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探讨如何使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妥善处理“历史”与“现实”、“感动”与“主动”、“有形”与“无形”、“形式”与“内容”、“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和传承红色资源,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
【关键词】 红色资源;党性教育;有效性;针对性
红色资源是革命时期留下的革命遗址、革命文物、及革命先烈等精神资源,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卑不亢的革命史、无所畏惧的奋斗史、鞠躬尽瘁的英雄史,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展现了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运用红色资源搞好优良传统教育。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了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性,曾经先后到西柏坡、韶山、瑞金等革命圣地学习考察,由此可见,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和传承红色资源,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
一、妥善处理红色资源之“历史”与“现实”关系
在党性教育过程中,教师时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由于孕育红色资源的环境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学员们比较容易投入到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氛围中,但是也会让学员将历史与现实分割开来,而分割的原因在于学员在接受党性教育的过程中,在面对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时,会不由自主的对他们产生敬佩感和对革命历史的敬畏感,这就体现出了学员对革命历史的感性认识;另外,学员在敬佩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的同时,也会思考能否用历史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就是学员对革命历史产生的理性认识。虽然依托红色资源使学员对革命历史产生了这两种认识,但是还需要通过党性教育帮助学员理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员从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但需要注意其中关键的问题,教师要明确革命历史向学员传达的精神,在对革命历史进行总结时,思考能够融入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理清历史线索及精神内涵,这样才能帮助学员思考如何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教师自身要理清历史与现实的衔接点,这一衔接点要与学员的认识规律相符合,由实践到认识,由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的进行深化。依托红色资源来进行党性教育需要遵循从历史中总结规律再将其用来指导实践的原则。另外,学员还必须深刻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必然性只有通过偶然性才能呈现出来,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两者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点可以帮助学员掌握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1]
二、科学处理红色资源之“感到”与“主动”关系
依托红色资源进行党性教育具有这样的特点,即让学员处在教师预先设置的历史氛围中,学员可能会感动,甚至还会落泪,这都是学员真实的情感表现。但是,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虽然托红色资源进行党性教育可以让学员激动、落泪,但这都是暂时性的,学员很难将革命历史铭记一辈子。而教师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员在离开教学环境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还能保留这份感动,并将这份感动转变成工作的动力。而学员只有真正理解到了党性的精髓,才会产生感动,并在充分理解党性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主动、自觉地去实践,感动与主动可以保障党性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怎样让学员从感动上升到主动地去实践,这一过程的实现除了要依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情豪迈的语言及感人肺腑的案例外,还需要仔细分析、总结红色资源的内在精髓及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需要采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一用历史的方法来总结经验和规律,让学员把握历史的发展线索,了解历史演变的全过程,然后从中找出规律;二用逻辑的方法来总结历史发展的本质及规律,引导学员从实际出发,以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员真正处理好感动与主动的关系。[2]
三、高效处理红色资源之“有形”与“无形”关系
红色资源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它是开展党性教育的宝贵财富,其存在形式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第一是有形资源包括革命遗址、革命英雄纪念碑、历史遗留的文物等等,这些有形的红色资源都比较形象、生动、逼真,有的是对革命历史情境的再现,让学员能够直观、真实的感受红色革命历史的发展过程;第二是无形资源,即是那些非物质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及精神资源,包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可可托海精神等等,这些红色资源都需要教师深入的挖掘历史资料和教材,再进行提炼、汇总及整合。有形红色资源和无形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都有其优缺点,有形红色资源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员身临其境的感受革命历史,缺点在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有些历史文物及革命遗址未能被保留或传承下来,这些历史就无法向学员展现。无形红色资源的优势在于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能被学员留在记忆深处,缺点则在于需要教师去深度的提炼和挖掘。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便能取长补短,使色红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3]
四、有效处理红色资源之“形式”与“内容”关系
党性教育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在党性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党性教育问题的重点,要条理清晰、就事论事、析事明理,为党员领导干部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开展针对性的党性教育,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态度来思考现实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通过创建历史情境,让学员从历史情境中来联系实际工作问题;第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员从实际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中对历史进行总结;第三,基于学员对革命历史的总结,引导学员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现实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教学形式都要围绕党性教育来进行,充分挖掘党性教育向学员传递的核心思想。这个核心思想迫切的要求学员从红色革命资源的角度来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然后通过学员将红色资源进行实践和传承。
五、优化处理红色资源之“党性”与“个性”关系
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的党性教育,也需明确的区分对象,在党性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为学员的全面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这就需要教师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是始终坚持党性。因为党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员提升党性修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历史资料,从红色资源中提炼精髓,将其融入到党性教育中。二是在坚持党性的基础上,注重学员个性的发挥。党性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学员的岗位特点、个性特点及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党性与个性的关系。三是在坚持党性的基础上,激发学员积极的个性。通常来讲,人的个性包括积极个性和消极个性,在党性教学中,教师要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以史为鉴,激发学员的积极个性,让学员认识到自身个性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扬长避短,优势互补。[4]
六、结语
总而言之,红色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充分展现了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通过有形红色资源和无形红色资源的应用,让革命历史的情景再现,拉近学员与历史的距离,切实发挥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作用,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欧阳丽君,欧阳爱.宁远县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挖掘、开发与运用探析[J/OL].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02)73-80[2019-03-21].
[2] 周锦红.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问题研究——以漳州市红色资源整合利用为例[J].文化学刊,2019(02)179-182.
[3] 庞妃.八桂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价值研究[J].湖北經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2)113-115+157.
[4] 刁静洋.新时代背景下胶东红色文化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及实践研究——以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为例[J].现代交际,2018(20)80-81.
【作者简介】
孙丽倩(1984.5—)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文学学士,新疆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理论;可可托海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