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峰
一天下午,妈妈去幼儿园接豆豆时,捧着小脸蛋儿说:“宝宝真乖,让妈妈亲亲……”豆豆扑在妈妈怀里笑起来,妈妈突然嗅到豆豆嘴里有股难闻的气味,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还是得了啥病?顿时感到忧心忡忡。
其实,口臭有单纯性口臭,多由口腔不洁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如不能坚持正常刷牙、漱口,牙结石过多,爱吃零食等;而继发性口臭是体内某些疾病发出警示信号的症状,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食源性口臭:这是吃了某种食物引起的,如吃了蒜头、蒜苔、蒜苗、韭菜、大葱、洋葱头等有蒜葱味;吃了臭冬瓜、臭乳腐等嘴里有臭味;咸鱼、咸蟹、虾酱、蟹糊等食后有咸腥臭味;鱼虾有海腥味或泥腥味;羊肉有腥膻味。停用这些食物,口臭会自然消失。
腐败性臭味:多由于口腔不卫生或炎症引起,如早晚不刷牙,饭后不漱口,堆集在牙龈缘上的牙垢和嵌塞牙缝里或龋洞内的食物残渣,发酵腐败后散发出变臭的气味。孩子有牙周病,牙周的食物残渣、坏死组织和脓液受到细菌作用后,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也可散发出腐败性口臭。此外,孩子玩耍时把豆子等异物塞入鼻腔发生腐败,或患有鼻炎、鼻窦炎,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本身导致呼出气体可带腐烂臭味。
酸臭味:俗称酸性口臭,孩子饮食不节,吃肉类、糕点、煎炸熏烤等食品过多,或是饥饱无度,爱吃零食等,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常在嗳气(打嗝)或呼气时有一股食物变馊的酸臭味。
粪臭味:孩子经常便秘,或患肠梗阻时,会出现粪臭味口臭。
血腥味:患有血友病的孩子,若齿龈、舌、口腔黏膜、胃肠等部位出血时,口中可出现血腥口臭。
烂苹果味:患Ⅰ型糖尿病的儿童因血液中酮体升高,口中可有烂苹果的气味。
1.从小培养孩子重视口腔卫生的好习惯,3 岁起要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少吃气味食物,及时清除孩子口腔牙缝中的残留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3.饮食要有规律,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果、甜食等零食,特别是睡前不吃甜食。
4.防治消化不良,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5.对能引起口臭的龋齿、牙周炎、牙菌斑、牙结石、胃炎、肺脓疡、糖尿病等原发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药物调理。当病变治愈时,孩子的口臭也就会跟着消失了。
6.注意饮食卫生,所用餐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可预防口腔和胃肠道炎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