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习惯;方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144—01
近年来,笔者学习了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并在教学中实践,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笔者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端正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研究,体现出学生怎样学;二是尽量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探索、研究,自觉去学习,汲取知识的营养,品尝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主动的,则积极性就高涨,他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持久的,情绪是良好的、积极的,有顽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这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学生进校那天开始,而且贯穿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应起到“扶、引”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呢?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其次,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學生的自主性、研究性、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影响着他一生的学习能力。因此,笔者一直比较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其中包括:自主读书,读好书;完成作业的习惯;勤用工具书的学习习惯;自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勤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的习惯。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现代教学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发现性、创造性的求知欲。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以问题导入,可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2.用讲故事的方法也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花少量时间介绍一些有关课文内容主要人物或作者的故事,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启迪学生自主地学习课文,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结合教学,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与语文有关的活动,拓宽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厚。如,教《春天》,就带学生到野外去寻找春天;教《放风筝》,就带学生去放风筝等等。通过学生亲自观察、实践,学习课文时就容易理解了。此外,如何引导学生动脑自主探索研究学习,是教师“扶、引”作用发挥好坏的关键。教材不同,处理方法不能完全相同;阶段不同,要求也不一样。教师的“扶、引”作用一般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易接受知识的环境;二是指示方向,鼓舞情绪,提供方法;三是帮助学生掌握难点,揭示规律。要注意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自学的能力。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必须靠自学的实践。课堂教学就要突出自学这条主线,力求把自学的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教材的重难点及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看,观察指定的事物或现象;读,朗读和默读指定的内容,边读边想,以默读为主;划,在疑问之处做上记号,在重点之处勾、圈、点;查,就是将学生自学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工具书查出来;注,把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或体会、看法加注在课本旁;记,记下自己在自学中的所得和所疑;思,思考指定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疑问,从课本中引申发展,写出读书笔记或阅读课外读物;探讨深究,就是将学生自学中发现的疑难让大家讨论、解答。这样学生既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理解,又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表达、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提纲自学课文。自学后,讨论了课文的内容,给课文分了段,解决了自学中提出的部分疑难问题后,再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①课文是怎样具体地描述李大钊同志什么样的思想品质?②课文前后照应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及表达的效果?第一问题是通过阅读、分析,训练学生用具体描述表达中心的方法;第二问题是重点训练学生思考。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学生掌握了以上学习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提升了学习能力,将终身受益。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