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利 黄家伟
“白天经济靠生产,夜晚经济靠消费”。繁荣夜间经济如今已经成为消费升级的新方向。研究表明,城市化率越高,人们消费需求越多元化,消费时间越长。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的55%来源于夜间经济。
夜晚经济靠消费
夜间经济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18时至次日凌晨6时所发生的三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业态:购物、餐饮、保健、学习、歌舞、旅游、沐浴、美容美发、休闲、影视、娱乐等内容,夜间经济能够带动餐饮、文化、购物、娱乐、旅游、交通等多种行业发展。夜间经济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因此,繁荣夜间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
伴随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规律也发生了变化。华灯初上时的交友应酬、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之密不可分的夜间消费则必不可少。夜间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生活质量、消费水平、活跃度、开放度的重要指标。夜间经济的主体是服务业,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的发展格局的过程,既是提升城市活跃度的过程,也是做大、做强服务产业的必经之路。时值盛夏,正是夜间经济应季期,如何抓准时机,探索夜间经济发展脉络,促进夜间经济繁荣,是当下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打造“夜京城”消费品牌
繁荣夜间经济作为北京市促消费、稳增长“十八条”措施之一,对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至关重要。夜间经济不仅是城市发展水平的缩影,也是一项利市惠民工程。日前,北京市商务局出台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提出,要着力发展“时尚活力型、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型、便民服务型”夜间经济形态,营造开放、有序、活跃的夜间经济环境,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在前门和大栅栏、三里屯、国贸、五棵松打造首批4个“夜京城”地标,分别围绕古都风貌、活力时尚、高端引领、跨界融合等主题,大力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和品牌吸引力的夜经济消费业态,吸引国内外消费者。在蓝色港湾、世贸天阶、簋街、合生汇、郎园、食宝街、荟聚、中粮·祥云小镇、奥林匹克公园等,打造首批“夜京城”商圈,形成“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夜经济消费氛围,提升夜经济消费品质,辐射热点地区消费者。在上地、五道口、常营、方庄、鲁谷、梨园、永顺、回龙观、天通苑等区域,培育首批“夜京城”生活圈,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便利居民夜间消费。
为打造“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措施》提出了以下13条举措:
建立夜间经济协调推进机制。设立市、区、街(乡镇)三级夜间经济“掌灯人”,负责统筹协调本级夜间经济发展。鼓励“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相关企业成立商会等社会组织,全面推进本区域夜间经济工作,引导行业自律发展。建立“夜京城”地标和商圈动态评估机制。
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在“夜京城”地标周边,做好地铁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在“夜京城”地标和重点商圈等区域周边,做好地面公交运输基础保障,适当增加道路限时停放车位;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约车平台加强重点区域的夜间车辆调配。
点亮夜间消费场景。支持“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夜景亮化、美化工程改造提升,完善夜間标识体系、景观小品、休闲设施、灯光设施、环卫设施、公共Wifi及5G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
策划“点亮夜京城”促消费活动。在三里屯、五棵松、蓝色港湾、世贸天街等“夜京城”地标、商圈区域,组织开展深夜食堂美食节、灯光节、“秀北京”旅游演出等夜间主题活动。
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策划组织一批戏曲、相声、电影、歌剧、音乐、读书等主题鲜明的“夜京城”文化休闲活动。继续扶持24小时实体书店。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逢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开放夜场参观,举办夜间文化、旅游活动。对全市3000座以下的演出场所的营业性演出给予一定比例的低票价补贴。
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积极推动中心城区4A级以上景区根据实际条件延长开放时间1-2小时。支持景区推出健康、规范的夜间娱乐精品节目或驻场演出项目。在颐和园、天坛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等地组织夜间游览活动项目。推出“最美北京餐桌”“最火深夜食堂”等旅游美食“打卡”地。
引导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持续支持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营业时间至22:00,加强在京举办的重大体育赛事引进,做好2019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中国男子篮球联赛、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和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等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组织工作。在公园增设体育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满足年轻人体育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体育健身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推出1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在簋街、合生汇、食宝街等“夜京城”商圈和生活圈区域开展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创建工作。
培育16区特色精品夜市。实施一区一策,在“夜京城”生活圈周边,开展以文化、旅游、购物、餐饮等为主题的夏季、周末或节日精品夜市活动。
鼓励夜间延时经营。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加大24小时便利店建设布局。鼓励商场、购物中心延长营业时间,在店庆日、节假日期间开展“不打烊”等晚间促销活动。
编制《北京夜京城消费指南》。统筹“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的商业、旅游、文化、体育健身、娱乐休闲、大型赛事活动以及交通设施运营保障等信息,编制《北京夜京城消费指南》,线上线下联动,便利夜间消费。
加强夜间经济风险防控工作。制定保障夜间经济安全社会面等级防控方案,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对于属于大型活动安全许可范畴的活动,公安机关将简化安保审批手续,提供高效安全服务支撑;各区建立夜间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商圈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繁荣夜间经济的相关措施给予支持。
通过上述13条举措的实施,北京市在繁荣夜间经济方面或将迎来新的发展。上述举措涵盖了交通、旅游观光、风险防控、城市特色等多个方面。从北京市繁荣夜间经济举措中不难看出,想要促进夜间消费,提升夜间经济实力,首先要依托城市特色,上述举措中提到,要策划组织一批“夜京城”文化休闲活动。将北京这座文化之城的传承展现给人们,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名片。其次,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推动。政府各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密切配合才能将夜间经济这张牌打得漂亮。在繁荣夜间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治安、噪音等问题,夜间从业者、消费者和周边居民互不影响、互相包容是繁荣夜间经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法国的“文艺范儿”和英国的酒吧文化
一直以来,夜间经济都是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关注和重视的对象。
法国的夜间经济被浪漫气息所充满,除了和朋友、家人聚会下馆子、去酒吧,法国人夜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看电影。根据法国国家影视动画中心统计,2017年法国拥有欧洲人数最高的电影观众,每个法国人平均每年看 3.3 场电影。
除电影外,法国人的文化夜生活形式还涉及戏剧、歌剧、音乐剧、艺术讲座等。法国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往往会在日间的展览结束后,开设晚间主题讲座或研讨会,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名人和艺术家普及艺术知识、发起公共讨论。卢浮宫就常年为大众开设晚间艺术史讲座,专供平时忙于朝九晚五的白领们做业余知识补充。
英国伦敦的夜间经济被称为英国的第五大产业,伦敦夜间经济主要由酒吧、俱乐部、餐馆、音乐厅等组成,吸引了大量本地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英国各地拥有超过五万个酒吧,在英国许多地区,酒吧是当地社交活动的中心,除了提供桌游、飞镖机,还提供投影和电视等供人们观看足球比赛。在伦敦街头你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拿着杯子站在酒吧门前交谈。
夜间经济可谓知名的购物中心伦敦高街的“救命稻草”,互联网购物的普及和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曾经辉煌的伦敦高街就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夜间经济拯救了深陷困境的高街,成为其整体销售持续回升的主要驱动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夜间经济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就业率。2014年,伦敦夜间经济为英国经济贡献了177亿英镑至263亿英镑的总增值(GVA),其经济活动直接支持72.3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伦敦八分之一的岗位。
百城夜色 百样精彩
近年来,国内多数城市对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各地都将发展夜间经济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有影响力的特色夜生活街区和大型文化娱乐中心区,努力扩大夜消费、丰富夜生活、繁荣夜经济。
成都:休闲惬意的夜
四川省成都市“夜间经济”潜力不可小觑,按照常住、流动500 万人口来计算,按照每天10%的人进行夜间消费,每人每次消费40元进行计算,成都每晚就有一个近2000万元的大市场,一年达70多亿元。时值盛夏,白天的购买人数和购买能力明显下降,人们已习惯夜间消费,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所占比例大幅攀升,有的商场甚至接近全天销售份额的50%。“成都之夜”、玉林生活广场这些成都夜间消费的热门区域则形成了另一幅的“商业地图”。商家错位经营,无论年老年少、收入高低,每个消费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空间。
香港:激情狂欢的夜
香港的夜生活主要由夜景、酒吧、夜宵、夜市四部分构成。看夜景、泡酒吧、逛夜市、吃夜宵是备受人们喜爱的夜游香港“四重奏”。夜色笼罩下的维港颇受游客们的青睐。
在深夜的香港,茶餐厅、大排档、火锅店,依然提供各式海鲜、火锅。无论是世界各地的游客,还是当地的居民,都能在此地一饱口福。在香港,人们还可以开启深夜“买买买”模式。庙街是香港一条极具特色的街道,也是香港有名的夜市。庙街夜市的货品相对比较便宜,包罗万象,既有麻雀馆、粤剧表演,也有衣衫鞋帽等生活用品。位于观塘的创纪之城以崭新的夜行零售概念模式经营,为顾客提供一个全天候的休闲集中点。创纪之城许多零售商店都营业至午夜12点,许多餐厅开至凌晨2点,娱乐场所更是通宵达旦营业。
长沙:快慢交融的夜
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省长沙市的夜间经济发展逐渐成熟,有着“不夜城”之称,长沙所独有的饮食文化为其赢得了高分。每年夏天,长沙的小吃街都会处于爆满状态,一个普通的小店面凭借夜间这几个小时的宵夜销售,每月都能收入上万元。长沙的夜宵市场生意火爆,与三五好友相聚吃夜宵,是长沙人炎炎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冬瓜山、渔人码头、五一新村等多条“夜宵街”总是人满为患。
酒吧是长沙夜间经济的缩影。解放西路是名声最大的酒吧一条街,化龙池巷是最密集的一条酒吧街,步行两分钟便可经过40多家小酒吧,这里还有长沙保留下来的3条青石板街之一,古色古香的太平街上也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
多地逐步启动夜间经济建设
2004年5月,山东青岛《关于加快我市市区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2014年6月,重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夜市经济的意见》;2018年4月,陕西西安《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2018年5月,北京《支持“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发展项目申报指南》;2018年11月,天津《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夜间经济带动的不仅仅是消费,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内需、增强城市软实力等诸多优点是城市选择发展夜间经济的原因。
近年来,甘肃省也将发展夜间经济提上了日程。甘肃对已有的夜市、商业步行街从规划布局、设施环境、功能品质、运营管理、综合效益等方面着手进行全面的延伸整合、改造提升,对现有大型商业综合性场所,通过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非遗、展演、文創、娱乐、康体等产品,充实夜间消费内涵,形成商贸夜生活圈。
兰州、酒泉、天水、嘉峪关、武威等夜间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率先改造提升夜市和商业步行街。兰州市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引领作用,充分释放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正宁路·花田巷特色街、农民巷、金牛街等夜市潜能,进一步营造消费氛围,丰富服务内容,将其打造成业态丰富、特色鲜明、消费便利、市场繁荣的“深夜食堂”;围绕黄河风情线、张掖路步行街、建兰路步行街、兰州老街、兰州中心、万达广场、王府井、东方红广场、会展中心等打造夜间商圈,培育引导夜间消费习惯。
天津市的夜间经济则是将天津特色融入“夜色”之中。据了解,天津将规划建设一批富有天津特色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以海河景观带为轴线,打造意式风情街、津湾广场、运河新天地3个精品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将分别围绕欧陆风情、狂欢不夜城、运河文化等主题,突出特色餐饮主力业态,吸引国内外著名餐饮、风味小吃企业进驻,增设夜间文化演出、影视、娱乐等服务业态和观光景点,高水平设计建设沿河“灯光秀”,使海河沿岸成为我市标志性的夜间经济发展带。以展现历史风貌为主题,打造五大道商旅体验型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将突出“历史体验+餐饮休闲”的元素,形成中西合璧的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时代奥城、人民公园周边2个体现城市活力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同时,各区至少形成1个夜间经济集聚区。
夜间经济的繁荣需要多方的共同协作,城市本身的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积淀、开放程度是基础;地方政府的扶持与推动必不可少;美食、文化、旅游资源等作为夜间经济文化的载体更加不可忽视。只有将自身资源合理利用,对城市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打好手中的“特色牌”,再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多管齐下方能繁荣夜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