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2019-10-08 05:27魏源
农家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植保技术高产栽培小麦

魏源

摘 要:本文对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种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植保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小麦高产栽培中植保技术应用的具体策略,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植保技术;小麦;高产栽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越来越重视粮食作物种植的绿色化、健康化,小麦作为满足我国粮食需求的主要粮食农作物,应积极采取先进的植保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栽培管理,主要从小麦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等层面提升小麦的种植质量,使得小麦的产量与质量不断提升。

一、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应用的重要性

1.防早衰。小麦高产栽培中可利用植保技术对小麦的种子进行处理,挑选抗倒伏基因较强的小麦进行处理,选择生命活动较为旺盛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更是要把握肥料、水分供应的科学性,并加强病虫害防治,以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

2.抗倒伏。在品种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茎秆相对较低、弹性较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植保技术的应用可选择多效唑、壮丰安、矮壮素、助壮素等对返青起身至拔节时期的小麦进行喷洒,具有抑制小麦生长、缩短节间的作用,保证小麦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对小麦的高产量发展提供保障。

3.预防病虫害。植保技术的应用对小麦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生长中期以及后期各个阶段都进行了病虫害的防治处理,且一直坚持预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对各个阶段的小麦生长进行病虫害情况的预测,并作出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小麦植株的完善性。

二、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1.种子加工。小麦高产栽培中小麦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小麦植株的质量与产量,有必要加强对小麦种子的处理,保证小麦种子种植后的出苗率、抗倒伏能力、抗病虫害能力等,只有保证小麦植株的健康、完善生长才能收获高产量的小麦。在小麦种子的品种选择层面,尽可能选择抗倒伏能力较强、抗早衰基因较为良好的品种进行种植,饱满、色泽良好的小麦种子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在小麦种子的抗病虫害处理方面,主要针对种子进行药剂搅拌处理,可选用浓度为50%辛硫酸、种衣剂、甲流三唑酮等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具体的配置比例为10㎏种子放10ml浓度为2.5%的种衣剂并加入0.5㎏的水,搅拌均匀。10㎏的种子搭配10g浓度为50%的甲流三唑酮,加入0.5㎏的水搅拌均匀。最终经过药剂搅拌的种子不仅保障了种子在地下不会受到害虫的干扰,还确保种子发芽与小麦苗期具备较强的病虫害防治能力,大大提升小麦种植的存活率,提升小麦种植的产量。

2.土壤药剂处理。小麦高产栽培中对植保技术的应用,要求小麦种植之前加强对土壤的处理,主要利用科学的方式对小麦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其中药剂改良是植保技术中选择空间较大的土壤处理技术,可采用辛硫磷对土壤进行处理,2——3㎏/667m2的土地可应用3%的辛硫磷颗粒进行搅拌,或是在250ml/667m2的土地采用50%的辛硫磷进行处理,亦或是将400ml/667m2的土壤制成毒土,利用该类药剂搅拌的土壤杀死土壤中存在的蜱虫、细菌等,为小麦栽培与种植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有效减少小麦栽培时期的病虫害,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害虫进行有效的预防。

3.科学除草。田间的杂草会抑制、延缓小麦植株的生长,有必要在小麦种植期间进行定期的、科学的除草,以降低小麦种植区域的杂草数量。在小麦生长到2—3叶期间,便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在化学药剂的喷洒阶段还需注意喷洒时期的气温与湿度,日均气温必须在10℃以上时,才能采用化学药剂除草。当空气中的湿度不够时,还需采用大水量喷雾进行雾化药剂喷洒,加强药剂喷洒时期周围的空气湿度。植保技术在除草方面具有较强的药剂搭配原则,确保药剂的选择与配置比例符合实际的除草需求,例如当麦田中的杂草主要以阔叶杂草为主时,可选用200ml的氯氟吡氧乙酸兑30㎏的水,以喷雾的形式可喷洒50—70ml/667m2。当麦田中的杂草以禾本科杂草居多时,则采用浓度为6.9%的精噁唑合草灵兑30㎏的水,以50ml/667m2的密度进行均匀的喷洒。当麦田中的杂草混合较为严重时,必须合理配置利用氯氟吡氧乙酸与精噁唑合草灵进行除草,由于小麦苗期植株较为脆弱,科学的药剂配置才能保障麦苗不会受到药剂喷洒的影响,且该时期的杂草发育还未成熟,药剂对杂草的治理效率更高,在成本方面也更具优势。

4.中期管理。小麦生长周期即小麦返青拔节时期。该时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一般情况下在小麦拔节的前7天左右,为了更好的预防拔节后期小麦生长存在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麦叶螨等问题,进行助壮素的喷洒,助壮素主要用于催化小麦植株的发育生长,促使小麦植株快速拔节,并具备独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小麦返青拔节后,还需运用药剂对小麦植株进行处理,如浓度为15%的三唑酮、12.5%的烯唑醇、40%的多酮等进行小麦的病害预防,合理掌控兑水量与喷洒的土地面积与具体数量,保障各类药剂预防病害的效率。针对小麦植株拔节后的虫害问题,可运用浓度为2.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20%的哒螨灵对小麦植株上可能存在的麦蚜与麦叶螨进行预防,有针对性、科学性的对小麦植株的病虫害采取化学预防手段,大大提高小麦中期生长的健康程度。

5.后期管理。后期的小麦管理是指在小麦进行拔节后,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预防,该阶段不仅需要预防小麦的病虫害,还需对小麦的干热风进行有效的预防,由此,此时的小麦药剂配置可加强预防功效,争取通过药剂的配置进行全面性的预防,以达到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可选择浓度为40%的多酮搭配10%的吡虫啉以及94%的磷酸二氢钾等,其配置的比例大约为3:1:5,并兑30㎏的水,均匀喷洒在667m2的麦田中,该类配置的药剂溶液不仅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其中磷酸二氢钾还可作为肥料对小麦植株进行补充,推动小麦的有效生长。另外,小麦种植过程中,雨前、雨后同样是药剂喷洒的关键时期,雨季天气下小麦容易在潮湿环境中滋生细菌、赤霉病扩散等,需要利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甲基硫菌灵等对小麦植株进行喷洒,预防雨后的病菌蔓延滋生。

6.病虫害测报。小麦管理还需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与警报,预测为主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小麦仍然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襲而受到不良影响,最终小麦的产量也会有所降低,植保技术要求小麦种植人员积极对小麦的病虫害情况进行检测与报告,及时记录小麦生长的情况,当发现病虫害植株或现象逐渐加重时,对小麦的病虫害种植进行预测治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应用具有防早衰、抗倒伏、预防病虫害等重要性,从保障小麦植株健康生长的角度保障小麦的生产质量,并通过种子加工、土壤药剂处理、科学除草、中期管理、后期管理、病虫害测报等策略的开展,促使小麦高产栽培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志举.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12):90.

[2]夏咏,梁彬,谢士栋.小麦高产栽培中植保技术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04):123.

猜你喜欢
植保技术高产栽培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论农药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
初探无公害果蔬中植保技术的应用
关于园林设计中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
浅谈植保技术应用于小麦高产攻关中的作用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