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友
摘要 玉米是一种重要粮食和饲料原料,产量仅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本文从良种选择、播前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节水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会东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参考。
关键词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四川会东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028-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玉米是一种禾本科草本植物,营养丰富,籽粒中淀粉占72%,脂肪占4.9%,蛋白质占9.6%。四川省是一个以低山地和丘陵为主的省份,地表起伏较大,平原分布较少,经济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玉米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会东县来说,如何利用现有土壤和气候条件,发挥有限的土地资源,达到产量最大、效益最好,是摆在凉山州农业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总结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选择良种
近20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同省份针对各地地理、水分、气候和土壤条件,推出各自的主导品种。会东县选择玉米品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与会东县当地玉米生产管理水平相适宜[1-2];二是具有较强抗病、抗逆性能;三是与会东县当地降水、土壤条件、热量和地理环境相适应。经筛选,适宜在会东县种植的主推品种有川单21、渝单8号、正红505、中单808、成单30、临奥9号等。
2 播前整地
整地的目的一方面是调节土壤中的水分,为玉米种子的萌发创造土壤条件;另一方面是为玉米生长构造适合的孔隙比例和耕作层。因此,应该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渗透性较好和土质疏松的土壤播种,播前要精细整地,保证土质细碎、平整、松软,为玉米生长创造条件。
3 适时播种
玉米播种时期的确定要考虑多种因素。首先,露地种植气温需要满足玉米生长需求,育苗移栽则可以通过大棚增温措施调节;其次,玉米需水期应安排在雨水最多的时期;第三,考虑当地种植制度、茬口安排和品种特性;第四,玉米与小麦共生期不大于40 d。综合以上因素,玉米适宜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取育苗移栽的可以提前10 d左右,必须使用地膜覆盖育苗。会东县露地春玉米在气温稳定在8~10 ℃时,在土壤耕作表层6~10 cm播种。
4 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密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因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等因素的不同而异。早熟春玉米,生育期相对较短,应适度调大种植密度;植株相对紧凑的品种,适宜密度在6.75万株/hm2左右;直播种植时,密度应控制在6万株/hm2左右[3]。另外,对于雨量相对充足或灌溉条件较好的田块,种植密度可以密一些,反之则稍稀。
5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查苗补苗。出苗期查苗,确保苗全、苗齐和苗壮。二是中耕。结合天气情况,控制好土壤墒情,在土壤墒情不足时做好保墒工作,减少跑墒问题发生;在水分较多时,为了减少土壤内部水分,应该早趟深趟,提高地温,中耕深度控制在35 cm以内。三是适时灌溉。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对水分特别敏感,此期干旱会对玉米穗粒数量和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结合天气进行灌溉。
6 科学施肥
玉米由于植株高,叶片大,需肥量较大。基肥采用速效肥料和迟效肥料、氮肥、磷肥混合施用,施用量占玉米总施肥量的50%左右,施用钾肥300 kg/hm2、尿素225 kg/hm2、磷肥375 kg/hm2和农家肥30 t/hm2等。其中,迟效肥料可以选择堆肥、猪牛粪等农家肥。
为了有助于肥料吸收,确保肥料靠近玉米根系,一般采用条施的方式施用。近年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节约肥料成本,增强肥力,使生长各个时期所需养分得到及时补充。
7 节水灌溉
玉米生长基本上都在高温季节,且植株高大,需水量较多。玉米灌溉首先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然后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以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和节水的目的。一是出苗水,玉米播种后及时浇水,利于玉米出苗发芽;二是攻穗水,灌溉时期在大喇叭口期(7月中下旬);三是攻粒水,灌溉时期在玉米抽穗扬花期(8月中旬)。
8 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穗病的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用75%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兑水喷雾防治,隔7 d噴1次,连续喷施2~3次。黑穗病还可用15%粉锈宁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500拌种防治。螟虫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用20%敌杀死喷于心叶,连续喷2~3次。地老虎防治,可用玉米叶包裹85%敌百虫稀释液放在玉米苗周围诱杀。锈病防治,可用20%粉锈宁粉剂1 300倍液喷雾防治,严重的连续喷2次[4]。
9 参考文献
[1] 刘红英,孙德文.四川省会东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6(9):20-21.
[2] 周琳琇.会东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18-19.
[3] 黄后林.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16(2):26-27.
[4] 孟庆平.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