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挣2万,上不来赔200万”。“水鬼”们一下水,就等于把命交到别人手里。在几十米的深井下,他们将失去任何帮助,必须独自面对黑暗、水压、浑浊的泥浆和内心的恐惧。短短10分钟,可能决定生死。
短短10分钟,可能决定生死
冲击锤(工程施工大直径入岩桩的一种设备,常用于桥梁打桩)卡住,或钢丝绳断裂,会发生意外,掉落深井桩。一孔桥梁深井桩,取不出掉落的冲击锤,这个桩孔便废掉。问题在于,施工图纸无法修改,必须要想办法让桩孔复活。潜水打捞冲击锤的生意由此而来。
打捞团队一般是四个人,三个后勤安全保障,通常配备通讯系统(水下对讲机)、空气压缩机(气管)、保险绳。刘君(化名),31岁,是负责潜入深井的潜水员,俗称“水鬼”。两个人帮他穿潜水服,包括配重在内,整套设备约60斤重。
潜水服里,刘君穿上了保暖内衣,水下寒冷,平均仅有6摄氏度。来到直径约1.5米的深井桩前,他像往常一样跳了下去。
深井之下,泥漿水淹没头盔,漆黑,完全的黑暗。没有一丝光亮,什么也看不到。短短10分钟,可能决定生死。
曾繁邦体验过刘君经历的那种惊心动魄。一次下水,他手抓深井桩护壁,以一秒一米的速度潜入深水。一个人,孤独,形单影只,面对所有危险。睁开眼,什么也看不到。干脆闭上眼,摸索着护壁下潜,继续下潜。心脏跳动声,如同巨鼓敲响,砸在胸膛前。一声,又是一声。声音更大了,呼吸之间,吐到深水中的气泡声,如同鞭炮一样炸响在耳边。
嘴唇有点儿痒,上唇像是有只蚂蚁爬,下唇如同一条蚯蚓缠绕。慢慢地,嘴唇仿佛被蚂蚁咬了一口;慢慢地,有只蚯蚓在咬过的伤口上爬过,凉、润。曾繁邦知道,这是水深超过40米后,水压过大的原因。
到底了,他开始作业。水越深,工作的时间越短。每过一分钟,井上便会通过对讲机提醒潜水员汇报情况。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工作时间约在10分钟内。一名潜水员,一天只能下水一次。下水次数多,极易得减压病。时间到了,找得到要出水,找不到也要出水,换另一名潜水员下水。
从事深水打捞的潜水员,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要领,在那一天50米深的泥浆水下,刘君没有成功。他向井上面的人员汇报深井下的情况,却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完成作业。
接下来的一分钟,决定了刘君的生死。
感觉不对劲要马上上浮逃生
深水打捞最艰难的一分钟,出现在找到冲击锤后,将25毫米粗细的钢丝绳,拴紧在锤上的时刻。但深水环境复杂,仍有意外发生。比如,作业中,有些冲击锤会因钢丝绳断裂掉落,断下来的时候靠壁,或者被淤泥埋住,找不到天窗。或找到天窗,因靠壁钢丝绳无法拴住。
发生上述的情况时,需要向下方探查,寻找冲击锤的中间向上一点的位置,俗称腰带,也是可以拴紧钢丝绳的所在。之后潜水员出水,钢丝绳由机器拉动,从深井桩中吊出冲击锤。
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潜水员如同盲人,全凭双手探寻。冲击锤巨大的力量,会将岩层击碎,碎石块锋利如刀。遇到情况复杂的深水区域,潜水员要连续七八天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发生危险。
“感觉有东西在往水下掉。”一次深水20米的打捞,王连峰正在作业,突然感觉有东西落在身上,急忙将水下情况告诉上面的人。
“不要做了,赶快出水。”上面的人发出指令。10秒的时间,王连峰出水了。他摘下潜水头盔,看了一眼深井桩,第一个反应,是孔壁塌方了。如果当时没有紧急上浮,他整个人就已经埋在里面。
有时候一个莫名其妙的感觉,也预示着危险的来临。所有的潜水员都知道感觉的重要,他们每一个人都明白,若是在水下作业,突然感觉到不对劲,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来不及和上面的人通话,不要有丝毫犹豫,按照深水逃生的培训,把身上重达30斤的配重减掉,扔下所有负重,人直接向上浮。
水下50米,漆黑如墨。那天,刘君找到了冲击锤的位置。他面临的难题,是多次尝试却无法将钢丝绳拴在冲击锤相应的位置上。他的队友转述,刘君突然向上面的人说:“感觉不太好。”上面的人随即回应:“不要做了,先上来。”20秒、30秒、50秒、60秒……刘君最终没能出水,死在井下。
“你们抓在手里的,是一条命”
潜水打捞行业,有“上来挣2万,上不来赔200万”的说法,危险之大,可见一斑。随着潜水打捞技术、设备的提高完善,危险性也逐渐降低。但因不可预测性,每年还是会出现数例死亡事件。所以,业内有行规:潜水员身体不舒服,感冒,心情不好,不能下水。天气复杂,刮风、下雨、打雷,不能下水。施工现场杂乱,水下掉的东西多,冲击锤、钢丝绳、铁板、钢管等,直接放弃接单,给多少钱也不干。
王连峰说:“夜晚也不能下水。因为潜水打捞需要多人配合。夜晚除了灯照的地方,其他全看不见。如果发生停电事故,地面上的人什么也看不到。地面、水下配合不好,更容易发生事故。”
潜水打捞的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潜水员的生命。所以,大多数潜水打捞团队的成员,都是亲戚或同村好友,彼此性命相托:潜水员下水作业时,上面哪怕下刀子,也要有人看着。安全绳必须在手里抓着,空气压缩机旁边必须有人,对讲机随时通话。王连峰告诉他的团队:“你们抓在手里的,是一条命。”
(中国新闻网2019.4.7 孟繁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