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余龙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后,四川散文创作逐渐走向繁茂,四川散文研究同样成就卓著。本文选取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为论题,综合论述它已经取得的成就,及其复合特征。与此同时,还指出了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而为今后的四川散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研究;已有成就;改进方向
相比小说研究、诗歌研究、戏剧研究而言,散文研究向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甚至被视为“弱势研究”。事实上,这种情形自1990年代“散文热”的出现以后,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改观,不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散文批评家,还出现了许多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散文研究著作,“各种观点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研究者争相探讨散文的各方面问题,一时间散文研究大有复兴的兆头。”①四川本地的学者历来高度关注散文创作,尤其是在进入到1990年代以后,每年都会发表许多评论散文的文章。而且四川的研究者们还主动肩负起评介四川散文的重任,为四川散文研究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但是,他们对四川散文所进行的学術建构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进一步研析四川散文的障碍。
一
纵观20世纪中国散文,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散文经历了三次繁荣,分别发生在1930年代、1960年代、199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过后,因为时代精神的号召和文化启蒙的需要,现代散文创作迎来第一次高潮,“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②1960年代迎来又一次现代散文创作高潮,涌现出杨朔、刘白羽、秦牧、吴伯萧等一批散文大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还专门为此开辟了《笔谈散文》专栏。1990年代被誉为“散文的时代”③,散文创作持续升温,“文化散文”“艺术散文”“学者散文”“旅游散文”“军旅散文”“小女人散文”“小男人散文”“新媒体散文”等名目众多的散文类型风起云涌,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散文热”。
与散文创作相似,20世纪散文研究也是几经起伏。进入新时期以后,与备受关注的小说研究、诗歌研究、戏剧研究相比,散文研究吸引到的注意力十分有限,“与20世纪中国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相比,散文就像一只丑小鸭,它远远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甚至有时还备受冷落和歧视,以至于一部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史显得七零八落、混乱模糊。”④难能可贵的是,四川本地的学者们从新时期开始就展示出对散文研究的持续关注,而且在1980年代中期就已经自觉地对四川散文进行学术建构,先后发表了数十篇相关论文。进入到1990年代以后,受益于“散文热”,散文研究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得益于林非、陈剑晖、王兆胜、俞元桂、范培松、南帆、孙绍振、楼肇明、曾绍义、佘树森、刘锡庆、曾焕鹏、李晓虹、傅德岷等一大批学者的辛勤耕耘,散文研究在个案研究、散文史撰写、理论建构、文体辨析等多个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四川学者紧跟时代趋势,每年都会发表散文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有为数不少的篇目谈论四川散文。迈入新纪元之后,尽管“散文热”渐渐退去,散文研究的“热”却依旧延续着,王兆胜的《新时期散文的发展向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徐治平的《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汪文顶的《现代散文构成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黄科安的《现代散文的建构与阐释》(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蔡江珍的《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优秀著作相继问世。四川的批评家继续把散文研究作为一大阵地,不断发表散文评论文章,其中对四川散文(尤其是四川新世纪散文)的评价工作做得愈发细致、厚实。
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四川评论界发表了超过百篇评论四川散文的论文。暂且不谈论文的质量,单从论文的数量来说,就可以窥见四川的研究者们为四川散文的学术建构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更何况其中不乏富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它们能够为四川散文研究带来许许多多新的启示。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将一一详论。
二
谢有顺曾经号召散文批评家舍弃“阐释的架子”,重拾“散文读者”的身份,因为“当代散文界实在是‘批评家太多,‘读者太少了;‘阐释散文的人太多,‘读散文的人太少了。”⑤谢有顺想要强调的并不是散文批评家没有存在价值,或是让散文批评家纯粹地当一个读者,而是在评价散文之前,应当用心去品悟散文家用情感凝结而成的文字,入乎其内、观乎其里,保持了原先的那份“阅读散文的心境”,而不是说出一些看似高深玄妙、实则生硬晦涩的见解。目前四川评论家所发表的谈论四川散文的论文实为不少,可是切中肯綮、引人深思的论文却不是很多。大部分文章满足于较为纯粹的文本细读,或者饰以舶来的文艺理论,抑或在过誉中抬升作品、作家的成就地位,真实的情感、思维的锋芒和智慧的辉光都略显不足。正因为没有真正进入到文本深处,也没有将文本与自身的生命体验有效连接起来,所以文字就会稍显平淡,未能将散文的魅力完全展示出来。
“真情实感论”由林非在1980年代提出,他认为散文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⑥,主要依靠真情实感来感动读者。正如1950年代杨朔提出的“散文诗化论”、1960年代萧云儒提出的“形散神不散论”,“真情实感论”同样曾经一度被奉为散文创作的圭臬,但后来饱受批评,比如孙绍振认为“真情实感论”有“十大漏洞”⑦。就当下而言,“真情实感论”其实仍有借鉴意义。不仅散文写作必须有真情实感,散文研究也得如此,缺少真实感受的散文研究只能是僵化、生硬的文字堆砌工程。之所以会缺少真实感受,或者说是没有将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之一可能是论者把散文研究想得过于简单,以为只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结合作者生平谈谈其散文创作的某些特质,拼接一些流行的理论词汇,如是这般便能凑成一篇比较像样的散文评论文章。事实绝非如此。《文化自觉与地方史写作》(《当代文坛》2017年第2期)运用文学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随笔集《桥滩记》,运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使得全文颇具理论深度,然而该文的真正成功之处在于将文学人类学理论跟精到细致的文本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挪用西方理论,由此得出的感受和结论才更有启发性和共鸣性。
实际上,散文研究有着很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只有经过一整套规范、细致的操作流程以及長期的学养积累和情感沉淀才有可能孕育出好的批评文章。这就涉及到散文研究者“涵养心性不足”的问题,“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是,散文与人的境界、品味、心态、灵性、趣味最为接近,很难想象一个感情虚假、心情浮躁、功名心重、目中无人的人能成为优秀的散文家和好的散文研究者。”⑧散文研究的特殊性在于,它更加注重研究者的涵养心性,而将自身的真实感受投射到研究对象之上是散文研究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不是出自对残疾人作家的尊重和敬佩,邓利很难写出《残疾人作家论》(《当代文坛》2017年第1期)这样饱含情感热度的论文。选择以四川残疾人作家为选题,邓利也曾有过种种顾虑和自我怀疑,但是为了传播残疾人作家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论者还是选择开垦这一片处女地。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四川残疾人作家在生活苦难面前仍旧坚守文学创作的激赏之情,其中对王小泗、李仁芹、张百正等人的散文创作的剖析,成功深入到了文本之中,成为四川当代散文研究的独特收获。
三
曾绍义在1990年代高声疾呼“散文不能缺钙”,散文的“钙”是指“思想冲力”,而“散文缺钙”指的是“感情苍白、思想贫乏的‘快餐式‘作品的泛滥,造成原本能给人染情益智的散文艺术距离读者越来越远,而终被弃之”⑨,这是很有见地的。不单是散文不能缺“钙”,散文研究同样不能缺“钙”,否则也会得感情苍白和思想贫乏的“软骨症”。散文研究的思想冲力往往体现在批判的锋芒上,也就是说,散文批评家不仅要剖析散文作品的妙处和优长,还应当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陷,这样才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作品,才能孕育出富有思想冲力的散文批评文字。就四川评论家公开发表的评论四川散文的文章而言,之所以有一部分让人觉得缺少思想性,至少有两点原因:一是生搬硬套西方文艺理论,用专业术语图解文本;二是受制于多种现实因素,缺少批判性思维。
因为缺少深刻而锐利的思想,所以对西方文艺理论有着比较深的依赖。《新世纪散文镜像中的四川符号》(《当代文坛》2017年第6期)借用了“镜像”“符号”“叙事”等西方理论,看似内容厚重,实则只是分析了四川新世纪散文在乡土、文化、历史三种叙事类型方面的美学质感,简要概括代表性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尚未让人品味到四川散文的魅力,便急于给出赞扬式的论断。尽管最后论者也承认跟中国当代散文经典相比仍旧存在差距,但是他并没有正面谈论四川新世纪散文创作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试图用理论的绸缎来掩盖思想的不足,这是当下散文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民族书写与散文异质化的追求》(《当代文坛》2017年第4期)一文在理论阐释与文本解读的结合上做得不错。在将立论的理论背景交代清楚以后,陈剑晖很少再使用艰深的理论术语,可是在逻辑缜密的论述和富有创见的文本解读中,又分明让人感受到了散文理论家的品格。陈剑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陈霁的散文“略显匆忙”,目前还不能真正做到“沉下心来”,这种批评其实是比较严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⑩,如果陈霁不能沉下心来选择删芟、细细推敲,那么他的散文离“完美的状态”相去甚远,很可能沦为“普通一般的散文”,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陈剑晖用平和、宽容的论证,切中肯綮地解剖出陈霁散文创作的症结,这样的评论文章不仅有益于其他学者的散文研究,也有助于作家的散文创作。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会缺少批判性思维,或者说是没有能在论文中将这一点表现出来,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论者没有直面研究对象的问题,误将散文研究与人情世故混杂在一起。当然,这一点确实很难被彻底摒除。王开志与白林相识多年,私交甚笃,因而他在《守护心灵的家园——白林散文随笔集九寨缘读后》(《当代文坛》2016年第4期)里,基本上都在赞扬白林的牺牲精神和担当意识,对作品的阐释则显得不够细致。周闻道(即周仲明)是四川当代散文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打开另一扇心窗》(邓芳)、《在诗意中展示个性思考》(傅恒)、《心灵页面的诗意浏览》(半夏)、《追寻川南风物的灵魂》(张叹凤)、《艺术发现之美》(曾绍义)、《现实彼岸与理想彼岸的哲思》(干天全)、《内在生活的探寻者与构筑者》(向宝云)等论文从不同角度评判其散文创作。也许是因为周闻道之于四川散文的重要地位,又或许是因为周闻道的特殊身份,以上论文里似乎只有《内在生活的探寻者与构筑者》一篇谈论了周闻道散文的思想局限性,其他论文基本上都在品析周闻道散文的闪光点,几乎没有谈到周闻道散文的不足。
文学研究的存在价值,不仅是要帮助读者鉴赏作品,还要推进已有的认知水平,而不是单单“为了阅读艺术服务”,因为文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识见和判断的体系”11。文学研究是如此,散文研究也是如此。如果只是进行单纯的文本解读或一味的肯定赞扬,那么这种研究何以融入自身的独特思考与看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进研究现状?又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呢?显而易见,散文研究不只是为读者服务,更不专为作者服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超越世俗牵绊、只为求真求知的崇高事业。散文批评家需要树立强大的自信,养成健全的人格,创作与研究是地位平等而又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散文批评家应当有足够的信心来针砭散文作家的问题。有些论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何永康在文坛出名甚早,而且在四川省散文学会担任要职,但是任军在《论何永康从青春抒怀到中年逸致的创作嬗变》(《当代文坛》2017年第1期)里没有对何永康的散文创作对一味夸赞,而是直接指出其缺点,没有丝毫的避讳。任军用了全文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专门谈论这一点,这样的审视既需要批评家的眼光,也需要一定的勇气。
四
如同散文文体一样,散文体裁也一直饱受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散文是自由的写作,以“散”为精髓,小品、随笔、杂感、序跋、日记、游记、书信、悼文、回忆录、报告文学、传记文学、风土人物志等都可以被称为散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12另一种观点认为散文是限制的写作,提出“文体净化论”,认为只有“艺术散文”(或“美文”)才是散文。这两种观点都有些极端。散文体裁确实极难把握,历来争议不断,但是散文研究的成熟必须伴随着散文体裁意识的成熟。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散文体裁进行了讨论,其中笔者比较认同李晓虹的说法。李晓虹提出了“广义散文”和“狭义散文”的区分方法,“广义散文”包含杂文、政论、学术小品、序跋、回忆录、人物特写、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狭义散文”则包括小品、随笔、游记、日记、书信13。笔者更倾向于采取“狭义散文”的限定,但是主张把杂文也纳入其中,即本文所说的“散文”包括小品、杂文、随笔、游记、日记、书信等体裁,而“四川散文”是指由出生在四川或在四川生活过的作家所创作出来的,以四川当地风土人情为题材的小品、杂文、随笔、游记、日记、书信等作品。另外,本文暂不讨论散文诗。
散文体裁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少见到四川学者发表专门谈论四川散文体裁的论文,绝大多数论者都没有区分散文的不同体裁。“散文”(冯源《石英散文创作散论》)、“报告文学”(倪锡文《浓墨重彩写新人》)、“游记”(傅德岷《美在巴山蜀水间》)、“随笔”(刘敏《疼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散文诗”(蒋登科《歌唱人生也歌唱美》)、“乡土美食散文”(徐康《美食美文,何其美哉》)、“生态散文”(王锐《坦诚与敏感》)等称谓都在四川学者的论文中出现过,却没有人仔细辨析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有人曾经讨论过散文文体(杨清发、赵良杰《现代品质的追求与文体构建的实践》),却没人讨论散文体裁,这一点令人感到困惑,因为对散文体裁的讨论自新时期以来一直是散文研究领域绕不开的重要问题。
散文体裁讨论的缺失,折射出论者的理论建构意识不强;除此之外,在地域散文论上四川学术界以微观考察居多、缺少宏观把握,同样反映出这个问题。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现代散文研究》对四川现代散文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归纳14,却尚未有人对四川当代散文进行类似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整理工作。就四川学者评论新时期以来四川散文的论文而言,绝大多数都围绕单个作家或单部作品展开,其中对巴金、周闻道、陈霁、王敦贤、张怀理、伍松乔、张放、洁尘、李致、石英、意西泽仁等作家的研究尤为突出,《随想录》《点击心灵》《何处是故乡》《醉空山》等作品被反复探讨。个案研究和微观考察有助于以点带面地呈现四川散文的创作实绩和大体轮廓,但是缺少理论性和总括性,不能让人直观地了解到四川散文的整体面貌,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遗憾。
《在稳定而坚定前行中的掘进和扬升》(《当代文坛》2016年第6期)着眼于近年来四川散文的创作实绩及其不足,分析近年来四川散文得以发展的原因,看似只谈到了近年来的四川散文,实则对新时期以来的四川散文都做出了一定的价值判断。《变化·大爱·大美》(《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10期)概览四川散文作家在新世纪发表的优秀散文作品,认为从中可以看到四川散文作家推陈出新的创作自信和锐气。《表现独特人生的蓓蕾》(《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的研究视角很独特,该文以少数民族文化意识和价值判断的视野,深入考察四川新时期少数民族散文的异质性及其成因,弥补了四川散文研究的一项空白。此外,《新世纪散文镜像中的四川符号》(冯源)、《回避、顺应与回击》(曹家治)、《生活 真情 哲理》(晓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四川散文进行了整体观照。可惜的是,類似的论文太少,使得四川学者对四川散文的学术建构略显单薄。一般认为,当代散文研究应当把散文放置在整体性的历史语境之中考察其生成机制、文学成就及其不足之处,而地域散文整体论(即主要从整体上对地域散文进行宏观考察)无疑是进行当代散文研究的行之有效的一条路径。国内早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地域散文整体论的工作,例如梁向阳在专著《当代散文流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里分别考察了西北散文和陕北散文,试图厘清它们的创作特色和历史地位;《中国当代散文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不仅谈论了东北散文、西北散文、江苏散文、岭南散文,而且大部分篇幅都在论述福建散文(尤其是漳州散文)的创作成就。《群体散文话语的艺术建构》(晓原)一文明显表现出这方面的努力,但是四川学术界为地域散文整体论所做的工作实在太少。
五
尽管四川学者发表的评论四川散文的论文为数不少,然而真正优秀的散文评论家却不是很多。缺少优秀的散文评论家不仅是四川散文研究存在的问题,还是中国散文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散文研究的首要困境是研究队伍的薄弱。除了少数研究者专心于散文基地,更多的则是来‘客串一把,至多也是作为研究的一个方面。还有的研究者在取得了巨大成就后有所转向。如果从文体角度说,散文的研究队伍中‘散兵游勇最多。”15
毋庸讳言,四川本地的散文评论家确实比较缺乏,四川并非没有好的散文批评家,但是因为数量不够,使得四川的散文研究滞后于散文创作,其中以周闻道为首的“在场主义散文流派”最具代表性。“在场主义散文流派”诞生已将近十年,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引起了孙绍振、丁帆、陈思和、南帆等中国著名散文批评家的关注,却没有引起四川散文评论家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四川学者也在关注“在场主义散文流派”,陆续发表过一些专题论文,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足以匹配“在场主义散文流派”所取得的创作成绩。例如《谁来为散文观念的缺失命名——“在场主义”散文理论的价值》(《艺术广角》2010年第2期)一文将“在场主义”散文放置于中国当代散文史的宏大语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尝试着梳理“在场主义”散文的缘由、价值和局限。《如其所是地接近真相:在场主义散文三论》(《东吴学术》2017年第1期)从文化史与思想史意义、“在场”与“载道”的词义辨析、实际写作的难度三个方面进一步探析“在场主义”散文的真实面貌。《在场主义散文现象论》(《求索》2009年第7期)从场域背景、理论建构和具体实践等多个方面,重新认识“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史地位。跟“在场主义散文流派”所取得的创作实绩相比,四川散文评论家所做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不仅论文的数量不够多,而且论文的质量似乎也有待提高——这些论文大多以印象感悟式的文本细读为主,理论性和创新性相对不足。连“在场主义散文流派”都是如此遭遇,四川的其他散文创作的研究情况可想而知。
尽管四川学者发表了不少的评论四川散文的论文,但是从整体上说,四川推出的优秀的四川散文评论家还远远不够。自新时期以来,四川实际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富有实力的散文评论家,例如曾绍义、张放(即张叹凤)、冯源、靳明全、干天全、廖全京、向荣、曹家治、范昌灼、何开四、黎风、傅德岷、王开志、冯学全、蒋登科等。但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始终坚守在散文研究阵地上,而且很多学者已然老去,中青代学者又尚未成长起来,使得本来就不十分壮大的四川散文研究群体迎来日益凸显出来的人才断层危机。
在1990年代的“散文热”渐渐退去以后,相比其他文学体裁的研究,从事散文研究可能需要更多的学术热情和志业勇气。总体而言,四川评论界对四川散文的学术建构确实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实绩,从多个方面深化和拓展了既有的四川散文研究格局。但是,其中所存在的诸种问题不能被忽视,强化自身情感的映射、加强批判性思维、积极进行散文理论建构、注重培养散文评论家应当成为今后的努力方向。
注释:
①王兆胜:《文学的命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②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载《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2页。
③陈剑晖:《现代批评视野与诗性散文理论建构》,《文艺争鸣》2011年第3期。
④王兆胜:《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⑤谢有顺:《散文的常道》,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8页。
⑥林非:《散文創作的昨天和明天》,《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
⑦孙绍振:《审美、审丑与审智:百年散文理论探微与经典重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9页。
⑧15王兆胜:《当前散文研究的瓶颈与突破——兼论陈剑晖的散文理论建构》,载《诗性想象:百年散文理论体系与文化话语建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01-302页,第301页。
⑨曾绍义:《走向崇高——中国散文发展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8页。
⑩梁实秋:《论散文》,《新月》1928年第1卷第8号。
11[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页。
12鲁迅:《怎么写——夜记之一》,载《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3李晓虹:《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海天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14潘秋平:《四川现代散文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5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73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