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辉
阅读教学属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与之对应的是高考中的阅读理解,而且占据着较大的分值比例,只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够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不仅考查学生的整体语篇把握能力,还考查他们快速捕捉信息、正确理解推断细节,及分析长句、难句的能力。针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困境,要采用行之有效的对策走出来。
首先,缺乏词汇量,在高考英语快速阅读中可以将部分陌生词忽略掉,一般不影响解题,但是一些题目需要知道陌生词的含义,有可能还是学生学习过却忘记的词汇,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平常学习中缺乏词汇量的积累,以至于遇到解题困境。其次,翻译能力差,可以理解词汇却无法快速翻译句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翻译和分析句子的能力,这些句型往往在课本上有所出现,不过他们难以理解和准确拆分长句、难句,以及准确把握句子的主体部分与修饰部分,从而出现困境。再次,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不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材料通常来自其他文章资料或外国新闻,体现着英式思维,学生在分析、理解过程中难以彻底摆脱汉式思维的影响,凭借主观臆断阅读材料,先在大脑中形成逻辑思维,致使解题错误。
2.1熟知高考英语考查目标,把握阅读理解命题特点
通常来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以考查学生英语理解与运用能力为主,即为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是否可以快速、准确领悟作者的态度、观点和创作意图,掌握基本主旨,结合材料引申、判断与推理问题,以及根据上下文理解陌生词汇和短语等。要想走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困境,教师需要熟知高考英语的考查目标和命题特点,在日常训练中目的明确,结合近年来国内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材料将命题特点作分类。其一,英语语篇语言的难度一般,同高中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保持平衡,在常用词的深层理解和引申意义处理的较为稳妥;其二,篇幅固定,题材类型具有多样化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很少出现单一体裁的情况;其三,注重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学生只有积累一定量的英语词汇,才可以快速捕捉有用信息;其四,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词汇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多积累词汇、短语和词组,再加上运用的语言比较接近英语原文,导致阅读难度提升,考生除掌握教材内容之外,还需扩大阅读量,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如此,结合高考英语考查目标和命题特点进行训练,让学生尽早摆脱困境。
2.2务实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助推学生把握文章大意
在新课改实施后,要求高中生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不过在具体的调查实践中可以发现,仅靠这些单词无法帮助他们顺利应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原因是在阅读理解中通常会出现部分不常见、陌生的短语、词组和单词,再加上高考英语时间有限,学生如果想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内弄懂阅读材料,需要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量。为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提倡学生大量积累词汇,指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推动阅读理解的顺利进行,而且掌握的单词量越多,阅读速度也就越快、效率越高,助推他们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高中生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理解训练,通过有效练习,让他们自然学习状态下不断提升英语阅读理解速度和质量。由于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每节課都安排学生做两篇阅读理解题,单篇答题时间由开始的15分钟逐步缩减至10分钟、7分钟,并注重阅读材料类型的不同,以此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各样的出题类型,像主旨大意题、词义理解题、句意理解题、概括归纳题、观点态度题和综合推理判断题等。
2.3抓住英语阅读材料主旨,不断调整完善解题策略
在解答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时,不少学生在考试中缺乏对解题策略的应用,有的虽然有所运用,但是却对解题策略认知深度不够,掌握的不够牢固,在具体操作中无法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学生第一步要做的是紧抓阅读材料的主旨,近年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涉及到稍多的主旨题,该类题目往往有着极强的干扰性,且解题难度较大,针对他们来说只有抓住阅读材料的主旨,才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面对这一类型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学生无需纠结问题的出现顺序,而是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达到节省答题时间的目的,当做完容易题目之后,再重点分析、解决高难度题目。具体做法如下:先将阅读材料通篇阅读,将不理解、不认识的词汇跳过即可,只需大概理解文章主旨;随后重点解读作者的态度和创作意图,原因是部分阅读材料并没直接阐述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要求学生根据字面意思合理判断、理解与把握,以此为基础,才可以做到基于作者视角切入,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涵,从而找到问题答案。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学生可重复阅读文章,提升答案的准确度。
总而言之,英语属于高考的必考项目,阅读理解所占分值比例又较大,教师需针对具体困境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帮助学生熟知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特点,正确把握解题方向,并不断积累英语词汇量和完善解题策略,最终摆脱困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