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雪
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食粮。通过提供学生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塑造其灵魂,丰满其血肉。在短短几十年走完祖先几千年的历程并发展得更美。这些文学作品饱含作家真善美的情思,闪烁着人类智慧,充溢着生机、灵气、爱憎、智慧的生命律动。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使学生含英咀华,吃透对象,只授之以渔是不够的。教师首先应全身心沉浸在文章中,声情并茂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启示,用课文中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美好心灵,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并以此形成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力和意志力。
要搞好阅读教学,取得成效,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多诵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读”这一环节,热衷于引导学生获取答案和结论。在让学生草率读过课文后,便迫不及待地就文章词句提出问题,要求学讨论,表现什么思想,获得什么教育。或机械地挑出文章中一些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这种用所谓“启发”直接代替学生理解的做法,表面热热闹闹,实质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其结果导致再美的文章也会索然无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习语言吸收写法,欣赏美。文章作品丰富的意蕴,存在于字里行间,隐藏在文字背后,存在于空白处留下的巨大审美空间之中。教师教授一篇课文,首先不应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是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因此教师需特别重视“读”。不论何种文体,课堂上要每篇必读,可吟诵、默读、朗读,在读中思考理解,学会圈点批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情味,要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随着形象在學生头脑中的“复活”,必然触动其情感,使其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在不知不觉中把握全文内容,受到艺术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在阅读时,恰当充分的运用朗读手段,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在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并用。既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又积累大量词汇和句子,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可借助范读,齐读等形式,特别是经典散文、诗词(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密州出猎》等)带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感悟作品思路,有效规范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每一个字及音节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
课堂教学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其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是教师带着已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二、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把握全篇
一篇课文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从内容到形式结合成整体美。古人云:“倾城宜通体,何来独赏眉。”教师要在充分领略整体美后,引导学生感受。只有学生喜爱这篇课文,才会主动积极的学习。同时,学生还须养成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对那些能揭示作者写作动机和艺术匠心的关键性语言,要联系上下文反复咀嚼、体味。阅读的重点不仅局限在“写什么”或“怎样写”的范围内,而应着力让学生从语境的体味中真正认识“为什么这样写”。教师要在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选择精彩段落进行精讲。
三、初步训练,形成网络
在学生熟记理论掌握要义后,教师根据浅显明晰的阅读文段进行“实弹演习”。此过程可分为两大步骤:实践理论和拓展内涵。
实践理论阶段:教师首先在文段中讲析指导“阅读四步法”,结合理论与材料。对学生训练可点面结合,讲析时面对全体学生,提问时重点指导学习组长,以便让组长讲析示范。课堂上由教师讲转变为学生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当即点评指导纠正。组长达到一定水平后,可放手组长指导组员进行理解讲析,以点带面循序推进,全体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阅读分析由抽象记忆到理解,形成能力。
四、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其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其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和教。如果教师只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影响学生心理意识的接受,学生一直依赖老师,无法激发其主体意识,成为臣服于知识的“奴隶”,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建议的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点子逐步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力支持这种做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能充分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