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长:毛泽东为他三次题词

2019-10-11 03:32
新传奇 2019年37期
关键词:刘志丹特委题词

谢子长带领全家17人参加了革命,全家出了9位烈士,留下6名遗孀。毛泽东一生为他三次题词。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也纷纷题词,高度评价了他的历史功绩。

群众称为“谢青天”

1897年1月19日,谢子长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1921年夏,谢子长投笔从戎,到山西太原学习军事。1923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在“学兵团”结业,到河南、北平、天津等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4年春,谢子长回到家乡创办安定县民团,任“团总”。他带领民团剿灭土匪、惩办土豪劣绅、禁止军队任意拉差,被群众称为“谢青天”。1925年冬,谢子长在北大支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对中共北平地委负责人刘伯庄说:“国共这种合作迟早会破裂,共产党应该抓枪杆子,发展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

1927年春,谢子长率部进驻安定县城,协助建立了中共安定特别支部。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还在全县成立了1个县级、14个区级、100多个村级的农民协会,9个党支部。农民运动在安定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陕北的革命火种得以播撒。

1927年10月12日,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谢子长等组织陕北军阀井岳秀部石谦旅,发动了清涧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全国第三次武装起义,在我国北方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以后创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积累了经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建立独立武装

渭华起义(1928年春,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在陕西渭南、华县一带率领政治保卫队和中山学校学生千余人配合当地农民举行的武装起义)失败后,谢子长和刘志丹先后受中共陕西省委指派回陕北做军事工作,并先后分别担任了陕北特委军委的负责人和陕北总暴动总指挥、副总指挥。从1929年到1930年,谢子长和刘志丹先后进行过多次兵运工作,均告失败。血的教训使谢子长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靠在军阀队伍里面招兵买马是走不通的!从此,他开始探索建立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独立武装道路。

1931年10月30日,奉中共陕西省委指示,谢子长来到南梁统一领导各支武装力量,组成了由谢子长任书记,刘志丹等同志为委员的部队党委。1932年初,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谢子长等先后把部队改编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和以晋西游击队为骨干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为谢子长。

在中共陕西省委和谢子长、刘志丹、阎红彦等人的领导下,红军陕甘游击队开辟了寺村塬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阳坡头、照金、旬邑县城等多次战斗的胜利,并开始了创建照金苏区的斗争。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红旗始终没有倒下。

“共产党是杀不绝的,红军会更强大”

为了粉碎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围剿”和转交中央给红26军和陕甘边特委的指示信,谢子长率陕北一、二、五支队南下,于1932年7月23日在南梁阎家洼与红26军42师会合。

7月25日,红26军、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及陕北特委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由谢子长担任红42师政委,派红42师第3团到陕北,配合陕北军民粉碎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会后,谢子长率部队北上,先后取得了安定景武塌、清涧县张家圪台、清涧河口镇战斗的胜利。在清涧河口镇战斗中,谢子长不幸胸部中弹,但依然带伤指挥部队作战。在胜利粉碎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后,谢子长由于伤势过重,再也无法坚持工作,暂时离队养伤。

1934年初夏的一天,谢子长在谈起家里为革命牺牲的亲人时说:“共产党人就像毛脑柳树一样,割了这茬,那一茬还会长出来。二哥和同志们虽然有的被杀害了,有的被关进监牢,我还活着。咱们家,整个陕北还有这么多共产党员。共产党是杀不绝的,红军会更强大。”

当年9月5日,谢子长给中央北方代表写信,汇报了回西北后的工作和恢复陕北红一支队、整顿红26军的任务完成情况。不久,谢子长由于伤势严重,无法履行红42师政委职责,于是建议由张秀山担任红42师政委。

1934年11月14日,谢子长再次致信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对刘志丹和陕甘边根据地给予了高度肯定。谢子长还致信刘志丹和陕甘边特委,建议红26军北上,由刘志丹指挥陕甘边、陕北两支红军并肩作战,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

谢子长的支持和推荐,为刘志丹统一指挥陕甘边和陕北红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谢子长,虽死犹生”

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由于病情恶化,不幸逝世,年仅38岁。临终之前,谢子长对家人说:“老百姓怕我死,这个心情好理解。只可惜我给他们做得事太少了。”记得那天外面下着小雪,老百姓都说:“这是老天爷为谢青天流眼泪啊!”

由于谢子长在西北的重大影响,为了避免敌人趁机进攻和影响根据地军民的斗争情绪,对谢子长逝世,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严密封锁消息,当晚就将其秘密安葬,不开追悼会。在一段时间里,西北军委的行文布告落款,仍沿用西北军委主席谢浩如(谢子长)的名义签发。直到1935年5月,经过吴家坪、马家坪战斗的胜利后,西北革命形势好转,谢子长逝世的消息才得以公布。

1935年秋,中共西北工委决定改谢子长的故乡安定县为子长县,永志纪念。1939年春,毛泽东在延安接见了谢子长的亲属,給谢子长以很高的评价。他说:“西北红军的创始人谢子长败不丧志,真了不起呀!”同时,毛泽东为谢子长烈士墓两次亲笔题词:“谢子长,民族英雄”“谢子长,虽死犹生”,并亲笔为谢子长撰写了长达277字的碑文。

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为谢子长修建了陵园,举行了入葬典礼。毛泽东再次题词:“谢子长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蒋介石”。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也纷纷题词,高度评价了他的历史功绩。

谢子长带领全家17人参加了革命,全家出了9位烈士,留下6名遗孀。为此,毛泽东同志在瓦窑堡时,专门嘱咐秘书说:“要好好关照谢子长的家属,这是个英雄的家族。”

(水云间荐自《人民政协报》)

猜你喜欢
刘志丹特委题词
中共湘西特委创建初期的三次会议
刘志丹:“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刘志丹: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首页题词
刘志丹让大家称自己“老刘”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西安纪念长征胜利结束和刘志丹牺牲八十周年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
滕代远领导湘鄂赣边特委
题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