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社区产妇产后抑郁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10-09 05:30高世茹孙万卉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产后产妇因素

高世茹 孙万卉

(1.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北京 101500;2.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206)

产后抑郁症即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据国外报道,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达30%,患病产妇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一般表现为焦虑、易激惹、恐惧、沮丧及对自身和婴儿健康过度担忧,严重者甚至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护婴儿能力,有时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1]。近年来,产妇心理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孕产妇心理健康关注度越来越高。本研究针对北京某社区产后42天内的产妇,由社区医师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为推广产后情绪管理方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4—5月在北京某社区居住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沟通障碍,知情同意,本地区常住居民。排除标准:产后不在本地区休养的流动产妇,不同意参加此次调查的产妇。

1.2 方法及工具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妇幼保健产后访视工作中由全科医师对产妇进行调查。调查工具:(1)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包括产妇的年龄、职业、学历、胎次、户籍、家庭月收入、住房面积、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居住条件满意度等。(2)EPDS,本研究以9分作为筛查产后抑郁状态的标准,不做产后抑郁症诊断。

1.3 统计方法

问卷记录统一,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单因素分析中对定性资料行χ2检验,对定量资料行t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1.4 质控

调查前所有调查员接受妇产科专家及心理医师的培训,由专人进行质控。数据统一编码,双人双遍重复校对信息并录入。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100%。调查某社区2017年4—5月的产妇150例,年龄21~43岁,平均(30.29±3.47)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8名(5%),高中或中专、技校 16名(11%),大专 39名(26%),本科64名(43%),研究生及以上23名(15%)。

2.2 产后抑郁患病率

以产妇EPDS得分9分作为筛查标准,本次调查发现得分在9分及以上的共39人,占26%(见表1)。

表1 某社区产妇EPDS得分分布

2.3 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准备、受社会支持程度、孕期焦虑或抑郁史、居住条件满意度、胎次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年龄、职业、学历、户籍、家庭月收入、住房面积、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收入满意度、分娩时情况、婴儿健康状况不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产后抑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中由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期焦虑或抑郁史、受社会支持程度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有孕期焦虑或抑郁史的产妇患病风险约是没有焦虑或抑郁史产妇的6.874倍(P<0.001,OR=6.74),受社会支持程度低的产妇患病风险是受社会支持程度高的产妇的2.628倍(P<0.010,OR=2.628,见表 3)。

表3 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以往研究,产后抑郁国际发病率为3.5%~33%,国内发病率为3.42%~38.7%,呈现上升趋势[2]。本研究中产后抑郁患病率为26%,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

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结果发现,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大方面:家庭及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1)家庭及社会因素:包括夫妻关系、与丈夫相处时间、与公婆关系、社会支持、经济问题等。例如O′Hara采用荟萃分析发现,产后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没有适当的社会支持、婚姻关系不好、当前有生活事件、出现产科及新生儿并发症、既往精神问题史、产前有抑郁情绪,此外还与家庭收入低有关。

(2)生理因素:包括是否高危妊娠、妊娠期准备、激素水平的改变、分娩时情况、婴儿健康状况、母婴睡眠质量。例如Cardaillac C在法国的研究显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0%,发病与后叶催产素水平有关[3]。

(3)心理因素:包括孕期及产后角色转换、孕期焦虑状态、抑郁史等。例如张颖等的研究中产后抑郁检出率为27.6%,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有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受教育程度低、租用房子等)、个性特征(害羞、固执、担忧等)、精神病史(精神病家族史、个体焦虑等)、近期生活事件(健康问题或夫妻、朋友、亲属的争吵矛盾等),产科因素中高危妊娠和意外怀孕对产后抑郁发生率也有明显影响[4]。

本研究中孕前准备、受社会支持程度、孕期焦虑或抑郁史、居住条件满意度、胎次是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与以上研究结果相符。而且产妇属于同一社区,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研究结果具有精准性,可指导社区诊断。

3.2 预防和改善产后抑郁的方法

医务人员需要加大对产妇抑郁情绪的关注力度,扩大孕前教育覆盖范围,争取让孕妇做到有备而孕;关注孕期焦虑和抑郁情绪,及时发现并提供心理疏导,必要时及时转诊。此外,社会和家庭应给予产妇充足的支持与帮助。例如张丽的研究显示,家庭支持与产后抑郁症复发有关[5];刘海霞的研究显示,出院后产后抑郁筛查及访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6]。因此,改善家庭关系和产妇家庭环境可以预防产后抑郁[7]。孕产期教育中需加强积极心理宣教,引导产妇同周围的人建立良好关系,加强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孕妇的支持,给予产妇更多生活照顾和心理安慰。

4 结论

医务人员应大力普及备孕知识,针对孕期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产妇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号召产妇家庭成员为其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加强产后心理知识宣教,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产妇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产后产妇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