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主题创课,促素养提升

2019-10-08 07:09肖志刚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鹤楼枫叶素养

肖志刚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只知道就教材教教材,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形势,教师该如何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以教材主题单元为依托,立足学情,结合教材开发了新的教学内容,统整教学设计进行“创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整合资源扩内容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单靠阅读每学期教材中的二三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突破这一局限,我们结合教材内容,适度引入课外阅读材料,加以开发利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传统的方法是一节课学习一首诗。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一节课40分钟只学习理解一首七言绝句,课堂内容明显不足。于是我们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除了学习课文中的两首诗外,还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补充进课堂,进行整合阅读,以便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诗中所写的离别之情。

上课伊始,教师这样导人: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很难再见,所以分别之际,朋友间往往作诗相赠。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写下了歌吟离别的佳作。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首送别诗。(教师依次出示题目,解题,让学生整体把握三首古诗中的人物及相关背景,为其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做好铺垫)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1.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学生读正确、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待学生梳理出“黄鹤楼”“烟花三月”“孤帆”“长江”后,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古诗语言精练,诗中有画,透过这四个词,你眼前浮现出了什么画面?画面上的人物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进行充分交流。

2.阅讀《黄鹤楼送别》

教师出示文章,让学生找出描写景物及人物语言、动作的句子,并与自己想象的画面进行对比。以文带诗,引读诗句,尤其是抓住“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滚滚的长江之上难道只有这一艘船吗?进而体会出李白“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情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李白对孟浩然的牵挂与祝福之情。

3.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在进一步感受朋友间的离别情意后,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用从第一首诗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前两句的景色描写,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抓住“客舍青青柳色新”中的“柳”,了解古代折柳送行的习俗;引入《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张籍的“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白居易的“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等诗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两句抓住“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酒”,感受古诗“借物抒情”的写法。

4.迁移运用

在学生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后,教师让学生将《黄鹤楼送别》一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就这样,一节课,学生学习了三首古诗,不仅理解了诗意,体会了情感,同时整合了关于折柳送行的三句诗,还进行了小练笔的训练。这样的教学将朗读、理解、想象、表达融为一体,让学生对送别诗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和借景(物)抒情的表达特点经历了“认知一实践一运用”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转变方式抓生本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累,且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自己学出来的,读出来的,而不是听出来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一些由浅到深、环环相扣的学习板块,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效地“学”。

如统编本一年级教材要求学生“读读童谣和儿歌”,我们便有计划地布置学生阅读背诵相关内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我们在二年级开设了学写儿童诗一课,并设置了猜童诗、品诗情、悟表达、编童诗四个学习板块。

1.猜童诗

教师出示三幅图片(小蝌蚪、小雨点、小花牛),让学生看图片猜背童诗。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很自然地想到了望安的《小蝌蚪》、金波的《雨铃铛》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2.品诗情

出示儿童诗《枫叶》,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小作者在和枫叶说话,他们在说什么呢?你有什么疑问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了以下思考:枫叶没有手掌,可作者为什么说“枫叶,枫叶……你的小手掌”呢?大家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逐渐明白:作者抓住枫叶的形状和颜色进行了想象表达。

3.悟表达

在品诗情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实物银杏叶,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并出示课件,启发学生根据《枫叶》一诗的结构进行想象表达,集体创作出了作品《银杏叶》。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感后,教师趁热打铁,出示梧桐叶、柳树叶、杨树叶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口头进行模仿创作,进一步感悟表达方法。

4.编童诗

如果教师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写树叶上,视野就太狭窄了。教师接着话锋一转:听见大家说得这么好,小螃蟹也来凑热闹了,咱们也来问问它吧。(出示童诗《螃蟹》)

学生读得兴味盎然,教师又出示门缝里的小猫、天空中的风筝、报时的小闹钟和田野里的稻草人,让学生任选一个,仿照样式进行书面表达。学生由于有了真切的感受与体验,写出了饶有童真童趣的小诗。

这节课,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以生为主,由易到难设计教学活动,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引领学生读诗、赏诗、写诗,初步感悟了儿童诗富有情趣的特点,并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学会了富有诗意的表达。

三、强化综合创设计

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设计。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本课有两篇文章《“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在备课时,我们联系本单元学习目标,拓展阅读了《沙漠也能出奇迹》一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根据题目把握内容

单元导语和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揭示了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同时这也是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针对这三篇文章的特点,我们采用了由课题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找到答案,然后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后两篇文章的学习中,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得法”。

2.借助导图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不仅要进行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根据三篇文章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借助图示来理解内容。如《“打扫”森林》,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森林中的哪些事物。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写有“枯枝败叶”“小动物”“害虫”“兽类”“树木”“鸟类”等的词卡。在学生说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时,教师顺势排列词卡,并辅之以箭头,整理成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厘清文章内容。在后两篇文章的学习中,让学生根据内容也来画一画图,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入经典传承文化

《“打扫”森林》给我们的启示是: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沙漠也能出奇迹》给我们的启示是:大自然不会亏待人类,即使是沙漠,只要不缺少发现和智慧,奇迹照样能创造出来。其实这样的道理古人早有言之。教师可以适时补充庄子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和荀子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等经典名言,引导学生诵读,并联系文章内容深入体会,将中华传统文化很好地融人教学中。

整节课,教学指向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提升、中华文化的渗透综合贯穿其中,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

就这样,我们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和丰富性,通过创教材、创教学、创设计,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速”,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猜你喜欢
黄鹤楼枫叶素养
“黄鹤楼”安全教育更上一层楼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难忘黄鹤楼
枫叶红了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枫叶
黄鹤楼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