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霞 张吉军 万霖 李庆达
【摘 要】文章针对我国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为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在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加速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实践环节训练,调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创新创业大赛的投入比例等具体措施,为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关键词】机械类;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2-015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2.072
1 农业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业中来。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模式。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发展需要,把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模式。高校是人才成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我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1.1 创新和创业的由来及定义
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第三本护照”的理念;中国早在1996年6月就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重要文件,在国内形成一股“创新教育”的思潮。在国外,美、英、德、日等很多发达国家先后都将创业教育列为本国未来富有挑战性的人才培养战略。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伴随创业活动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革新。其主旨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投身于创业活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
创新在舒新城主编的《辞海》中这样定义:“创”是“创造之也”,创始、首创之意;“新”是“初次出现的”。它包含更新、创造改变三层含义。就过程而言着眼于“创”,就结果而言着眼于“新”。创业则是指创立基业或创办事业。通过整合资源,挖掘商机将其转换为盈利模式的过程。大学生是创新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开拓和发展,实现改良旧技术,融入新思维。
1.2 机械类专业创新教育模式的探讨
目前我国各个行业不缺少人,缺少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通过改善课程设置的教学体系,改变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一般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从基础理论知识逐步过渡到专业知识,然后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培养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机械类专业应用性很强,侧重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拥有知识储备,实践能力,还要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就要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入手,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层次的认知,通过实际课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传授创业理念,并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校专业活动和技术研发,并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的力度。
1.4 塑造学生实践能力
理论知识与实验课有机融合,避免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的模仿。实验过程中通过安排综合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带动创新意识的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内容。为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提升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存在问题
2.1 教材内容陈旧
实践性及综合性不统一,与时代发展相脱离。
我国现有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容更新速度与时代发展脱离。现存教材以理论知识为主,轻实践,枯燥、抽象的专业知识不利于学生理解与运用。此外,现存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基本都是被动学习,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不能熟练掌握,自然无法进行技术创新。
2.2 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完善
目前国内高校的实践环节多半只是辅助理论教学,没有达到其开设实验课程的目的。导致学生实验课程懈怠,没有主动学习的乐趣,在实验过程中变成了应付了事。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了现代大学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2.3 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它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素养、创新理念、创业能力,当前的现状是创新创业专任教师缺乏,多以兼职教师为主体;专业结构不平衡,以讲师、助教或者辅导员为主,这些人一般不具备创业基础。要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其实践性较强。还有一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企业家或创业成功者,这部分人因受到时间、资金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少能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交流仅限于少数的几次讲座;师资没有系统的培训。如何弥补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缺口,是开展创业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与专业教育脱节
创业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其课堂教育模式和学习环境是开放、自主的综合性教学,意在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参与实践,与现存的专业教育管理理念相背离;另外,创业教育在开展时很多高校都是不分专业的,这就失去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创业教育往往照搬工科类大学专业的教育模式,缺少对特色和对应性,导致学生背离行业需要的创新创业能力。
3 培养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措施
3.1 以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劲动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材施教是根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梦想为索引,课堂教学与实践基地学习双向并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学校现有的科研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到科研实践,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及创业能力。
3.2 合理安排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拓宽实践内容,课程实验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增加综合实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3 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增强学生们的感官意识,弥补机械专业知识的枯燥而引起的乏味感。同時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打开眼界,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的深度。
3.4 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应包括创业心理学、创业关系学、创业法规、企业家精神等,其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其专业特点相结合。也应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结合。其的核心内容,应该高度结合实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实践教育活动,充分开发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为达到的预期教育教学效果,需将创新创业意识合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均会遇到诸多阻力,其根源在于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相矛盾。农业院校的机械类专业更有其自身的特色。这就需要将机械、农机及创新创业三者进行有机融合。显然其难度高于其他类院校的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专业自身的学科特点、学校特点和课程特点,适时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去。
3.5 增加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的扶持力度
高校应本着“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以赛促教,探索创新教育新路径;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原则,积极组织创新类大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各类学科相关的大赛的支持力度。
4 结束语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创新创业教育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只有努力克服现有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加速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校间合作与交流,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展开创新创业教育,才能真正建立适合农业院校发展的机械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庆达,胡军,董晓威,等.农业高校工科类专业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3):56-57.
[2]何康,贾民平,邓晓,胡学青.基于“三螺旋”的机械专业创新创业改革实践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9):195-197.
[3]李郁,史仪凯,田卫军,等.应用型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和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9):53-54.
[4]金鑫,李良军,杜静,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体系构建[J].机械设计,2018(7)114-118.
[5]李庆达,韩霞,胡军.农业院校工科类专业“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J].机电教育创新,2019(2):77-78.
[6]陈少雄,刘月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高教探索,2017(8):117-120.
[7]蔡代平,蒋浪,李春苗,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8(9):221-222.
[8]陈颖,李永能,葛长荣,等.地方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