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2019-10-08 07:56余利民
时代金融 2019年19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余利民

摘要:包容性发展的概念提出由来已久,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作模式渐趋成熟。如何针对当下的包容性增长背景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是我国未来普惠金融政策发展的重点。本文介绍我国当前的包容性增长发展现状,从包容性增长与普惠金融的关系着手,分析当前包容性增长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以及需要重点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普惠金融 发展战略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是在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1]。最初,包容性增长的含义是指: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给予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够给最弱势的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2]。通俗地说,包容性增长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涵盖所有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让尽可能多的人群受益。

一、包容性增长的背景

我国对包容性增长的正式实践始于2011年,距今也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3]。在此之前,我国也在不断地尝试类似概念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的金融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国家也对包容性增长的课题越来越重视,相关政策的推行与支持力度越来越大。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守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这表明国家将进一步落实包容性增长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并且将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和谐小康社会。

当前包容性增长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4]。因此,除对应的金融制度之外,相应的政府职能单位、政策制度等也需转变观念、改变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向广大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倾斜,建设和谐社会。在倡导包容性增长的前提下,也需注意到我国特有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分布不均匀,长期以来在地域上就存在着比较大的贫富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初,努力倡导“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它人其它地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在当时的环境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切实地推动了经济的飞跃,但是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使得农村与城市、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大。其次,我国的产业发展长期以来侧重在第一第二产业上,并且发展极其不均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逐渐发生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也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国家正在谋求各大产业的升级转型,势必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冲击,加大各个区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在包容性增长的背景下,政策以及制度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总的来说,包容性增长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长期目标,当前的政策制度等也积极地向包容性增长靠拢。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长期以来造成的问题,在未来的政策设计与实施上从实际状况出发,循序渐进,不断朝包容性增长的长期目标前进。

二、包容性增长与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政策其实与包容性增长一脉相承。在我国,普惠金融出现在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实践之后,是通过对理论研究并且在现实中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它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理念,普惠金融则是该理念在金融系统中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并且对各个国家践行该理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早在包容性增长理论出现之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在金融等领域进行过类似的实践。归根结底,贫富发展不均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各个国家也一直致力于改善这个问题,包容性增长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发展理论。在该理论提出之后,各个国家对发展不均衡以及弱势群体、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在我国,因特殊的国情以及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包容性增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长期任务,通过实施普惠金融政策等包容性发展策略,可以进一步活化市场,提升中小微企业活力,增加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

目前,普惠金融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

(一)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作为需要盈利的机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自然而然地会向经济发达地区、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倾斜。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或者个人,一方面急需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又欠缺相应的资产、抵押等条件,往往得不到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造成愈加严重的贫富差距,致使有一部分企业或者个人排斥金融機构,对当地的金融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最初的普惠金融措施实践当中,主要采用“小额信贷”或者“微金融”的服务方式,这种方式通常具有慈善性质,或者采用捐助的形式,通常注重被扶持对象的援助,而忽视企业经营的营利性和财务性。这样的结果使得早期进行小额信贷或者从事微金融的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困境,大量倒闭。这并不是在中国进行实践的个案,在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实践并且结果类似。因此,各国总结经验认为小额信贷以及微金融的本质并不是进行慈善性质的援助,真正能够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弱势群体的方式是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援助。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的金融倾斜性政策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执行、援助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财务的盈利性,两者都不能缺少。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惠性金融,也是包容性发展理论在现实中得到真正运用的正确途径。

(二)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

由普惠金融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普惠金融并不是单纯的以资金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弱势群体,而是针对这一部分地区和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政策措施并辅以资金投入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扶持。因此,在执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遵循公平性原则。普惠金融政策重在“普惠”二字,即金融政策的福利以及优惠应当普及到所有的群众中,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弱势群体进行倾斜。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需要一整套的政策来支持,这也是保障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普惠金融政策的发展策略中,公平性原则应当作为其重要的执行基础,确保政策的设计与执行对所有的人群一视同仁,甚至是在部分地区,对一部分特定的人群以及企业有意识的倾斜,使得金融资源的使用门槛降低,对大部分的人群开放,而不是掌握在某一部分的人群手中。这不仅是惠及所有人群的政策,也是加强金融体系活力,使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遵循盈利性原则。在过去的实践中,对弱势群体一昧的进行资金支持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金融机构本身的经营也会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当前的普惠金融政策发展需要注重被扶持企业以及个人的盈利性,即注重放贷资金的盈利性。需要注意的是,追求适当的盈利性与包容性发展理论或者说普惠金融政策的初衷并不违背,反而是对被帮扶地区、企业、个人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正常要求,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和永续的经营。这是我们在实践当中得出的真知,是我们经过惨痛的教训之后得出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则的重要原则。

第三,遵循全面性原则。普惠金融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会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在进行盈利性评估的同时,还需要对产业发展的全民性进行综合评估。普惠金融不仅惠及所有人群,也需覆盖到所有的产业。这有利于刺激当地经济活动的多元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也体现金融服务多层次的覆盖性与全民性。

普惠金融始终强调的是“普”和“惠”,在普惠金融政策的发展策略下,始终抓住这两个核心是包容性发展背景下普惠金融政策发展策略的重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普惠金融政策承自包容性发展理论。在此背景下,我国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普惠金融政策进行实践,并取得了越来越显着的成效。在未来的发展策略中,始终坚持公平性,盈利性以及全面性的原则,是让金融资源惠及普罗大众的重要手段,也是活化金融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贝多广,张锐. 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V36(2):5-12.

[2]刘宏伟. 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J]. 时代金融,2017(33):19-19.

[3]刘婷婷. 普惠金融背景下的金融素养研究[J]. 中国商论,2017(27):38-39.

[4]赵婉铮. 包容性发展和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J]. 江苏科技信息,2017(8):8-9.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发展战略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