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莹
摘要:随着地铁系统的飞速发展与更人性化的导视系统设计需求的提出,地铁站空间旧有的导视系统设计的不足逐渐暴露显现。文章明确了通用色彩的概念,通过分析色觉异常人群与高龄者色觉特征,结合实际事例,归纳出中l性色、优势色等通用色彩以及通用色彩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的设计策略,为今后的地铁导视通用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
关键词:通用色彩 地铁 导视系统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9-0035-03
引言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日渐膨胀,城市交通出行的压力愈渐增加,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缓解了大部分的交通压力。在地铁的发展中,地铁站公共空间的导视系统是与乘客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然而,信息量的大量增加,在给乘客提供指示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信息传达的混乱,旧有的导视系统设计无法承担信息量增加的压力。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带动的社会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下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社会各界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帮助日益提升。如何结合实际空间,做出照顾到更广泛人群的身体情况与心理感受到“平等”地铁导视设计,是值得广大设计者们思索与讨论的。文章主要针对地铁导视系统中的色彩部分,以通用色彩理论为基础,结合地铁线路中导视系统色彩设计的实际案例,通过对各类色觉人群的色觉特征进行分析,归纳了地铁导视设计中合适的色彩选择范围与优势色彩搭配,得出通用色彩在地铁导视系统中的设计策略。将通用设计与导视设计相结合,可以让各类人群在地铁空间中有效接收与辨识需要的信息,真正从“无障碍设计”发展到“通用设计”。
一、什么是通用色彩
“通用色彩”一词是由“通用设计”的概念引申而来,可以说“通用色彩”是“通用设计”概念中的一部分,该词最早是由日本的民间团体CUDO(Color Universal Design Organization)所提出,旨在设计中选用色觉障碍者与正常人分辨效果一致的色彩,是针对色觉障碍和白内障所作的设计辅助。要理解“通用色彩”的概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通用设计”。“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是由无障碍设计概念发展而来,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设计师罗纳德麦斯(Ronald LMas)提出并开始在设计中开始使用这一概念,指的是设计任何产品、建筑、空间、用品,都尽最大可能考虑所有使用者能力的设计,无需考虑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是能使更多的人受益的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建筑设计,这种设计给人以美感,并便于人们的使用,即无需做出修改或专门的设计而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Design for All)。因此,从通用设计理论看来,色彩的通用设计就是在满足正常辨色人群需求的同時,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色觉障碍人群用色需求的设计,通过改善设计中的色彩选择与搭配以及环境中的光线影响,使不同色觉能力者都可清晰辨识与准确的接收信息,并且要做到舒适美观。色觉障碍人群视野中的色彩与正常人有部分不同,而如今大环境中现有的各类色彩设计多为面向色觉正常人需求的设计,对于色觉异常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虽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感,色彩的通用设计能很好地改善现有色彩设计中的不足。
二、通用色彩与地铁导视系统的关系
众所周知,现代化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到现在,地铁已经成为多数人出行方式的首选,地铁导视系统是地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导视系统的表现形式很多,按照功能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以区别为目的,标明何种场所或功能的“识别类标识”,即表示这里是何地点,如卫生间、办公区等;二是文字较多,需要加以说明的“说明类标识”,一般为更加准确地解释地铁站内路面信息与站外设施;三是引导方向与路线的“方向类标识”,主要通过指示箭头等引导信息指出通往路线与通行目的地,如路标、看板等;四是表达禁止、提醒与警告信息的“警示类标识”,标注说明需要警觉与特殊告知的位置与信息。一个完整的导视系统一般由色彩、文字和图形组成,色彩是导视系统的要素之一,据资料显示,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最初的时间内,色彩感觉占80%,可以说色彩在整个导视系统设计中是最先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即为首先被注意到的要素,其次才是图形和文字。色彩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并且影响人的情绪,例如色彩的冷暖、有关色彩的联想等。地铁作为地下空间也具有很大的缺陷,当人处在一个巨大、复杂、密闭的地铁空间中时,方向感和时间感会相对减弱。其次地铁空间中缺乏自然光线,全部依靠人为光源,由于地铁空间的特殊性,容易导致人们产生心理的压抑感,尤其是特殊人群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当乘客进入地铁站时,第一时间分辨出正确的方向与路线是首要任务,同时还需照顾乘客的情绪,并且这一举动是持续性的,直到乘客走出地铁站为止。在实际环境中,正确的色彩使用可以帮助乘客缓解寻路需求与心理需求,色彩与地铁导视系统是结合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前面所归纳的地铁导视系统中“方向类标识”与“警示类标识”,一般都会采用图形与色彩的形式来表现,尤其是“警示类标识”的设计会更注重色彩的应用。目前国内大部分对地铁空间色彩的研究多为地铁空间装饰色彩,为地铁美观而设计,而关注特殊人群的导视系统色彩通用设计研究很少。对于特殊人群来说,导视系统中没有采用通用色彩,会造成信息传达的混乱,乘客接收有效信息的过程会变得困难,所以完善的导视系统通用色彩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三、受众人群主要特点以及地铁导视系统色彩设计现状
(一)色觉异常人群
据统计,北京地铁的客流量全年可达40多亿人次,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地铁作为服务于“人”的公共交通,应该以“人”为主旨,考虑各方面人群的需求,协调好人与地铁环境的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开的资料显示,全世界约有2亿人有色觉障碍问题,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色觉异常分为:1)红色盲,红色弱,该类人群无法分辨红色或含有红色的色彩,并且对绿色的感知也会变弱;2)绿色盲,绿色色弱,该类人群无法分辨绿色或含有绿色的色彩,并且所看到的颜色的亮度也会减轻。在色盲的种类中红色盲与绿色盲为最常见的色盲类型,并且男性患者的比例要高于女性患者;3)蓝色盲,这是非常罕见的色盲种类,该类人群无法分辨蓝色与黄色,但可以分辨红色与绿色,所占比例仅有约0.03%;4)全色盲,全色弱,该类人群只能分辨黑色与白色,可以分辨光的明暗,分辨不出其他颜色,属于无色彩视觉,其所占比例更少,只有约0.001%。色彩视觉理论的四色学说表明,人可以看到六种基色,即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白色和黑色,色盲人群主要表现为患者完全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某种色彩或全部色彩;5)色弱是指可以分辨色彩但是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较弱的人群,可以算作轻度色盲人群。色弱人群对色光的感知能力较差,对色彩的感知力会受到环境中光线的影响。在光线强的环境中,色弱人群的辨色能力与常人几乎没有差别,而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他们的辨色程度基本接近于色盲人群,色弱人群可以通过针对性地佩戴有色镜片来矫正色弱现象;表1为各类色盲的种类与特征。
根据D.B Judd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机场或铁路的航站楼中,不能分辨绿色“到达”标识的男性为6.0%,相当于20人中有1人存在识别上的问题,而不能识别红色“警示”标识的人群为2.0%,相当于50人中就有1人存在识别上的问题。在我国,男性色盲患者发病率为5%至8%,女性约为0.5%至10%,我国至少有7000万以上的男性和700万以上的女性是色盲患者。此外,与色觉异常者需要一起考虑的是高龄者由于视觉退化与眼球水晶体黄变现象引起的色彩辨识能力的变化。高龄者的色觉特征与色弱人群相似,在面对导视系统时由于视觉机能的下降以及眼球晶体黄变化现象,导致高龄者视觉中的色彩明度几乎没有变化,但是饱和度会有所下降,对蓝色、紫色、绿色的辨识能力低,但是对红色、黄色、橙色等饱和度较高的色彩辨识能力增强,并且在区分白色与淡色及黄色的时候难度增加。特别是褐色或藏青色在黄变化现象下会接近黑色,且明度急剧下降,颜色变化后的明度差异在3以内的话会很难辨识,在这个明度差异内的色觉会下降,认知功能也会下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人口比例增大,高龄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
图1表格为通过上述各类色觉异常人群的特征分析,可以总结出各类色觉异常人群对于色彩辨识的认知规律。选取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纯度较高的颜色,以及无色彩颜色黑、白、灰来表现不同色觉人群视觉中的色彩。表格显示黄色和白色是共同的视觉亮点,即在各类人群的视野中,白色与黄色都是最容易识别并且醒目的颜色。在比例占大多数的红绿色盲人群眼中,浅红色和绿色与黄色和橙色没有太大区别,深红色与深绿色更接近于黑色,色谱上黄色一绿色、黄色一红色之间的颜色都要尽量避免在传达重要信息的功能设计中使用。由于大多数的色盲人群都可以很好地识别蓝色,因此不同明度与饱和度的蓝色也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信息,也可使用类似蓝绿色这样的颜色。色相在蓝色与黄色范围内的颜色可以作为公共导视系统的大部分识别色彩,带有黄色或蓝色成分的颜色,也可以作为辅助颜色来使用。地铁导视系统不像电子地图可以有各种色盲模式的切换,只有最终设计出来的一套方案,所以通用色彩的顺利应用更显得重要。
(二)地铁导视系统色彩设计现状问题
在实际的地铁导视系统色彩设计分析中,考虑到蓝色盲和全色盲人群所占比例极低的情况,并目色弱人群视觉特征与色盲人群相似,可与色盲人群做等同考虑,不再单独研究分析,只将色盲人群中占据大部分比例的红色盲、绿色盲人群以及老龄人群的色觉特征作为地铁导视系统色彩通用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在现有的地铁导视系统设计案例中,虽然通用设计逐渐被设计师们所重视,但是难免在庞大的地铁系统中会出现不完善的地方,通用色彩设计虽然只是一个方面,但是对于导视系统的信息传达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图2为日本学者吉田发表在日本建筑学会报告中的普通人、高龄者和白内障患者视觉特征模拟模型。如图拍摄的观看公共环境指示标牌的配色结果,高龄者与普通正常人群所看到的画面相比,蓝色、紫色等颜色会变深,并且整个视觉效果会变暗,蓝色与黑色的色彩搭配幾乎无法识别,根据环境中光线的明暗程度,老龄者识别颜色的能力会有改变。
图3为北京地铁导视牌的实景照片,色彩搭配的色相差值不大,所以色彩的对比不够强烈,而且图3中左侧图片的地铁线路的背景色彩与文字色彩都属于明度高的颜色,这种颜色组合导致乘客根本看不清文字信息。这种色彩运用不仅对色盲与老年人群体不友好,就是色觉正常人群也无法清楚地辨识。北京地铁这种建设比较早,并且地铁线路繁多、复杂的地铁城市,无法避免地会有色彩设计考虑的缺失。早期的地铁空间建设更注重导视系统的功能性,且通用设计理论的概念在中国受到重视也比较晚,所以会有没顾及到障碍人群需求的情况。另外,人为光源的不足与导视牌的老化褪色,都会影响到导视系统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四、地铁导视系统的通用色彩设计策略
将色彩通用设计融入地铁导视设计中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由以上文中对色盲人群以及高龄者的色觉特征分析,结合实例中出现的问题,共总结出三个方面通用色彩设计的策略。
一是选择优势色彩。有实验表明:在等同距离与照明强度的情况下,当色彩面积小时,颜色的辨识程度为红色>青色>橙色>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灰色>蓝色;在等同面积与距离的情况下,当环境中的光线暗时,颜色的辨识程度为红色>青色>黄色>橙色>绿色>灰色>白色>黑色>蓝色;在等同面积与照明强度的情况下,距离远时,颜色的辨识程度为红色>橙色>青色>白色>绿色>黄色>灰色>黑色>蓝色;由此可以归纳出,在各条件情况相同的情况下,颜色辨识程度为:红色>青色>橙色>黄色>绿色>白色>灰色>黑色>蓝色。优势色就是在各种条件的变化下易辨识的颜色呈现的结果基本一致,符合各类人群色觉特征的优势色为青色、橙色、黄色、白色、黑色等。在地铁导视系统的色彩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实际照明情况与所传达信息的内容去选择合适的优势色彩,并且根据标识的种类来选择优势色彩以达到功能信息传达的目的。例如:如果处于照明强度不够且所传达的信息为重点、警示等信息的时候,就要避免使用蓝色这种易混淆的颜色,要选择优势色中辨识度高的颜色。
二是选择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由以上对色盲人群以及高龄者的色觉特征分析可得知,色相、饱和度以及色彩的明度都对色觉有很大的影响。图4为色彩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的概念模型。通俗来讲,色相决定了是何种颜色,饱和度决定了颜色的浓淡,明度决定了色彩的明亮程度。如图4所示,我们选取色相差小、明度差小的颜色进行搭配,对比色相差值大、明度差大颜色搭配。当处于同样明度与饱和度时,选取色相环上相差30。以内的同类色搭配时颜色的辨识很困难,而选取180°的互补色时辨识起来就很清晰。当处于同样饱和度、色相差一致时,按照同一色彩的不同明度进行搭配,我们可以看出,明度相差越大大色彩搭配,越容易被辨识。对高龄者而言,明度高的色彩可以提高辨识度,但由于眼部晶体的老化,过多饱和度高的颜色搭配不仅会给老年人造成心理上的不适感,还会造成老年人的视觉疲劳,为改善这一情况,最好使用暗色作为大面积使用的颜色。
三是通过改变颜色和结合辅助图形等手段完善设计。当实际进行配色的设计中,在同一地铁系统需要多种颜色时,要同时满足各类色觉人群(包括普通人、色盲、高龄者)的辨识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包括色盲的大多数人可认知的颜色,通过分析得知可以通过改变色相值、调整亮度并增加饱和度,或者采用同一色系不同深浅的方式来代替一些不容易辨识的色彩,如图5。例如:将红色代替为橙红色、绿色代替为青色、紫色代替为紫红色等,可以减少色盲人群的辨识困难。并且,不易被高龄者与色盲群体所辨识的颜色,可以作为背景底色,前景文字、图形色采用容易辨识的通用色彩,这样在实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范围选择会更宽。此外,在需要大量不同色彩相组合时,可选择辅助图形来帮助辨识信息,例如地铁线路总览图,可利用虚线、实线等相搭配的方式。
结语
通用色彩设计是以色彩信息传达“无障碍化”为目标,照顾到各类色觉人群需求的一项“以人为本”的设计。地铁这类受众极广的公共设施,地铁站中的导视设计更应注重良好的用户体验,如今旧有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不足终将被改善,今后通用色彩理念与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相结合将造福更多的普通大众。设计者们应该具有更广、更全面的视野去设计,面向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