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夕,我回到农村老家。晚饭围坐在老屋小院里,倾听着父母断断续续的唠叨,品尝着母亲亲手做的月饼,透过葡萄架缝隙,遥望天上那轮黄色的月亮,“啊——這不就是天下的老母亲联手做的大月饼,呼唤着中秋节不能回家的游子享用、品尝”……此刻,我心潮澎湃,记忆中的中秋节如滚滚大潮,反复撞击着我多情的心房。
中秋节的“月饼”挂天上,老家小院是画廊。从我记事起,每年的中秋节月亮一爬上东墙,柔和的月光透过葡萄树架,东墙上就映照出千奇百怪的模样。母亲托着我的手指着墙上的影子说道:“上边那个像小狗,下边那个像小羊,快看那只小白兔在吃萝卜哩,那群小鸡正在找它娘……”老家小院月亮下,我朦朦胧胧感觉到了美,童年的脑海里萌发了腾飞的翅膀。
中秋节的“月饼”挂天上,老家小院是海港。长大离家参加工作后,看到外面世界精彩的同时,难免被世间的无奈折磨得遍体鳞伤。中秋节放假急匆匆回到老家,静坐在老家小院的月光下为滴血的心灵疗伤。母亲在一旁听我诉苦,陪我叹息,但更多的是劝我要与人为善,向远处看……中秋月亮都睡去了,母亲还在给我提壶续水、驱蚊送凉。一觉醒来,天高地阔、身心轻爽。
中秋节的“月饼”挂天上,老家小院是桥梁。前几天,上大四的儿子跟我说中秋节想回老家一趟,一来想念年迈的爷爷、奶奶,再就是想看看老家小院上方的那轮月亮。亲情、乡情,一串串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神奇密码,如同一条川流不息的江河,隔代人的血液在一起流淌。(河北 李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