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个性化管理探讨

2019-10-06 03:28甘敬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团队协作个性化

甘敬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因为家庭宠爱和成长环境各异,导致其行为方式个性化十足,此时,我们需要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心理发展态势,通过适当的方式,恰如其分地介入和引导,既不抹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不阻碍其融入集体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力求两者之间适当平衡。

【关键词】个性化;寝室关系;团队协作

随着“00后”正式进入大学校园,新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虽然我们未必能达到因材施教一般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但在党和政府一直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下,我们可以尝试从个性化的角度予以引导和管理。

学生寝室是大学校园内最小的管理单元,这里是学生成长的物理场所,也是学生心理历练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一定的掌握和分析,然后适当地介入和引导。我们希望以学生寝室关系的处理为载体,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进行个性化的管理。

随着大部分高校全国性招生的出现,不少高校学生寝室的成员可能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习性更是不同。因为历史原因,大家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而进入大学之前,家庭的溺爱难免会让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说话做事方式,尤其是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一直都是走读生,完全没有经历过以寝室为单位的长期集体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个性化十足的四个基本具备成年人行为模式的学生,在相对狭小的寝室里朝夕相处四年,彼此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不过,我们可以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的大致发展历程回溯梳理,选择在恰当的时机予以沟通引导,既让学生的个性得以保留,又不会因太过个性张扬而闹得彼此不合。

刚入学时,严格说是第一学期的第一个月左右,因为彼此的陌生,大家基本能做到礼貌有加和客气相待。刚刚度过忙碌而痛苦的高三岁月,对即将出现的大学生生活的憧憬,这些大一的学生都摩拳擦掌,准备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以求快速获得班级或室友的认可,这时,学生会极力回避自己的弱项和不足,尽力展示自己良好的一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天性的那一面会逐步显示出来,刚入学时彼此抱团取暖的寝室单位,会在人际关系维护方面逐渐拆解和分散。在彼此不认输、不认可的情况下,寝室成员自我感觉已经不需要寝室这个单位保驾护航了,这时,大家会毫无顾忌地将自己不好的个性化的一面发挥得极为突出。此时,寝室长和班委通过一定的班级活动和寝室活动介入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活动中,辅导员老师可以当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旁观者,适时做好相关记录,通过学生的自我表现,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沟通交流。

其中,女生寝室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需要辅导员老师多加用心。因为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寝室关系更为微妙。当男生之间产生矛盾时,有时大家抓住某个机会吃个饭聊聊天,几句话就可以把所谓的矛盾误会说清楚,事后大家都能相安无事。可是,女生不一样,很多时候明明心里对室友不满,但怎么都不愿意说出来,哪怕对方直接询问时,也找个理由搪塞过去。此时,对方以为真的没事,感觉误会矛盾都不存在,可是,女生会在事后的其他场合以某种方式间接含蓄地表达出来。这时,对方基本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懂是什么情况,可能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当年那事。比如,在冬天晾衣服的时候,对于共用一个阳台的室友来说,大家相互理解,彼此错开时间基本都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对于上次大冬天早上被冷风吹醒的不愿意直说的CD室友而言,是时候表达自己的不满了,于是,A室友都块晾干的衣服被她们刚洗好的衣服放在一起;于是,A室友早上无课睡懒觉的时候,CD室友可以“正气凛然”地大声洗漱、来回走动,出门时刻意地不关门等。如此恶性循环之后,寝室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谁也不服气谁,谁也看不惯谁,谁都不直截了当说出来。这时,我们辅导员老师的适当、适时的介入相当必要,但需要把握一个尺度。很多学生的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学生自己处理和解决,那就一定不要上升到老师层面进行处理,因为这会让学生感觉事情闹大了,彼此之间会比较尴尬。这个时候,室长的选择就显得相当重要。如果室长相对更有大局观,比如,上述案例中的B女生,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出来,可以在矛盾激化之前先行处理和调节,通过寝室内部比较有效的卧谈会等方式进行协调沟通。如果此时,辅导员老师能及时地引导室长,给予方式方法的指引,私下里及时沟通,并提供分析和帮助,那么,辅导员老师就可以表面上不知道、不了解、不过问,实际上,悄悄介入处理化解此类问题。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没有刻意的敌对师生关系,尤其是辅导员老师与班委干部、室长之间良好的关系,始终是处理学生问题的一大法宝。如果我们一开始对学生干部的选择和任用不加重視,那么,失去干部群体真实、有效支持的辅导员的工作注定难有较大起色。

个性化是一个中性词,如果我们在学生高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引导得当,可以让学生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不仅能让大学生在个性化的道路上扬长避短,甚至能够扬长补短,让他们彼此包容、和谐共处时,也能保留自己应有的个性化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猜你喜欢
团队协作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寒风吹彻》的个性化解读
高考议论文的个性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