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生
摘要:目的 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六味地黄合四物汤治疗对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甲氨蝶呤,观察组给予服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ESR、CRP、RF水平及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指数中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合四物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降低ESR、CRP、RF等指标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六味地黄合四物汤;ESR; CRP; RF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8-0036-02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引起关节僵硬、变形,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目前,临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西药治疗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起效慢,不良反应较多,无法真正控制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治疗该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1-2]。本研究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对本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治疗,旨在探讨对ESR、CRP、RF及临床症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44例。对照组男16例,女28例;年龄46-62岁,平均(54.02±3.20)岁;病程1~8 a,平均(4.16±1.06)a。观察组男15例,女29例;年龄45~63岁,平均(54.13±3.18)岁;病程1~9 a,平均(4.20±1.08)a。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②晨僵>1 h(连续>6周);③≥3个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
1.3 排除标准 ①近3个月服用过非甾体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②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③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给予服用甲氨蝶呤(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19),10 mg/次,1周/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服用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减,方剂组成:熟地黄30 g,山萸肉、山药各20 g,茯苓、赤芍、黄芩各15 g,牡丹皮、黃连、菊花、泽泻、川芎、当归各10 g,用水煎服,去渣留汁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均连服3个月。
1.5 评价指标 ①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实验室指标,晨起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魏氏法检测ES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与RF,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②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指标,采用WOMAC指数[4]进行评估,包括关节疼痛程度(5个条目)、僵硬程度(2个条目)、生理功能情况(17个条目)3个方面,每个条目0-4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配对样本t检验用于组内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ESR、CRP、RF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WOMAC指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WOMAC指数中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相关研究报道称,该疾病与遗传、感染、细胞因子、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具有密切联系,以女性为高发人群,常累及关节外多系统,以滑膜炎为主要关节内病变,可破坏骨质、软骨损伤,并累及周围致使关节畸形,引发严重功能性障碍;以血管炎为主要关节外病变,易引发全身系统性疾病及多脏器功能障碍[5]。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进展,减少骨侵蚀的主要原则。
甲氨蝶呤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具有抗炎、抗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但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可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传统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寒胜其热,治疗应以补气益肾、扶正祛邪为原则[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水平、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甲氨蝶呤基础上,服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降低血沉、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六味地黄合四物汤方剂中,熟地具有补血滋阴、益髓添精之效;黄连可泻火燥湿、杀菌解毒;茯苓具有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的作用;山药可健脾固肾;山萸肉具有收涩止汗、补益肝肾的作用;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止血、泻火的功效;赤芍与牡丹皮均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的作用;泽泻可达利水渗湿、通淋泻热之效;野菊花具有疏风平肝、清热解毒的作用;当归可调经止痛、补血活血[7]。中医治疗注重标本兼治、内外兼施,采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较大程度上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的缺陷,而甲氨蝶呤可弥补中药起效慢的不足,因此,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降低不良反应[8]。
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RF及ESR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鑫,赵琴,邓肇达,等.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进展[J].中国骨伤,2017,30(6):576-580.
[2]饶莉,沈春瑾,石哲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5(2):546-548.
[3]徐丽玲,苏茵.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6,20(1):69-70.
[4]杨志奎,代加楠,曹熙,等.血尿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WOMAC指数变化的影响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1):28-31.
[5]刘欢,杨晓凌.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变[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3):188-190.
[6]周玮,方振玉,柳桂萍,等.两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3):35-37.
[7]宋健,于丽,王文华,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ACCP抗体联合风湿四项RF、ESR、CRP、ASO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77-78.
[8]关春芳,赵海青.采用六味地黄合四物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14):78-79.
(收稿日期: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