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勇,熊显巍,冉桂林
(1.中节环立为(武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2.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200240)
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有热力型、瞬时反应型和燃料型:前两者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主要受反应温度的影响,可统称为高温型NOx;燃料型NOx中的氮来源于燃料,因此燃料型NOx生成量与煤中氮元素含量、存在形式以及燃烧反应氛围有极大关系[1-2]。煤粉燃烧生成的NOx中,燃料型NOx占80%~90%,其余10%~20%为高温型NOx[1,3-4]。煤粉燃烧过程中,通过分级燃烧降低燃烧温度、控制燃烧氧量是降低NOx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分级燃烧容易导致飞灰含碳量和排烟温度升高,降低锅炉效率[4-7],对于燃用贫煤且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仓储式热风送粉系统的锅炉,以上问题更为突出[2,4,8-9]。本文针对这种锅炉,提供了一种将三次风进行浓淡分离,重新布置三次风喷口的改造方案,并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WGZ1025/17.5-6型锅炉为亚临界Π形自然循环汽包锅炉。锅炉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直流式百叶窗水平浓淡燃烧器,四角布置,炉内四角双切圆燃烧方式,尾部双烟道,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固态排渣。
锅炉的设计煤种三次风风率为17.3%,校核煤种为19.0%。一、二次风的切圆直径分别为802,974 mm。
每个燃烧器共布置14层喷口,包括4层一次风喷口、7层二次风喷口(其中3层布置有启炉燃油装置)、2层三次风喷口及1层燃尽风喷口,如图1所示。二次风一部分风作为燃料风,设在每个一次风煤粉喷口的两侧,与一次风相间布置,以此形成均等配风;一部分风作为顶部燃尽风,经燃烧器顶部的二次风喷口送入炉膛。所有二次风都通过电动执行机构驱动二次风门来调节。整个燃烧器高度为8 444 mm,最上层燃烧器距大屏底19.08 m。燃烧器特性参数(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工况)见表1。
表1 原燃烧器特性参数Tab.1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original burner
图1 原燃烧器布置Fig.1 Configuration of the original burner
燃烧过程中,燃料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在氧化性条件下会生成NOx,但在缺氧条件下会和NO反应生成N2,只要温度不是特别高,就不会生成NOx。而对于热力型NOx,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NO生成速度呈指数级增加,当燃烧温度高于1 400 ℃时,温度每提高100 ℃,反应速率提高6~7倍[1,10]。
因此,采用分级燃烧降低主燃烧区域氧量及火焰温度是降低NOx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分级燃烧降低了主燃烧区域氧量,增加了后期煤粉颗粒的燃尽时间,对于已投运的锅炉,由于炉膛尺寸限制,无法增加燃烧时间,因此,必须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增强燃烧的可靠性。
分级燃烧通常需要将30%左右的二次风引到燃烧器上部,保持主燃烧器区域过量空气系数在0.8左右[4,11]。此次改造采用中间仓储式热风送粉系统,三次风带有15%~20%的粉,本身风量占总风量的19%左右,实际运行中,由于煤粉含水量增加等原因,三次风量往往大于设计值。如果将大量的二次风引入上部作为分级风使用,那么三次风下部主燃烧区域过量空气系数将小于0.7,加上主燃烧器上部冷三次风的注入,会导致煤粉燃烧工况变差,飞灰、炉渣含碳量必然大幅度增加;同时,燃烧火焰中心向上偏移,会引起过热器、再热器超温,降低锅炉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对于燃尽特性良好的烟煤,通过燃烧器浓淡分离技术来提高燃烧器着火、燃尽性能,效果较好,但对于燃尽特性差的贫煤、无烟煤,效果通常不理想[4,6]。原设计煤种的着火稳定指数为4.64、燃尽指数为2.73,改造设计煤种着火稳定指数为4.77、燃尽指数为2.86,均属于难着火、难燃尽煤[4]。
煤质的难燃尽性以及大量低温三次风的存在都使得分级配风很困难,难以兼顾降低NOx与保证煤粉燃烧稳定性,需要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来布置三次风喷口。
针对锅炉原设计情况和入炉煤质特性,在燃烧器上方增加1组分离燃尽风(SOFA)燃烧器(4层喷口),约占总风量的30%。SOFA燃烧器喷嘴可在垂直方向±30°摆动,同时可以水平方向手动±15°摆动;每个喷嘴均有调节风门挡板对喷嘴的风量进行调节,增强了分级燃烧的分级效果以及分级燃烧的可调节性。
为避免二次风分级后燃烧区氧量过低以及提高后期煤粉混合,降低飞灰含碳量,将E层三次风进行浓淡分离,分为上下浓淡2层,将原E层含有极少量煤粉的约50%空气,经淡相出口引入原DE层,替代原二次风喷口,而另外含有大量煤粉的约50%空气被引入到原CD层;同时,适当降低新的CD,DE层的三次风速。
安装时将CD,DE,F层三次风及D层一次风喷口下倾10°,并将最上层燃尽风(OFA)喷口二次风挡板封闭,仅留少量冷却风量。改造后燃烧器特性参数见表2。
采用此种布置方式后,下层三次风的投入可以增加主燃烧区域氧量,主燃烧区域过量空气系数能保持在0.8左右。通过浓淡分离技术提高了C,D层的煤粉浓度,增强了还原性气氛。C,D层虽然位于燃烧器、炉膛的高温区域,但由于一次风喷口采用了上下浓淡中间带稳燃钝体的燃烧器,降低了一次风流速,因此将E层的冷三次风投入到此区域不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降低高温区域热力型NOx的生成。而速度较高的CD,DE,F层的下倾三次风有利煤粉与上升的热烟气充分混合,降低飞灰、炉渣含碳量,提高燃烧效率。改造后燃烧器立面布置及分离器结构如图2所示。
表2 改造后燃烧器特性参数Tab.2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burner after retrofit
图2 改造后燃烧器布置及分离器结构Fig.2 Configuration of the burner and structure of the separator after retrofit
改造前、后运行煤种分析数据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改造后的煤质与改造前的煤质相比,挥发分略低,固定碳略高,热值基本相同。
表3 改造前、后运行煤种分析数据Tab.3 Analysis data of coal before and after retrofit
改造前、后省煤器出口烟气试验数据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改造后,在煤质挥发分下降的情况下,省煤器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从620.75 mg/m3降至487.13 mg/m3,降低了大约22%;同时,不同负荷下锅炉飞灰含碳量平均值从4.03%降至1.69%,炉渣含碳量平均值从10.68%降至8.35%,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下降了约10 ℃。
改造后,锅炉运行平稳,主蒸汽、再热蒸汽均达到了设计值,达到了低氮改造预期的目标,同时降低了飞灰、炉渣含碳量以及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效率。
表4 改造前、后省煤器出口烟气试验数据Tab.4 Test data of flue gas at the economizer outlet before and after retrofit
对于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仓储式热风送粉系统且燃烧贫煤的锅炉,在进行分级送风低氮改造的过程中,能否合理布置三次风喷口对于改造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部分三次风进行浓淡分离,并将三次风下移的布置方式,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改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