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到本质
——普通高校社科学报更名的理性思考

2019-10-10 07:17佘小宁
科技传播 2019年18期
关键词:科学报学报期刊

赵 赟,佘小宁

1998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文件第二条明确: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这是迄今为止有关高校学报管理最为权威的行政文件,对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规范。本文不讨论这份文件的是非长短和历史功过,只看20 余年后高校学报的现状如何。

1 高校学报的乱象与窘境

2019 年1 月4 日,百家号察言观数推出转载自《金融时报》的微信文章《乱象丛生:中国高校学报》,文笔犀利老辣,对高校学报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奚落,但背后却是恨铁不成钢的迫切期待。鲁迅先生有句名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刮骨疗毒未尝不是一件快事,我们不妨逐段梳理,以看清外界如何评价高校学报。

首先是高校学报反应在普通读者眼中的隐蔽性或者叫不见性。“国内高校学报一直以来似乎很隐蔽,不仅在报刊销售亭见不到,而且在一般规模的图书馆也难觅踪影。虽不为社会公众注意,它们却长期独处一隅,与高校的其他部门相互依靠,共同运转着。若想一窥高校学报的真面目,比较省劲的方法是直接登录数字图书馆,或者就近去一家大学的图书馆,这样便可一览中国高校庞大的学报方队,看看封面和目录总是可以的。”

其次是高校学报呈现在学科上的杂糅性。“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分属完全不同学科的文章出现在同一期学报上,比如一篇探讨《红楼梦》文学风格的论文与求解高等数学矩阵的文章放在一起,乍一看似乎是文学期刊出现了数学文章,也或是数学杂志刊发了文学论文。此类现象在国内高校学报上比比皆是,专业人士或内行人看后会觉得啼笑皆非。不过,如果一种现象长期存在,就很难让人笑出声来了。遗憾的是,高校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编辑出版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晶,即知识产品的。”

第三是高校学报发表内容的无效性。“按照文献计量学的逻辑,对于学术期刊或者论文这样的知识产品而言,下载量和引用率,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指标。通常,下载量高表明阅读的人多,文章受欢迎,而引用率高则表明文章能吸引其他学者的关注,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为高质量文章。从图书情报界的计量数据显示,若以上述两个指标来观察,中国高校学报刊发的绝大多数文章,下载量一直很低,许多属于无人阅读的状态,而引用率就更低了,有引用反而很醒目。据此,可以大致推断,中国高校学报未能起到学术论文应该起到的基本作用,也就是传播知识和鼓励研究。”

文章进一步提出质疑:“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产品无人购买,那么,厂家关门歇业是迟早的事。期刊无人阅读,文章没人引用,就如同看得见的产品没有销路一样,都是应该关张大吉的。然而,没有什么销路的高校学报却能长期办下去。”

批判没有到此止步,作者以无情的笔墨继续进行揭露:“以上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外人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相比之下,一些不易觉察的因素,如近亲繁殖、利益输送等,这些本该远离学术的东西,其实更加重要,因为它们才是影响和决定中国高校学报生存状态的关键因素。按照正常的思维和判断,国内许多高校的学报,在办刊理念和编辑方针上是存在明显问题的:一方面,这种定位含糊不清的期刊很难得到严肃学者的青睐,因为他们不大可能将自己的优秀作品交给这类不伦不类的期刊;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运转,高校学报已编织起一个巨大的关系网。这个“网”的存在,意味着知识生产的一般规律,包括正常的编辑流程,变得扭曲,不再适用。继续观察,会发现许多高校学报的文章作者其实都出自本校教职员工之手。学报俨然成了高校的“自留地”,为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课题结项解决了问题,因为这两件在许多教职工看来的“大事”,都需要所谓“出版物”作为支撑。然而,这种自娱自乐导致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令学术规范崩溃,进而将学报推向一种不利的境地:优秀的学者不大可能成为学报的读者,那些混日子的人也不会,因为在后者眼中,学报不过是一个发表的工具而已,绝非什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学报真正的读者少得可怜。在这样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学报没人阅读,也就意味着没有多少收入。”

作者进行分析判断:“由此看来,无论从财务上,还是从文献计量学角度,中国高校学报像是在做一种亏本和难以理喻的买卖。只是,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因为学报这块肥肉早已捆绑在了一条无形的利益链条上。扭曲的利益关系使得正常的思维处处碰壁。例如,高校学报读者少,但却有着很大的社会需求。这如何解释?原来,这里的‘需求’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需求,如以期刊订阅数量,或文章下载量和读者数量来衡量,而是由投稿人,即那些迫切希望发表文章的人来推动的。在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以论文论英雄’的体制激励下,这样的人群一直就居高不下。上述现象导致的后果是,本该作为知识供给方的文章作者,却成为需求方,这种需求可用几个字来概括:发表即了事。至于真实的需求,也就是文章发表以后是否有人问津,期刊订阅数量或文章下载量有何变动,期刊和作者并不关心。这可以说是中国绝大多数期刊的真实景象,而这也基本决定了学报的生存状况:死不了,也活不好,像是跌入泥沼之中,难以自拔。”

文章在最后做出结论:“站在期刊的角度,大量的社会来稿会让编辑部忙得不亦乐乎,甚至产生一种幻觉,即社会需要他们。实际上,无论是他们还是文章作者,都明白‘皇帝新衣’的寓意,大家都知道这些期刊是怎么回事,也明白这不过是生产另类垃圾而已,但因为个人利益,就假装不知道了。因为无法掩饰,这些原生态的利己主义者,显得十分粗糙,无暇再顾及什么精致了。”[1]

事实上,近年来社会对高校学报的批评或批判一直不绝于耳。正如该文作者所言: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是机制扭曲造成的积重难返,还是手脚束缚带来的有苦难言?无论怎样,这种局面到了下决心改变一下的时候了。因为现行做法不仅违背了知识生产的一般规律,而且也损害了中国打造创新能力的努力。

但谁来改?何时改?如何改?却又成为久悬未决的历史公案。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朱剑编审早于2010 年就提出高校综合性学报改革的路径假设,在基于转型与发展难点的对策部分指出刊名、理念、实践、效果是环环相扣的链条,冠以校名的刊名叠加抱持综合、内向的理念,在封闭、刻板的办刊方法指导下,最终导致门户壁垒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高校学报广受批评的办刊之路的真实写照[2]。南京大学王文军先生一项关于名刊工程综合性学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专业期刊发展比较完备的学科,综合性名刊学报明显处于劣势;在相对于研究队伍的规模而言专业期刊比较缺乏的学科,综合性名刊学报则占据了优势。由此可见,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是十分必要的[3]。

名不正,则言不顺。行文至此,我们不妨探讨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最首要的问题,即冠以高校名称的刊名变更问题。

2 高校学报更名的文献回顾

以“更名”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仅检索到有价值文献10 篇,发表时间跨度从2004 年到2017 年,且大部分集中于科技期刊。这一现象或许能够说明两点:1)更名是一种具体实践行为,不需要进行学术理论研究;2)高校学报界大多数从业人员至今未曾或不敢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和大胆实践,导致理论成果产出数量较少。

所能检索到文献中,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周桂莲老师是最早对更名提出理论研究的编辑。她提出期刊更名的负面影响有:对知名度、稿源、发行量、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带来影响;影响数据库收录和进入核心期刊;给期刊使用者带来不便[4]。之后,吉林大学学报编辑部刘雅琴等老师对高校学报更名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阐释,但内容鲜有突破[5]。

张海宁等分析了更改刊名给高校学报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提出了保持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对策[6]。潘志萍分析了《昆虫天敌》更名《环境昆虫学报》的原因,同样指出科技期刊更名对知名度、发行量、稿源、影响因子及传播等带来影响[7]。黄璐以《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更名为《体育研究与教育》为案例,从更名动机、期刊定位、办刊启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8]。

姜春霞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更名为《环境卫生学杂志》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学科的发展是期刊更名的主要原因,但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9]刘强通过统计《军体学报》近5 期载文和栏目设置情况,分析学报更名后的发展变化、面临问题及其对策,指出由院校学报扩展为全国全军性体育类专业期刊,转型与发展势在必行[10]。叶庆亮等剖析了《热带农业工程》办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内科技期刊所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热带农业工程》更名的必然性,并提出了更名的方向,以期为《热带农业工程》生存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11]。

孙丰国基于2009—2015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对期刊更名进行了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期刊更名数量较大,更名原因多样,包括定位彻底改变、内容范围调整、提升品牌形象、主办单位名称变动、规范刊名等[12]。赵新科基于2007 年至2013 年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更名的高校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统计情况,总结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特色化更名后存在专业特色发展未受重视、优势专业发展定位不准、地域特色专业不突出以及缺乏优势学科支撑等问题[13]。

2009 年及之后出现的有关学术期刊更名的文献,不再对负面影响做过多担忧,而将注意力转向更名之后如何保持和促进影响力。个人认为其原因可归结为两点:

1)对大多数高校学报而言,其知名度、稿源、发行量都长期保持在低位徘徊状态,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2)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作者投稿方式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学术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已基本脱离纸质版本依赖,对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数据及数据库收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也逐渐转向于文章内容本身的创新性,而非期刊名称的延续性。

3 高校社科学报更名的必要性分析

3.1 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势不可挡

本文依然直接引用《乱象丛生:中国高校学报》一文作者的观点:“从本质上说,高校学报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因为计划经济的一个典型作法便是‘大而全’和‘小而全’,无论什么学校都弄一个学报正是这种思维的反映。学报彼此之间既缺乏专业化分工的考虑,也没有社会化合作的追求。在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40 年后的今天,一些高校在办学思路上,依然故我,毫无作为,甚至变本加厉,恰恰表明计划经济思维的顽固性,也反映出中国的改革大业远未完成。正如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样,一本期刊不可能,也不应该四面出击。以国内高校学报刊发的内容而论,说得好听点像是百科全书,难听些就是大杂烩。”

作为知识生产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学报应遵从知识生产的一般规律。而专业化必将是未来高校学报改革的必由之路。

3.2 专业化期刊必然要有专业化名称

2002 年,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学报是高校办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作者只是本校教师,读者只是高校学者,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校社科学报要为高等教育服务,也要为国内外学者服务,为一切对哲学社会科学感兴趣、有需要的读者服务。”会后颁发的教育部文件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

2012 年8 月3 日,总署制定《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办法指出: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根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的实际和特点,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

高校社科学报一般都是依据本校相关学科、专业,在社会科学的大框架下进行几个学科栏目的罗列。各家社科学报间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以至于形象模糊、个性特色不够鲜明,栏目上的综合性必然导致学报内容上的“拼盘式”。高校社科学报整体质量偏低、办刊水平徘徊不前,并为社会所诟病都是这种综合性的直接后果。

除少量已经形成鲜明特色或具有顶级地位的高校学报,大部分普通高校社科学报若想走专业化路径,必需要痛下决心彻底告别过去,一改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优柔寡断的“小媳妇”作派,扔掉不被重视的抱怨,利用好边缘化优势,借助国家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有利时机,推动高校学报变更刊名转型为专业期刊,真正成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靓丽的风景线。

3.3 高校社科学报更名的实践

我们统计和筛选了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心2018年所收录部分高校学报刊名变化情况,形成表1。

从刊名变更的前后对比可以发现,敏锐的高校早已不尚空谈,开始以实际行动迎接社科学报专业化的到来。本文大篇幅引用网络文献,最核心的目的是希望能以局内人的身份,助推这篇改革檄文在系统内部广泛传播,并促进高校学报编辑同人的反思。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反复的讨论和质疑不是正本清源,而是错失良机,高校社科学报更名时不我待,恰逢其机。

表1

特别说明:因网络文献无法查询到作者真实姓名,难以列入参考文献,特此向作者致歉并致谢,感谢为中国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所做的卓越贡献。

猜你喜欢
科学报学报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