中国文化体系中中西合璧、起源西方发展应用的一种非营利、常设性的机构。博物馆作为亲历社会和历史的变迁见证者,在构建人类文明的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博物馆是关于“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其发展应符合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为公众开放互动、分享和体验,通过博物馆增强公众对社会、对历史的认同感、参与感和归属感。博物馆的定义几经修订,但其核心思想和价值取向是几乎不变的,新时代新时期下,视觉文化的流行和介入,让博物馆拥有了更加多元化和不同层次的展示。本文就基于视觉文化背景下针对博物馆的基本内涵,探讨新时期下作为基层博物馆的定位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视觉文化;基层博物馆;定位价值取向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大力普及和普遍应用,对博物馆的展示形式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下基于全新的数字化科技基于视觉文化背景,既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又是全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基层博物馆无论是经费的不足还是宣传力度的不到位,在新时期下很难有所改变和发展。博物馆通过展示文物来展示历史文化,而文物的展示在新时期下逐渐开始走向多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信息化发展对博物馆陈列文物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物的陈列方式也不止单一的传统化陈列方式。提高博物馆的互动性和分享体验感,是未来博物馆基于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基于全新的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新路径。本文就主要针对视觉文化与博物馆的定义内涵和相互关系入手,简要探讨基于全新的视觉文化发展背景下,针对基层博物馆的创新陈列和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定位基层博物馆的价值取向。

一、视觉文化与博物馆

普遍来讲,以人眼接收的主要视觉信息为主的文化表现形态,就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视频、音频、画面等。而博物馆是给人类提供文化服务的机构,是让人们通过一系列的视觉文化形态来体验历史、唤醒认同感。视觉文化和博物馆的结合,更加有效挖掘了历史内涵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价值。

二、基层博物馆的现状

(一)地理条件闭塞,交通不够发达

基层小城镇的基层博物馆一般地处偏远地带,交通条件并不发达,很多博物馆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几十年发展依然没有较大改观,博物馆的地理环境也是其受影响因素之一,对博物馆的定位和价值取向不利。

(二)缺乏博物馆管理人才

对于基层博物馆来说,人才建设是主要的发展核心之一,出色的有执行力和策划能力的管理团队是博物馆发展的后备储力军。但是作为基层小城市人才流失、留不下人才的难题是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没有新型人才的支撑是很难有先进的发展理念的。

(三)馆藏资源较少

基层博物馆内的馆藏自然比不上大型全能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定位和价值取向难以达成有效统一,对发展自身特色文化凸显发展主题来说较为困难。这也是大多数基层博物馆在未来定位和价值取向方面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四)辖域人口较少

作为普宁市基层博物馆来说,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相对大城市来说,一般基层博物馆所在辖域内的人口较少,相对来说全年进馆人次较少,无论是从声势还是宣传手段上都有所受限。

(五)缺失博物馆公共服务,陈列展示技术方式落后

作为基层博物馆,无论是在管理观念上的落后还是资金支持的缺失,都对馆内的管理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先进的博物馆早几年就已经全面开始落实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数字服务公共文化网络、利用智能AI、VR技术进行文物展示陈列,极大丰富了文物展示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增强民众的体验感和互动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文化体验。但是针对基层博物馆的发展,缺少资金的投放、缺乏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介入,因而在文物展示陈列的方式上依然延续着传统博物馆的展示形式。落后的技术展览方式、缺乏一定的公共设施服务,这对用户的体验感来说大大打了折扣[1]。

三、基于视觉文化背景基层博物馆的定位与价值取向

(一)明确主题,凸显自身特色文化内涵

普宁市德安里作为广东省古村落文化标签之一,特色标签文化是博物馆发展宣传的核心之一,无论是普宁考古成果、涉台抗战文物还是陶艺或兵器,明确打造自身文化主题,更能彰显自身特色文化定位,办有自身特色的博物馆。明确发展主题,充分利用当地自身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传播阐释文化内涵,塑造自身文化认同感。从地理特点、文物类型、当地文化等入手策划设计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发展主题,宣传有两点,发展有核心,更能促进将来文化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二)结合信息技术转化陈列方式

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互联网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3D 技术、AI功能、AR体验、虚拟现实和无息技术全场景打造等等,都是现阶段发展已经很娴熟的数字化技术。也是很多先进的大型博物馆开始应用的信息化技术,科学技术的加持,提供了更多的陈列手段,丰富了博物馆文物的多元化展示方式。传统的博物馆文物展示方式只是单一化的陈列展示,受文物保护的特殊性,很多展示方式陈列手段并不能更好更完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而基于视觉文化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文物的陈列更加多姿多彩。LED、3D打印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更加丰富了人们对于视觉体验感方面的需求 ,基于视觉文化体验,全方位的视觉、听觉、触感、等多方面体验,让文物活过来,更加有视觉体验感。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让博物馆真正活了起来,既能彰显博物馆的自身价值体现,又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人的感受角度出发[2]。

(三)体现以人为本加强基层博物馆的公共设施服务

针对基层博物馆来说,增强自身公共设施服务是以人为本观念的首要举措,博物馆提升自身发展实力,更好的定位自身价值取向,从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就能略窥一二。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大力普及应用的今天,更要以人为本,更好的体现服务性,对基层博物馆来说才能更吸引观众更彰显自身专业性。无论是馆场服务还是流通服务还是数字化服务,三者齐发,相互结合,真正做到要以用户体验为第一要素的发展理念。真正让每一个观众从走进博物馆开始就能重体验、重过程、重参与,提升参与感和体验感,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现。在AR技术和AI技术娴熟发展的今天,应用信息化数字化的展示方式,通过情景打造增强人们的体验感并且提升人与物的互动感,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真正做到以用户体验感为第一要求标准。

(四)加强馆际交流

人类文明文化都是兼容并生的,文化是有包容性的,让文物留下来和让文物走出去,都是同等重要的。在新时期下,基于视觉文化体验下,如何能够以全新的面貌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每一家博物馆首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博物馆的发展定位和价值取向。故步自封、闭门造车都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强馆际交流才是推动文化进步增强自我硬核实力的重要举措。尤其是作为基层博物馆,普宁市交通并不发达,对于某些地方来说甚至有点闭塞,但地理条件的闭塞并不能成为我们文化发展停滞不前的理由。与周围省市博物馆甚至国际化博物馆做深入的沟通交流,共同参展,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越是闭塞的地方,文化更是要传播出去,更需要借鉴其他先进地方的先进发展理念和先进的实践技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加强馆际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互鉴[3]。

四、总结

总的来说,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下,人们对视觉体验有着更高的要求,对视觉体验习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基于全新的视觉体验习惯下,人们更多地注重体验感和互动感。而基层博物馆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发展主题,彰显自身文化内涵,结合信息数字化技术呈现多元化、不同的交互体验形式,无论是在文物陈列方式上还是整体互动的体验上,以人为本,结合主体人的感官感受,以人的体验感为出发点,才能在新时期下,跟上社会发展潮流,打造自身文化标签。

参考文献:

[1]李佐骐.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基层博物馆定位和价值取向[J].文物世界,2019(03):67-69.

[2]杨莹.地域文化与博物馆中的视觉文化[N].中国文物报,2014-02-19(006).

[3]杨秋.视觉文化背景下博物馆展示的价值定位[J].博物馆研究,2012(02):8-12.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探究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涂鸦艺术的城市视觉文化表现
城市规划视角下现代化铁路枢纽站的视觉文化传播
当代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反思
一种艺术化现象:论象形拳的文化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