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科技馆创新群众文化生活的分析

2019-10-12 12:46吴开福
艺术大观 2019年19期
关键词:科技馆创新

吴开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在满足物质生活发展需要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日益凸显。充分落实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科技馆是群众文化科普宣传的前沿阵地,作为经济文化发展的载体,在传播群众文化知识、创新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何发挥科技馆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科技文化的无限魅力,需要我们的不断创新与大胆尝试。

关键词:科技馆;群众文化生活;创新

群众文化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之外的娱乐文化,主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自娱自乐的方式,满足自身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科技馆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科普平台,兼具免费对外开放的公益属性,能够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群众文化生活气息,让群众感受到科技文化所带来的魅力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形式的日益多样性,传统形式中固定的科技馆模式在诸多文化中不再具备优势地位,但科技馆通过对展品的亲身互动体验以及观众的零距离人机交互模式,在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地位是无法被替代的。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科技馆资源,创新群众文化生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场馆优势,打造科技馆的不可替代性

在国家对科技文化生活重视的同时,全国各地都涌现出大量的科技馆,而随着热潮的降温退却,有许多科技馆出现了展教内容陈旧不新颖、展品结构更新速度缓慢、群众文化科普宣传缺乏创新、参观群众结构类型单一,导致有部分科技馆在普及群众文化生活层面显得力不从心。而如果要发挥科技馆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就要重新利用场馆优势,继续推进免费对外开放,秉承科技馆公益属性,给人民群众带来其他文化形式所没有的沉浸式体验。要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可以通过对场馆进行合理分类,设置不同的主题活动,打造固定型场馆、临时性场馆和流动性场馆,尤其是继续做好流动科技馆和农村科技馆的品牌效应工作,增加群众参与热情,提高人员流动量。让群众感受到实体科技场馆所衍生绽放出来的时代魅力,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满足自身精神文化发展的需要。

例如,科技馆可跟随时代步伐,开展“观看4D电影传播科学声音”的主题活动,让人民群众体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影,全身心的浸入式体验让人民群众感受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科技馆也可以利用场馆来提供场地,比如,承办“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大赛”、“调查体验活动”、“科普剧表演”、“科学表演秀”等,呼吁广大群体积极参加活动,让人们在参与中感受到科技馆的文化氛围;另外,科技馆的官方网站、公众号,以及气泡成像、LED显示屏等科普平台,可加大对群众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比如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可有计划有重点地科普中国科学家精神、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等系列知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些形式,都可以充分开发科技馆的独特优势,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宣教的同时,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打造科普宣教平台。

二、加快科技文化更新速度,丰富群众文化内容

科技馆区域一般分为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和流動展厅,即使其中更多的还是常设展览,但在临时展览与流动展览上,科技馆要积极关注各类科技文化信息,吸引各类群众文化艺术作品来馆内进行展览,如科幻画、书法摄影等。同时,科技馆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通过加快科技文化更新速度,增加人们来馆的频率和热情,这对于吸引人民群众参观有重要影响。事实上,像“科普大篷车”这类流动性的科技馆,更要适时深入基层,有机结合“三下乡”、“赶百场进百校”、“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者工作日”、“科技活动周”等系列活动形式,大力传播科学声音,让边远基层群众共享科技文化成果。另外,科技馆还可以通过不同内容的展教摆设,兼顾科技文化的公益属性,打造科技馆自身的独特性,形成自身的品牌文化,凸显当地文化符号,塑造群众文化名片。

例如,科技馆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通过开设不同时期的不同主题内容来加快群众文化更新速度,比如志愿者日就可开展“志愿365,文明益起来”主题活动,再比如新春佳节就可开展迎新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系列活动,通过在春节前后,向群众普及科技文化,丰富科学知识,加强传统民俗文化的心灵熏陶;科技馆还可以跟随时代潮流,开设不同的临时展览,通过高流量的话题内容,吸引群众参展。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加快科技文化更新速度,从内容、话题多个方面进行更新,让更多的人将去科技馆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进一步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元性。

三、创新科普宣传形式,扩大科技文化影响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以往的科普工作内容逐渐被网络资源所取代,传统的辅导员与观众之间的科普讲解模式,已然不能让人们感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趣味性。科技馆应该多增加一些体验式、探索式、互动式的展教设备,如书法机器人、象棋机器人、魔幻钢琴、空中翻书、模拟驾驶、残像艺术以及音乐墙等展项展品,让人们自主体验科学设备,亲身感受科技文化的魅力。改变人们以往在科技馆被动接受内容的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体验模式,让人们从自己的全新视角感受到科技文化的绚烂多姿,同时也增加了对科技探索的兴趣爱好。

例如,在开展“科普之翼 放飞梦想”——科技进万家惠民主题活动中,科技馆可融入科学表演秀、科普剧表演、有奖竞猜竞答等形式,改变传统知识讲解的主动输出模式,呼吁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积极参加活动。对大家进行科普宣传,让人们自己动手去了解科学知识,远远比传统的科普讲解来得更加真实有效。其次,科技馆也可以通过“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将科学带进校园,打造科普教育基地,吸引学生和家长们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创新科普宣传形式,打破科技馆以往单一的科普形式,增加人们踊跃尝试的机会,让人们自觉了解科学知识,从而扩大科技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

综上,科技馆作为群众文化科普宣传的前沿阵地,在创新群众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利用科技馆创新群众文化生活,首先可以从充分利用场馆优势开始,打造科技馆的不可替代性;其次,加快科技文化更新速度,丰富群众文化内容;最后,创新科普宣传形式,扩大科技文化影响,改变人民群众对科技馆的刻板印象,呼吁人民群众多去参观展览,充实自身科学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浅议基层文化馆如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J].文化产业,2018(02):44-45.

[2]宋夏娟,陈亮.信息化背景下科技馆对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6,8(02):5-6.

[3]包耀武.浅谈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路径[J].农家参谋,2017(21):241+91.

[4]董岩.如何推动文化馆实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导性作用[J].群文天地,2012(24):9.

[5]王佳.科技馆在群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7(08):44-45.

猜你喜欢
科技馆创新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