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社会需求趋向精准,供需矛盾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考验。高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创新就业指导方法,实施“八心”工程,创建大学生就业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就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200-02
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本科高校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按照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要求,本着“内抓提升、外拓市场”的原则,落实“早起步、早准备、早动手”策略,突出目标导向,精准“一生一策”,深入分析就业形势,以钉子精神落实“八心”工程,帮助青年学生系好大学的最后一粒扣子。
一、强化领导,增强工作实效,用心
高校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学生“灵魂引领、成长助力、就业关怀”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坚持就业工作 “一把手”工程,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就业工作推进小组,完善了《就业工作实施意见》。以就业办公室为主体,综合办公室、教学办公室和各教研室紧密合作,辅导员和班主任责任落实到每个班级,并由就业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督促就业工作,努力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推动就业的就业工作“全员化”新格局。
二、规范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悉心
做好毕业生服务日常工作,认真统计核查畢业生生源信息;按时做好毕业生就业方案;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相关材料,及时整理毕业生档案;严格执行“公平、公开、择优”的原则。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挑选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就业班长和宿舍就业信息员,形成能够迅速传播信息的线下网络。在工作中认真做到明确任务,层层抓落实,上下认识到位,建立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协同推进,拓宽就业渠道,入心
校友资源是母校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高校应积极邀请行业知名校友参加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举行事迹报告会等,把校友的先进事迹、成长经历、社会影响力等作为生动的案例,教育和启发学生。高校要利用校友数量多,分布广,大力促进以校友招聘校友模式,形成校友带动就业常态机制。
四、树立典型,就业创业联动,恒心
近年来,在国家“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浪潮下,高校要鼓励创新,帮扶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创业形成联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工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科技协会为依托,以大众性科普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为基础,以“挑战杯”“互联网+”系列竞赛为龙头,以学科竞赛为重点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开展创新创业就业论坛,从就业创业政策、形势、择业创业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给予指导,增强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信心,进而开辟就业新渠道。
五、增强指导,促进职业规划,贴心
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国家需要、社会期望、优势专业使命和个人生涯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依托,加强引导和规划,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的学业、毕业前的就业、毕业后的职业以及一生追求的事业之间的关系,统筹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协同工作机制。在毕业生中开展问卷调研,了解学生考研和就业的倾向以及就业态度、就业地域、就业薪酬方面的需求,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要积极引领在学生当中形成“仰望星空不忘脚踏实地”的毕业生就业文化。
六、加强关怀,调适就业心理,爱心
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高校应从政策上关心爱护,重点帮扶;教师从心理和政策等方面入手,通过一对一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了解每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就业意向,使学生能更加了解自身需要和就业形势,对自己和环境有更明确的定位,增强就业自主性和准确性。另外,充分发挥导师、班主任、学生党员和干部的作用,开展结对帮扶,增强其就业能力。
七、突出特色,开展离校教育,暖心
高校应举办座谈会倾听毕业生心声,关心毕业生未来去向,帮助毕业生解决困难。毕业离校之际,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毕业生们送上美好的祝福:设计并赠送以母校特色为元素毕业生文化衫,承载了学子们对大学生活和青春的回忆,寄托了广大毕业生对母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定制以母校为主元素的名片夹和明片、制作毕业生专刊;开展以“感恩六月,情系母校 ”为主题的记录活动,广泛征集各位同学“在大学生涯中最感动瞬间的照片和文字”来记录大学生涯中的难忘和感动时刻。
八、与时俱进,拓展网络育人,倾心
传统的网站宣传、单页宣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信息获取,根据新时代学生智能手机普及和使用规律,线上开辟专门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打造“互联网+校园招聘”新模式,研发搭建更为便捷的就业工作系统,方便毕业生手机端查询信息、登记信息、寻求服务等。改进后的就业工作模式保证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硕.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 2017:166.
[2]芮晓雯.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创新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作者 简介:
曲明(1989-),男,山东潍坊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