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发展 品牌化建设
——聊城农业走上变大变强之路

2019-10-09 02:54祝超群张超
农业知识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冠县莘县聊城

文/ 祝超群 张超

聊城是农业大市,乡村人口494.35万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优质粮食和瓜菜菌、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聊·胜一筹!”农产品区域品牌已享誉全国。2018年,聊城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8.72亿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92元,同比增长8.7%。

升级传统产业:莘县瓜菜走向全球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由小到大、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也是聊城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

从蔬菜大县到如今的中国蔬菜第一县,从周边地区的小农贸市场,到进京入沪、漂洋过海,再到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蔬菜)基地,“净菜进京”工程、供港澳蔬菜基地、上海外延蔬菜基地……莘县的蔬菜产业内涵越来越丰富。

莘县的蔬菜大棚产业起步于1991年,当时莘县在原聊城地区第一个引进了冬暖式大棚蔬菜技术。随后,莘县相继引进了大棚西瓜、大棚香瓜和大棚蘑菇,走上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为把蔬菜产业做成县域富民产业,莘县在技术推广、蔬菜流通、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并加大了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莘县蔬菜产业由弱变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莘县发展冬暖式大棚30万座、拱棚1.3万公顷,瓜、菜、菌播种面积达到6.7万公顷,总产量达500万吨,产量居全国前列。此外,莘县还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全县“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96个。“莘县香瓜”“莘县蘑菇”“莘县西瓜”三大品牌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排行榜,总价值近30亿元;“莘县蔬菜”进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全县拥有多处供港澳蔬菜基地和北京、上海外延蔬菜基地,瓜菜菌外销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并出口到欧盟、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

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近年来,聊城积极引导农民发展以高档冬暖棚、层架式食用菌棚及大中拱棚为主的现代设施栽培,加强生产管理,提高设施水平,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并加强温室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与水肥管理的技术指导;连续召开蔬菜产销对接会,减少中间环节,保障蔬菜产销两旺。截至今年5月底,聊城市蔬菜累计产量共273万吨,预计产值104亿元。

坚持专业优势:冠县灵芝成“冠军”

走进冠县店子镇灵芝文化产业园,百余盆灵芝盆景造型别致,有的像松塔,有的像大圆盘,有的灵芝菌盖上还“坐着”吉祥物……冠县灵芝文化产业园是集科普、观光、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特色菌业示范基地,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通过嫁接造型把灵芝培育成观赏灵芝,赋予了它极高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冠县灵芝文化产业园董事长董学堂介绍,活体嫁接灵芝盆景的成功开发,更是填补了国内外菌业观赏产品“药用+观赏”的空白,在观赏盆景中独树一帜。

冠县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灵芝生产经营集散地,灵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成以上,“冠县灵芝”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早在1991年,冠县就开始推广灵芝种植。其中,冠县店子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形成了种植灵芝的传统,到现在已有近三十年的栽培历史。但一直以来,村民们小打小闹,尽管总量不小,但始终不温不火,形不成产业规模。2003年,董学堂等人潜心研究灵芝的生长习性、生产特点,并独创出一套灵芝观赏盆景的栽培创新工艺,灵芝产业走上特色经济发展的舞台。2007年,店子镇成立了冠县灵芝盆景艺术协会,建立了灵芝盆景销售网站;2008年,建立了占地2公顷的灵芝观赏盆景生产栽培示范基地。

目前,灵芝产业已成为店子镇的富民产业和强镇支撑,店子镇也被省政府命名为冠县灵芝特色小镇,并已连续举办两届灵芝文化节。截至目前,全镇共有灵芝大棚7000余个,种植面积533公顷,年产各类灵芝近7000吨,灵芝孢子粉700余吨,发展灵芝文化产业单位20余家。

发展特色产业:小村水果长盛不衰

50年前,阳谷县寿张镇冀王村来了一位操着烟台口音的果树技术员——刘国乾。刘国乾在冀王村一待就是十多年,冀王村的苹果产业在这一时期从无到有,并快速崛起。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冀王村全村200多公顷地,几乎全部种上了苹果树,冀王村的苹果在当时就远销上海、南京等全国各大城市。依靠苹果产业,当年冀王村涌现出不少“万元户”,而冀王村也一度跻身阳谷县的首富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

如今,苹果不再是冀王村的唯一水果品种,葡萄、桃子、樱桃等水果也成为冀王村田间地头的常见水果品种。村里还成立了冀王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农资采购、技术服务、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为社员提供统一服务,目前合作社已经吸纳了300多户,1500多人。在冀王村,不仅地上有果树产业,果树下还“长”出了金蝉产业。近几年,村民们在发展水果种植的同时,搞起金蝉林下养殖,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致富产业。据冀王村党支部书记冀承康介绍,目前全村水果和金蝉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不仅带动本村村民增收致富,还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庄发展起水果和林下养殖产业。

壮大“新六产”:农业获高质量发展

聊城规模化的农业产业走向融合。在东阿县,阿胶及其相关产业是带动一方百姓的富民产业,从上游价值百亿元的毛驴养殖产业链,到中游已经实现品牌化的阿胶产业,再到下游的阿胶体验养生旅游产业链,东阿阿胶的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一产控资源、二产抓发展、三产重体验”的完美结合,打造了覆盖饲料、养殖、交易、屠宰、深加工和旅游的农业“新六产”产业链,而在这条产业链上,东阿众多百姓都尝到了农业产业化的甜头。

如今,茌平圆铃大枣、冠县鸭梨、高唐锦鲤等农业品牌均实现了全产业链条建设和发展,并具备了很强的带动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产业途径。

今年,聊城重点围绕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重新筛选了“新六产”项目30个,遴选了30个农业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推进;组织莘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7个产业园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东阿、莘县创建成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阳谷县创建成为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东昌府区创建成为省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立海冷藏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省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被批准成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累计达到493家,家庭农场累计达到128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12946个。

此外,聊城还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实施“聊·胜一筹!”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目前,“聊·胜一筹!”农产品品牌旗下已拥有18个重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5个授权使用品牌标识的产品品牌,荣获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第五名。截至目前,聊城新认证“三品一标”112个,新认证基地1.67万公顷。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达到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标准,全市农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依托品牌创建,聊城还实施“净菜进京入沪”工程,扩大了聊城菜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大中型城市高端市场的份额;平均每天直供京沪和济南的可追溯蔬菜达100万千克。

猜你喜欢
冠县莘县聊城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灵芝,冠县的富民之苗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航空梦想的摇篮——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