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陈爽
摘要:近年来,高等院校改革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研究传统工艺技艺,开展带徒传技等工作,打造独有的地方文创产品特色。结合高职院校技能大师工作室对接地方文化,传承传统技艺,探索出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方法,有利于推动地方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推陈出新、以文化人,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关键词:技能大师工作室;地域文化;品牌化
深入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文化资源“活起来”的重要途径。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在此《意见》中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目标,即力争到2020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1 创新地方文创产品的意义
文化创意产品即文创产品,属于艺术品范畴,是文化的延伸品。通过设计者对某一地方的地域特点、文化资源、民俗风俗等内容的理解与整合,从中提炼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功能、形态、情境、文化等元素,将艺术品的文化元素与产品本身的创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创意产品。
地方文创产品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承载着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及文化传统。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审美等因素,创新文化产品,有利于提升地方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进而为地方的文化发展增添活力。
2 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文创产品设计途径
2.1 结合地域文化定位文创产品设计特色
地域性是地方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重要表现形态。结合地方自身的文化资源与特色,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结合现代设计方法、管理模式,使文创产品设计研发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找到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在当下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发展地方的文创产业有助于扩大文化产业的空间,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融合,使文创设计形成品牌化,进行文化资源优化配置。
2.2 依托大师工作室推进文创产品设计研发
高职院校中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核心任务是人才的培养和技艺的传承,建立集文化研究、艺术创作、研发生产、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文创产品设计机构,实现大师工作室的研究、教育、生产功能,创造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同时,大师工作室还担负文化创新的职能。依托技能大师与高校教师合作,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在文创产品研发中注重文化的创新,将技艺传承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开发适合新的市场环境、新的审美标准的文化产品。
技能大师工作室将手工技能传承与现代高校教育资源相结合,与现代艺术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以市场机制带动教学活动,制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过程,既从事工艺生产也开展艺术研究,建立品牌效应。将大师工作室教育教学资源作为文创产品设计研发的主要优势,根据市场消费结构开发迎合各消费层次的创意产品,贴近大众需求,高、中、低兼顾。结合现代设计思维方法,融入新形式、新材料、新方法,开展符合当下消费群体审美标准、潮流风尚的新时期手工艺文化产品,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和传统美学,打造大师工作室文创产品孵化基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力求突破固有生产模式和思维方法,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多元设计元素,使文创研究服务大众、贴近大众,成为活在当下的艺术。
2.3 适应市场规律实现文创设计品牌化
依托大师工作室承接市场订单,建立品牌效应。大师工作室文创产品设计同时借助现代设计市场和现代艺术市场,把握当下审美潮流,开展文化创新的同时将手工艺文化向青年群体渗透。以市场机制带动设计研发,一方面提高传承与创新的原动力,提供设计生产的物质保障,另一方法通过市场营销对手工艺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以大师技能作为文创资源进行资源再生,以文化创造文化。因大师工作室往往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备天然标志性,极易形成品牌特征。一方面,文创产品设计品牌化是建立产品形象,保证产品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品牌化是实现文创产品在市场环境中能够顺利、快速、健康发展与推广的最佳途径。想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不断推陈出新,对市场进行定期维护,这为工作室健康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原动力。
3 大师工作室创新文创产品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 文化创新的适度发展
文创研究又需避免盲目开发,避免开发中的零散化、拼凑化,不能偏离大师工作室技能核心,而是在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合理开发、适度开发,讲求继承与发展并存,做到选择性开发。这种选择性可以是新材料的尝试、也可以是新形式的突破或是应用领域的扩展,将技能核心抽象为文化符号。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注意区分哪些部分需要保护性传承,哪些部分可以引入新的设计元素,以研究的态度对待传统工艺。盲目创新、偏离技术核心也就失去了大师工作室的创作灵魂,文创产品很难形成自身特色,也同时丢失了天然的文化特色优势。
3.2 激发创作主体的积极性
除按工作室管理规定支付技能大师工作酬劳外,对其他高校教师、参与学生也应给予相应的课时量、学分及相关物质奖励,如承接订单产生经济价值还应按比例分发工资,提高创作主体的积极性,以便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从事手工生产和文化创意研究中。避免将工作室建设与教师待遇,学生成绩相脱离,一切皆靠教师义务与学生兴趣,使工作室建设发展受到很大阻碍,文化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同时,学校应进行市场引导,帮助大师工作室打开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引进社会文化力量,实现工作室在整体环境中发展的独立化而非孤立化。大师工作室技能传承与创新,需发挥院校监管职能、提供扶持政策、协助市场建立,为参与工作室建设的教师、学员提供合理待遇及奖励政策,提高创作主体的积极性。
大师工作室文创产品开发对传承传统技艺,传播地域文化,丰富文化产品表现形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结合现代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文化研究、艺术创作、研发生产、人才培养。在把握大师工作室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合理开发、适度开发,讲求继承与发展并存,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开发适合当下市场环境、审美标准的文化产品。
参考文献:
[1] 黄江平、程珊珊、谢灵君.民俗文本化产业论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7
[2] 黄琴. 文化创意产业视阈下高职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模式的实证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唐山市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探索地方文创产品创新设计途径”(编号:TSSKL2019-02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