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徐勤波
创新就在我们身边,用自己的想法去改变社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是徐书晗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生活中,徐书晗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上数学课时,徐书晗发现老师在黑板上画圆必须先用尺子量一下半径,而且圆规的圆心很容易打滑,怎么才能让圆规在黑板上不打滑呢?能不能用更便捷的方法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呢?有了这样的疑惑后,她不断思考,不断摸索,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她通过在圆心处增加磁铁和可移动滑尺,设计出了一款能使圆心不滑动、方便测量半径的磁性便携式圆规,它既能画圆,也能画线和圆弧。2017年12月,这项创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面对成绩,徐书晗没有骄傲,因为她的目标不仅仅是让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她还想让科技给人类带来幸福。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的一起交通事故给徐书晗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个初中生在街道拐角处等红绿灯时,不幸被疾驰而过的工程车卷入车底。大型工程车存在视野盲区,伤人事故频发,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再发生呢?能不能设计一辆安全工程车呢?
带着这个想法,徐书晗冥思苦想,多方查阅资料,整个寒假,她都在忙碌着一个一个地尝试自己的想法。苦心人天不负,徐书晗不仅对目前的工程车进行了改进,还设计了一辆智能安全工程车。工程车的车身装上了自动刹车装置、防卷入装置和红外线传感器等,这些装置会让智能安全工程车自动开启智能模式,利用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内轮差内是否有行人。当检测到有行人时,系统便会执行降速指令并发出警报,提醒司机与行人注意安全。同时,在工程车轮子外侧安装防护罩,这样就能防止行人被车体刮倒后,从车体后轮的前方或侧方被卷入车底,最大限度地保护行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设计获得了第十二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青少年发明金奖,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徐书晗始终认为,科技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她想努力让自己的畅想走进现实,一点一滴地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徐书晗不仅对发明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对机器人情有独钟,甚至把研究机器人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她说:“只有做到极致,才有机会走出国门参加各类机器人大赛,我们有责任为祖国争得更多的荣誉。”让徐书晗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年赴韩国参加的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当时,徐书晗以中国赛区第一名的成绩信心满满地来到韩国参赛,现实却给了她一个晴天霹雳——机器人搬运赛中,韩国选手的成绩基本保持在22秒左右,而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是1分27秒。
“赛前,我们每天都训练得很努力,也非常自信,但最后的成绩却让我久久无法释怀。后来我才知道,韩国选手参赛用的机器人性能比我们的好太多太多。”这对徐书晗的触动非常大,但巨大的挫折反而激发了徐书晗的斗志,她冷静地思考如何在赛场上扬长避短。“尽管韩国队在搬运赛上有绝对优势,但我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很强,在一些注重临场发挥的比赛中很有竞争力。”果然,在机器人擂台赛等项目上,徐书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十四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擂台赛一等奖、第十六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个人挑战赛一等奖、第十七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最佳技术奖、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二等奖……
这些比赛让徐书晗深深明白:比赛不仅仅是参赛者之间的比拼,更是国与国科技实力的较量。“走出国门,我们代表的就是祖国。国家强,我们才有底气和力量。”徐书晗希望能为中国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从那时起,她又有了一个梦想——让中国科技占领世界科技的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这一点,徐书晗一直在努力践行。
徐书晗多次把比赛获得的奖金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2018年1月,得知临沂爱心救援队的队员杨自尚因病需要救助时,徐书晗将自己在全国发明展上得到的1000元奖金汇给了杨自尚,点滴汇成江河,爱心接力暖人心。2019年,徐书晗在新年圆梦大型公益活动中看到许多孩子失亲失学,她也想让那些孩子和自己一样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便立即将获得的“大智之星”齐鲁学子奖学金3000元捐给这些孩子圆梦。徐书晗说:“或许,这些钱不足以帮助每个人改变现状,但只要能改变一点点,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
同时,徐书晗还曾多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机器人国际赛志愿者里有她忙碌的身影,大赛的宣传活动里留下了她忙碌的足迹,外国友人需要翻译时,她热情相助;2018年寒假,她参加了《沂蒙晚报》报社举行的新春环保公益活动,并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她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天就会更蓝、水就会更绿。
“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报国之情,是当代青年应有的家国情怀。”这是徐书晗的座右铭,也是她的行为准则。
路漫漫其修远兮,她,一个新时代的高中生,一位新时代的追梦人,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阐释着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与责任。相信,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她会上下而求索,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收获更多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