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虹飞
2019年8月21日,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取消对丹麦的国事访问发表声明。
8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格陵兰岛提出了购买意向。很快这一消息就被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斥为“无稽之谈”。特朗普原定9月2日至3日对丹麦进行国事访问,与弗雷德里克森首相及格陵兰岛地方自治政府首脑吉尔森会面,商讨北极事务。弗雷德里克森发表谈话后不久,特朗普推迟了访问,并且明言原因是对方“没有兴趣讨论购岛一事”。美国国务院则应询向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发出解释函,称美国计划于2020年在格陵兰岛首府努克开设领事馆,以加强美国与北极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联系。
格陵兰岛位于加拿大东北方向,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约21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约五分之四的地区处于北极圈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军事地位也很重要。作为“天然宝库”,格陵兰除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外,石油、天然气、煤炭及稀土储量巨大,岛上的稀土氧化物已探明储量有3850万吨,而全球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总量约为1.2亿吨。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格陵兰在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27亿美元。
1261年,格陵兰被挪威占领并成为其殖民地。1380年,丹麦与挪威、瑞典组成卡尔马联盟,并由丹麦王室主导,格陵兰的名义宗主国也就变成了丹麦。1534年,挪威被取消王国的地位,降为丹麦的一个省,格陵兰因此彻底归属丹麦。17世纪,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霸权不断与丹麦交战,最终双方达成妥协,挪威在北欧的主体部分划归瑞典,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保留在丹麦。
1933年,海牙国际法庭将格陵兰岛及其附近地区判归丹麦。二战爆发后,夹在欧洲和北美之间的格陵兰岛因其军事战略位置引起德国和美国的争夺。美国派兵入驻后击败了岛上的德军,临时代管格陵兰岛,并于战后交还丹麦。格陵兰岛现为丹麦自治领地,岛上总人口约5.59万,大部分是原住民因纽特人。拥有一个由31名成员组成的一院制议会和一名负责大多数国内政策领域的行政机构(由格陵兰总理领导)。
自1948年起,格陵兰就开始研究主权独立的可能性。此时,宗主国丹麦开始在格陵兰岛推动“城镇化”,力图通过医疗、教育、交通的建设改变岛内沿海居民生活方式。城镇改革推行以后,各种问题不断涌现,本来依靠海产捕捞活动自给自足的格陵兰人遇到了现代“失业危机”。丹麦政府在岛上建设的欧式住房更是水土不服,很多因纽特人发现自己穿着冬装根本走不进房门,而房子的消防通道更是常年被捕鱼工具堵塞。
1978年,格陵兰岛的丹麦议会解散,次年开始实施地方自治;1979年,首府戈特霍布改名为努克(Nuuk,源自格陵兰语);1982年,岛内民众以53%的微弱多数投票赞成脱离欧洲共同市场并签署了《格陵兰条约》;1985年1月1日,《格陵兰条约》正式生效;1985年2月1日,格陵兰正式从欧洲共同体中退出,岛内自治正式启动。1985年6月21日,格陵兰岛旗正式启用。自此,格陵兰岛逐步走上“去丹麦化”道路。
格陵兰于曾2008年11月25日在全岛80个市镇和村落举行自治公投,结果以超过75%的支持比例获得通过,格陵兰自治地位从2009年6月21日起正式生效,成为国际法下的独立政治实体,自行管理内政、司法、资源分配运用等事务,但国防、外交与财政相关事务仍由丹麦政府管辖,每年的财政经费由丹麦政府补贴,近年补贴额度约为每年34亿丹麦克朗(约合35.86亿元人民币)。2009年,丹麦语从格岛官方语言中被移除,现官方用语为格陵兰语。
格陵兰岛南北连接大西洋和北冰洋,西邻加拿大,东望北欧西欧,是控制北冰洋进出大西洋的咽喉海域,可谓“通两洋、瞰两陆”。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格陵兰岛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在格陵兰、冰岛与英国之间有一条宽阔的带状水域——“GIUK缺口”,是俄罗斯以摩尔曼斯克为基地的北方舰队进入大西洋的必经之路,一直是美俄战略较量的重要竞技场,也是北约与俄罗斯之间潜在的冲突爆发点。
早在1860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就曾产生过买下格陵兰的想法。1867年美国务院一份报告指出,格陵兰岛的战略位置及自然资源都是理想的购地选项。就是在那一年,俄国沙皇以每英亩2美分的低价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这片荒凉的冻土下随后被探测出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和原油,美国亦借此成为北极圈国家。美国第二次萌生买下格陵兰的想法是在1946年,总统杜鲁门向丹麦正式开价1亿美元,遭到拒绝。不过早在1943年,美国就在格陵兰的卡纳克建立了军事基地,作为防卫苏联进攻的第一道监测防线。后来随着战场的转移,美国对格陵兰岛的兴趣消退,曾经于1940年设立的驻格陵兰岛领事馆在1953年关闭,买岛的想法也被束之高阁。
但美国并未在军事上放弃格陵兰,上世纪50年代初在格位于北极圈以北约1120公里的图勒部署了空军基地,建起一个深水海港和机场,深水港有两条3千米长的全天候军用机场跑道,能保证执行导弹预警、太空监视等任务。图勒基地刚好处在莫斯科和纽约的战略中间点上,那里部署的雷达覆盖范围广泛,能追踪整个北冰洋和俄罗斯北部海岸地区的军事动向,侦测到飞越北极的导弹,成为洲际弹道导弹和卫星预警的重要据点。
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把格陵兰当作对抗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地带,使其成为保护北美地区的屏障。2013年12月俄罗斯正式部署北极部队,美国也随之扩大了在格陵兰的军事规模,通过设立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能在电离层发射恒定电波击毁试图飞越北极地平线的导弹,以进一步巩固北约对俄罗斯的“双钳攻势”。格陵兰也因此成为美国对抗俄罗斯的军事集结待命区,以及美俄北极对抗的前沿阵地。
格陵兰岛所处的北极地区还是控制飞行交通要道的绝佳场所。现如今美军在图勒空军基地驻有第12空间预警中队,负责管理AN/FPS-132相控阵雷达,严密监视北极上空的所有飞行器,向五角大楼定期提交全球洲际导弹攻击评估报告,为美国和加拿大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基地提供后勤支援,以及执行美国、加拿大、丹麦三国的北极联合巡查任务。美国在那里保有先进的雷达和卫星追踪设施,这些设施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空军航天司令部管理,提供24/7全天候的导弹预警和太空监视。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如在格陵兰岛部署中短程导弹,同时前沿安置监控雷达,乃至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对其将是极具有战略安全价值的。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速,格陵兰可供进行能源资源勘查的面积逐步显露。格陵兰地处北极航道所在的北极圈,现今北极航道主要有三条航线,分别是北欧至俄罗斯楚科奇海的东北航道、美国戴维斯海峡经格陵兰岛至阿拉斯加的西北航道,以及从白令海峡出发到达格陵兰海的极点航道。北极航道的开发缩短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距离,而格陵兰岛位于东北、西北航道的交汇处,随着北极冰盖融化加速,格陵兰的航运价值逐渐凸显。
惯于打破国际规则的特朗普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将主权完全商业化的“购岛”行为更不符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但综合格岛以上各方面的特殊价值,可以判断特朗普上演的这一出“购岛”闹剧并非异想天开,而是有着特定的战略和经济追求。这出闹剧还未落幕,特朗普在宣布推迟丹麦之行后即发推特公开威胁说,丹麦如果不同意出售格岛,其作为北约成员就应把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提高到2%(目前丹麦上缴给北约的防务费用占其GDP的1.35%)。看得出,特朗普政府有意把购买格陵兰岛一事转化为长期的政治压力,利用丹麦这个小国弱国在安全和防务上对美国和北约的依赖,寻求丹方在更多承担集体防务支出、同意美方在格岛享有更多军事安全便利和资源开发利好方面做出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