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 梁悦
摘 要: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准确和科学把握我国现阶段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建设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深刻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内涵,有利于凝聚共识,巩固人们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
一、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吸收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相关理论是唯物的、辩证的、客观的,其认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物质对文化有决定性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精神指导和激励作用。文化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文化是在一定区域内产生和发展的,并为特定的阶级服务。
(二)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精华,代表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继承和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出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新思想。
(三)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和完善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把文化建设和发展摆在一个重要位置,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文化建设都提出了很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为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智慧的结晶,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强国的战略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科学、辩证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内在推动力。
(二)意识形态领域做到“两个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战略高度,就当前和今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思想、新方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把“两个巩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定位,不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要求,把其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国家发展中最深层的力量,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精神追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潮,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激励大家共同团结奋斗。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包含文化话语权、影响力等,提升文化软实力核心在于充分发挥文化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在于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推动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持续发展,不断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推进文化体制创新与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包含三个方面,即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以文化产业的创新来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二)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文化在一个民族发展和壮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是凝聚和引领整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的文化精华,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价值取向,彰显了中华儿女向前团结奋斗的精神。归根结底,文化软实力究其实质来说就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就是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种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巨大的,不断引领和激励广大中华儿女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的实现而顽强拼搏。
(三)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情的重要指标,具体包括各类战略资源的总和。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中的核心竞争力,地位举足轻重。只有切实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有机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举旗定向、领航布局,不断引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独特魅力,确保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第28页.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212-213页.
作者简介:
王艺(1994—),男,江苏泰州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梁悦(1998—),女,江苏盐城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