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
大利是一个宁静的侗寨,黄昏,游客散去后,只剩下我和一个素昧平生的小伙子并肩坐在风雨桥上,聊着彼此正在“采集”的这座村庄。是的,我们都是职业采集员。我关注的是将要消失的民俗,他的工作则是记录各种地图数据。
我们俩返回住处时,路过侗寨的萨玛祭坛,有个老奶奶抱着孙子走过,夕阳照亮了她的发丝。地图采集员想把这个场景记录下来,但还没来得及取出相机,老人已不知所踪。他遗憾地摇摇头,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去年我在广西一个壮族村寨采集地图,拍完照片就离开了。第二天看到新闻,那个寨子失火了,几乎被烧光。还好我已经采集了寨子的全部数据,如果需要,随时可以让它在实景地图里‘复活,等那里的孩子长大了,就能通过地图这个时光机看到家乡以前的样子。”
我想起去年冬天在榕江的一个侗寨吃农家饭,与主人聊起寨子里的故事,主人说,想听故事得先喝一壶酒。黑漆漆的铜壶中加了米酒、橙子、甘蔗、冰糖、花椒,然后放在火盆里小火慢炖。酒热了,大碗满上,围炉夜话。酒很乡土,故事很家常,我们不知何时沉沉睡去,醒来时太阳已升得老高。
当很多的故乡连带其传统慢慢消失时,像我们这样的采集员正记录下一个个“失落的世界”。可喜的是,在榕江尚能寻找到那些坚守在原生山地部落的匠人,默默守护着一段文脉,期待未来的复兴,还有一些新加入的文化创意力量,直面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局,在更新迭变的生活里探寻新的生机。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词人叶梦得眼中的宋代市井生活。很多现代人推崇宋代生活,其实未必真的知道宋代生活是什么样子。而在贵族侗寨,“凡有鼓楼处,皆能唱侗歌”却是真实的生活图景。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侗家人则说:“饭养身,歌养心。”将唱歌上升到了和吃饭一个高度,肉与饭只是为了果腹,竹与歌则关乎美与精神。
说起侗族大歌,便不能不提榕江的宰荡。宰荡的鼓楼还保存完好,黄昏,乡村歌师坐在鼓楼前唱起歌,歌声就像是集结号,在一旁玩耍的孩子们突然都安静下来,默默聚集到歌师身边。孩子们一张嘴,我就震惊了,终于明白什么叫天籁之音!
宰荡的歌师名叫胡官美,她在鼓楼斜对角开了一家小卖部,每天晚饭过后,寨里的孩子会自发聚集到这里,胡官美会义务教他们唱歌。这个传统始于四十年前胡官美刚嫁到宰荡的那一年,胡官美的老家是距离宰荡12千米的从江县五架村,她和爱人杨胜锦在五架与宰荡两个村寨举行的一次“行歌坐月”活动中相识。“行歌坐月”是侗寨的一种风俗,即一个村寨的男女青年会经常按约定到另一个村寨做客,届时会举办赛芦笙和对歌。胡官美和杨胜锦都是各自寨子里最有名的歌手,他们整整对了3天的歌,因此结下良缘。
如今宰荡的鼓楼里每天都要接待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喝一碗别具一格的拦门酒,品一曲惊为天籁的侗族大歌,到歌师家听一堂课,再吃一席侗家长桌宴,已经成为到宰荡旅行的必要流程。
赖蕾是榕江的侗族织娘,据说某世界頂级奢侈品牌觉得她做的侗布很好,想拿来做包,而几位设计师来到赖蕾的侗布作坊后却开始指手划脚,让她改变工艺,赖蕾直接怼了回去:“侗布有它自己的脾气,你们应该根据侗布的特点来设计包,而不是让侗布改头换面变成你们的面料。”赖蕾失去了与这个品牌合作的机会,但她的侗布保持了纯正的侗族风情,成为卓尔不群的代名词。
三宝新寨和三宝侗寨相隔大约百米,呈现出中国人熟悉的新农村的景象:一条宽阔的街道,两边是整齐划一的新屋,特别的是,这些新屋是全木质结构的。赖蕾的手工布作坊就在新寨门口一栋崭新的木楼里,在门口就能听到织机的声响。正对门口的木织机前坐着一位身穿蓝色侗衣、盘着发髻的老妇人,织机对面的木床上睡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黄昏时分,赖蕾回到侗寨,她和我想象中温婉的织娘形象完全不同,很有笑傲江湖的侠女派头。聊得兴起时,她放下酒杯张嘴便唱。她说:“一个标准的侗家女子不仅要织得一手好布,还要有一副好歌喉,更要酿得一坛子好酒。”赖蕾出品的土布之所以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除了是纯手工制造,也得益于这些原料——布匹染色用的都是果皮、中药、树根皮等纯草木染料,正好符合当下都市人追求自然的心理。
前两年有设计师和赖蕾合作,用她提供的土布制作时装亮相巴黎时装周时引起轰动,这也更加坚定了赖蕾的信心:将自己的工艺和创意进行到底,绝不被时尚大牌收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签,这些标签可能成为游客观光的噱头、学者的研究对象或是艺术家灵感的来源,而对于侗族人来说,它们就是与生俱来的生活的一部分。当这种生活元素被观光、研究、异化,很容易慢慢失去原来的模样,甚至迷失方向,此时游客、学者、艺术家们可以轻松地转头离开,当地人却不能。抵御这种迷失,正是赖蕾倔强坚守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