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我用一双手接你回人间

2019-10-08 06:13陌陌
学生天地·初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吴孟超肝胆外科

陌陌

1922年夏天,吴孟超出生于我国福建省闽清县。因为家境贫寒,在他三岁时父亲就背井离乡去马来西亚谋生。两年后吴孟超和妈妈也来到了马来西亚,小小的他就开始学着帮家里舂米、割橡胶。父母尝够了没有文化的苦,立志再穷也要让他读书。于是,上午割胶下午上学的生活吴孟超一过就是12年。他读书非常刻苦,成绩一直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与此同时,他的割胶刀也玩得出神入化。他曾幽默地说:“这就是最早的手术训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孟超深受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初中毕业时,他呼吁同学们把毕业聚餐费捐给了国内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不久,他们竟然收到了毛主席发来的感谢电报。那封电报像烧红的烙铁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1940年春天,吴孟超与几个同学一起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他们一路车船颠簸,途经新加坡、越南,从昆明入境。到达云南后,由于战争封锁到不了延安,他只好在昆明继续求学读书。1943年秋天,吴孟超考入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成为当时享有“中国外科之父”之名的裘法祖的学生。

1956年5月,吴孟超如愿入伍。1958年,裘法祖受聘为我国第二军医大学的兼职教授,吴孟超再次成为他的学生。在裘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吴孟超的手术水平大大提升。有一天,裘老师对他说:“肝脏外科目前很薄弱,我国又是肝脏疾病的高发国家,如果你有决心,可以朝这个方向发展。”1958年,吴孟超的从医路拉开了向肝胆外科进军的序幕。

有一次,一个外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傲慢地说:“中国的肝脏外科想要赶上世界水平,最少得二三十年。”“世界肝脏外科界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一向不服输的吴孟超连夜写报告,希望成立肝脏外科攻关小组。医院党委很快批准了吴孟超、张晓华、胡宏楷的三人攻关小组,由吴孟超担任组长。三个执着的年轻人在简易的实验室里反复研究,反复实验,没日没夜地摸索了两个多月后,终于做出了第一个有用的肝脏腐蚀标本。

1960年年初,吴孟超代表三人小组报告了研究成果——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这个理论是肝脏解剖学的新见解,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是当时我国肝脏解剖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紧接着吴孟超又发现了能减轻病人痛苦的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没隔多久,他又成功完成了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成为当时世界外科界的奇迹!

1979年9月,在第二十八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上,吴孟超代表中国肝脏外科最高水平站在讲台上发言:

“我国从1960年1月至1977年12月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共181例,手术死亡率8.8%,其中有6例已生存10年以上……”吴孟超流利的英语报告就像生命交响曲中最美的乐章,与会专家被这组数字震惊了。报告结束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世界尊重知识和科学,更尊重创造知识和科学的人。

吴孟超在大会上引起的轰动不仅让国外认识到了中国人的智慧、胆魄、意志和能力,还让中国肝脏外科一举成为国际肝脏外科的领先者。吴孟超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国的外科杂志和课堂上,他被称为“国际肝脏外科大师”。

即使有了这样的成就,但在吴孟超的心里病人重于一切。他上班几乎从不迟到,每天准时8点,穿着整洁的白大褂精神抖擞地出现在病人面前。只有一次,他迟到了两分钟,一进门就冲着病人和家属鞠躬并解释:“对不起,临时有急事我迟到了,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我向你们道歉。”每次诊病前,他都要将双手搓暖和,才开始问、触、叩、听四部曲。

吳孟超的“吴氏刀法”享誉中外,但他没有一点架子。每次门诊时他都亲切地与病人拉家常,从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在吴孟超心中,没有什么能取代病人的位置。冬天查房时,他都要嘱咐学生把手捂热后再做触诊。每次做完检查,他都要亲手帮病人把衣服拉好,腰带系好,并把鞋子放在他们脚边。他对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肯把自己交出去的人。当你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有时是有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才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40多年来,吴孟超已先后培养出260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目前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力量,撑起了中国肝胆外科的半壁江山。

2018年,96岁高龄的吴孟超依旧保持着每周门诊、每年约200台手术的惊人工作量。生命有尽头,奋斗无止境。他说:“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正式退休。他说:“虽然退休了,但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猜你喜欢
吴孟超肝胆外科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吴孟超越院士简介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吴孟超院士简介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