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容提要 本文从数字阅读时代的文化消费观谈起,就阅读方式的再选择、生产性文本的创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红楼梦》网络改编小说作为参考实例,对于目前“消费”经典的社会文化现象讲述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以“文化基因”为本的传统审美精神不会消逝于网络文学的观点。与此同时,也对目前存在的失衡现象进行了客观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建议及解决措施。
凝聚着曹雪芹全部心血和情感的旷世奇书《红楼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根据《红楼梦》改编的作品不计其数,形式多样。《红楼梦》文本的演变与传播的历程,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文本流传过程的一个缩影。不难看出,随着传媒媒介的改变,《红楼梦》文本改编的形式差异明显。在现代传播媒介和手段产生革命性变化的当下,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受到强烈冲击,数字阅读时代的开启,对于受众对《红楼梦》文本的接受与理解,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13年,某师范大学出版社搞了一个网络问卷,根据网友提供的数据,统计出了“死活读不下去书”的排行榜,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位列其中,而《红楼梦》竟位居榜首。面对如此结果,学界一时间议论纷纷,甚至有很多人断定,中国传统优秀的经典文学就此将走向末路。在科技水平高速腾飞的当下,难道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真的已经步入困境,难以为继了么?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做了相关调查,得出一组数据:在搜索引擎里输入“红楼梦”三个字,搜索出相关网页二千万个;相关新闻303,000篇;百度贴吧里的“红楼梦吧”中,关注人数达到374988人,发表帖子8947832篇;女性原创小说的经典品牌“潇湘书院”,共有与《红楼梦》相关的网络改编文学作品1100余部(以上数据统计均截止于2018年6月);另外早在2007年,李根亮在《〈红楼梦〉的网络传播和接受》论文中对专题网站做过不完全统计,这些专题网站不仅针对的重点不同,而且也在论坛中设定了不同的版块。以“红楼品茗”专题网站为例,它下设了佚红楼梦、百味红楼、金玉缘、反看红楼梦等等版块,不仅为红迷们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各类文学体裁原创作品的平台,也为研究红学的学者们提供了可查询的相关资料。由此可见,网络上的读者对于《红楼梦》文本改编及文本研究的热情不减,但为何《红楼梦》又成为了读不下去的书榜之首?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同科技发展引领的数字阅读时代的全面到来息息相关。
1.读写互动时代中读者阅读方式的再选择
文本载体的变迁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有学者指出,在人类的阅读史中,随着书籍载体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阅读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印刷术普及之前,抄书是文本传播的主要形式,也是主要的阅读方式。1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术出现,书籍量多易得,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第一次阅读转型相应出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机械印刷术普遍应用,图书出版印刷呈现出批量式的特征,再加上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阅读文本种类增加,第二次阅读转型随之出现。第三次阅读转型期则是在本世纪初,也是最具颠覆性的数字阅读时代。纸质文本让位于电子文本,手机荧屏、电脑电视荧屏冲击着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将阅读行为变得更为大众及普及。应该说,随着阅读行为从印刷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人们开始对阅读这一行为的理解,产生出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数字阅读使得读者的阅读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变静为动,从作者(文本)为中心转变为读者为中心。传统意义上,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单一的,而当下读者更需要多渠道更自由的解读信息,表达自己的感情,并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再创作,从信息的单一传递到多元反馈的过程,也是阅读行为更为开放和轻松的过程。举例来说,维基百科(WiKi)是一部基于维基技术的多语言网络百科全书,任何浏览者都可以参与其海量信息的更新,是读写互动行为极具代表性的网站。与之相仿的中文维基型的“互动百科”网站是中国最大的网络百科全书,近年来其推出的“维基红楼”将《红楼梦》文本数字化后上传到网上,读者在线阅读《红楼梦》文本的同时,遇到有疑问的生僻字和词条时,可将鼠标置于关键词上,立刻可以显示出相关注释内容,辅助读者理解原文。不仅如此,每一位阅读者均可参与到注释的编辑中来,不断完善和丰富“维基红楼”的注释内容。这种互动式的阅读形式极为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是数字化阅读方式同经典文学相结合的成功案例。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分享和取舍信息并加以传播,充分体现了读者作为传播主体的这一特性,数字阅读带给现代读者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方式,更为迎合当下社会环境中人们认识自我,构建自我的需求。
因此,将《红楼梦》死活读不下去这一现象完全归因于现代读者对经典文学的忽视是片面的。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指出,在人类传播史的发展过程中,传播内容对于传播行为本身的影响,远远没有传播媒介技术革新对传播行为的影响大。阅读转型期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冲击是不容小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数字阅读的出现,使读者对于传统纸质文本的关注减少,这并不等同于读者对经典文学关注的减少,同时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网络上与《红楼梦》相关的网络改编文学、专题论坛等仍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值得深思的是,对于像“维基红楼”这类将经典名著原文本通过网络再现的并不多见,人们的目光的确更多地聚焦在经典文学的网络改编、恶搞、大话、商业化表演等等极具消费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上。
2.读写互动时代中读者的生产性文本创作
不仅如此,通过笔者调查的数据可知,现代读者不仅对《红楼梦》这类经典名著的关注热情不减,而且与之互动的行为也远远超出诸多学者的预期。以网络文学改编为例,前文中曾提及,“潇湘书院”有关《红楼梦》文本的改编网络文学作品1100余部,这些作品大都具有通俗化、平民化及现代化的特点。作者们发挥了文学创作的自由精神,将作品赋予了时代的精神和特色,移花接木也好,颠覆经典也好,表达了现代人的生存意识和生命关注,非常迎合大众的口味。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在其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曾提到这样的理论:
复制技术把所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了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去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①
可以说,这种现实的活力体现在网络小说改编的方方面面。《红楼梦》原著的创作背景时代崇尚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无才能没关系,顺从即是有德。但现代社会,早已对女性的才华和能力充分肯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在《林黛玉重生之玉静奇缘》一文中,林黛玉有着精湛的医术,经过努力,成功将自己的顽疾治愈。在《穿越之黑道霸主林黛玉》一文中,林黛玉竟然在男人堆里游走自如,甚至成为江南黑道组织“天堂”的首领,叱咤风云。《穿越红楼之我是探春》一文,更是将离开贾府之后的探春塑造成了一位商业奇才,她带领丫鬟开店创业,在商场开创出自己的一番天地。《穿越之迎春当自强》一文中,作为康熙和胤禛的左膀右臂,大内密探迎春不再是那样的懦弱无能。除了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肯定这类题材之外,还有很多是希望扭转原著悲剧结局的改编作品。如《林黛玉的幸福生活》一文,将泪尽而亡的林黛玉转世成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农家女,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描述的是北静王穿越时空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不仅题材推陈出新,在语言运用上,也极为生动新颖。如《红楼梦之网络版(一)》中:
“袭人,把我的诺基亚手机拿过来!”“来了,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靠,你们在外面做了多少兼职,天天打广告。下次谁再说恶心话,不准上网三天!”姐妹们闻言,纷纷求饶。
再如:《红楼梦之网络版(三、四)》中:
“靠,传呼不回,电话不通!在网上找你比在网下找你还容易,一抓一个着!”是宝玉的铁哥们薛蟠拍马赶到,看来是有事找宝玉。“汝欲何为?快快道来!”“SHIT!别跟我叽叽歪歪,明知道我是文盲还和我说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俺不爱听!”薛蟠也不在意。
诸如此类的文章比比皆是,古今结合,虚实结合,充分表现出了当代网络作者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再加上滑稽调侃的现代网络语言,完全打破了原著的传统框架。当然这些网络改编作品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文本复制,同影视剧改编不同,虽然保留了人物以及作品的大致格局,却加入了大量的虚构成分,但这些网络改编作者进行文本复制的前提必然是对原著的阅读与接受,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并在消费的过程中,积极地构建自我意识。美国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菲斯克在他的研究中曾经提及“生产性文本”这一理论,即读者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不是被动而是积极地参与与创造,由于创作个体对文本理解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的“生产性文本”,文化的生命力就在这种互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网络空间里,读者对经典文学的消费,不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利用文本,生产出符合自身认知和需求的意义,从而使自身和其生产出的文本阅读者获得阅读快感,这种娱人娱己的文字游戏消解了经典文学的崇高与神圣,迎合了大众文化的口味。
应该认识到,数字阅读时代,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消费”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既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参与,也迎合了数字阅读时代中大众的各种文化和心理的需求。在高节奏、高竞争力的社会环境中,它实现了人们认识自我,构建自我的需求,也为人们提供了情感表达和压力宣泄的渠道。它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诞生的新鲜事物,而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而自然而然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的同时,人们开始在消费上注重享乐,消费文化盛行,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民娱乐的盛况。读者作为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不仅要求文化产品有审美鉴赏的价值,还要求从中得到消遣和娱乐,并越来越向物质消费的表面性和即时性发展。也正因为如此,经典文化的阅读打破了知识阶层的界限,走下神坛,变身为大众所能接受的形式,并带有娱乐性、商业性及个性化等新时代的特点。举例来说,自从出现电视媒体后,人们开始热衷于不断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有学者统计,从1924年至2008年,由《红楼梦》改编而成的电影有30余部;自1975年至2008年,由《红楼梦》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电视片则有70多部。2010年,导演李少红拍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并于拍摄前期,大量海选演员造势,博人眼球,不断引起一轮轮的“红楼热”。在影视剧改编作品百花齐放的过程中,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也不甘示弱,推出一系列围绕红楼专题的专家讲座。如新时期著名作家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文化学者周岭揭秘曹雪芹等等。不仅如此,经典阅读与写作无界限的互动行为,实现了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民主话语权的最大化,网络小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前文中提及的有关红楼主题改编的网红小说外,流潋紫的《甄嬛传》和笑脸猫的《延禧攻略》也被人们所熟知,并风靡一时。事实上无论我们接受与否:
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精英文化观,为大多数人得以欣赏和“消费”文化产品提供了可能性。……以往居于主流地位的精英文学、雅文学日渐退出主流地位,而明显具有商业化特征的大众文化则异军突起,以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广泛的受众群体而成为极具主流意义的文学文化景观。②
在这种社会文化景观的背后,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现代读者在阅读《红楼梦》这类经典文化作品时更多地倾向于通俗化的诠释,不求广度和深度,追求速度和随之而来的愉悦感。
上述的种种现象引起了以学者和理论家为代表的文化精英阶层的不断质疑,整个中华民族的社会文化观若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是否会导致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尽失,浮躁功利的心态必将给整个民族的心境乃至价值观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此“消费”经典到底应该全力支持还是适当抵制呢?
1.以“文化基因”为本的传统审美精神不会消逝于网络文学
笔者认为,不论传播手段传播媒介如何改变发展,经典文化如何戏谑化,通俗化,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学的“心”不会变,换句话说,就是无论人们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再怎么发生改变,人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史、哲等意识形态”不会改变③。这里笔者引入马经义在其论著《红楼文化基因探秘》中提到的“文化基因”这一概念。他为“文化基因”定义为: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所秉承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各种品质,在族人身上幻化成的举动、认识与思维;而这种“举动”“认识”和“思维”会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自然流露,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生存样态进而历经承袭、演化、优胜略汰并代代相传④。我们不妨举例来说:众所周知,《红楼梦》应该算是一部彻底的悲剧作品,无论是八十回还是一百二十回的版本,都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学固有的大团圆结局,背离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中国人的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⑤的确,中国传统农耕的生活方式以及历朝历代的封建宗法制度,使得中国人骨子里就有顺天而行恪守秩序的民族特性,不喜激烈的斗争矛盾,毕生追求的就是一种宁静致美,和睦团圆为本,对于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大多赋予其美好欢喜的结局。因此,对于《红楼梦》这一巨著,即使其艺术手法再精湛,人物形象再震撼人心,但人们在赞叹的同时,仍有一丝未能获得精神圆满的心理缺憾。贾府的由盛转衰,宝黛的爱情悲剧,都不符合大部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才会出现大量的以团圆结局收场的续书。关键在于,这种思想影响的仅仅是旧时期的文人吗?对于现代网络上活跃的新新人类又会有着怎样的触动?不少网络写手在作品简介中是这样写的:《红楼之水培林秀》的作者“回风舞雪”:“深爱红楼,只想给黛玉一份美好的爱情和结局”;《新续红楼》的作者“长河晨日”:“给黛玉一个幸福的未来,给宝钗一个满意的婚姻。给红楼女儿们一个好的结局”;《红楼幻梦之天上人间》的作者“月色阑珊”:“读红楼,常感意难平,以手中拙笔,抒胸中块垒,纵横天上人间,也要给林妹妹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更有一些作品如《红楼圆梦》《假曹公之意,圆红楼之梦》等等,从题目即可窥其创作动机。
再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有关封建贵族大家庭(宫廷皇室、贵族家庭)的内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宫廷中君臣、嫔妃之间,贵族中长房侧室之间的各种矛盾争斗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及历史学的内涵,是中国传统人际伦理关系的折射。《红楼梦》这部经典的世情小说,就是通过贾府的兴衰展现了封建贵族大家庭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它不仅展现了封建大家庭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包括节庆生日、平日的消遣娱乐,还向世人展现了高高在上的封建贵族家庭中的礼仪制度、财政开支等普通老百姓所无法想象的生活场景,更为难得的是,在琐碎的生活叙事中将人伦之情、爱情、世情融入其中,精彩绝伦。其实应该这样说,这部经典之作的家族叙事框架使得后世的文人创作争相效仿,成为了“参考书”式标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范式作用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于这部作品所展现的几千年构建起来的中华民族生存的样态和人际关系、人伦秩序的一种认同。它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之中,存在于无形。这也解释了为何以描述封建大家庭矛盾争斗为主题的“宫斗”“宅斗”剧一直深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大宅门”“乔家大院”“金枝欲孽”“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等影视剧收视一路飘红。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很多经典的影视剧都是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如“甄嬛传”“延禧攻略”等等,很多成功的网络作家如流潋紫、吱吱等人的作品,都是将明清时期作为历史背景,创作过程中不仅参考了大量的明清典籍,更是在人物服饰、日常风俗等方面力求严谨。吱吱的作品应该说是此类网文中的精品之作,她的作品《庶女攻略》《花开锦绣》《金陵春》《穿越好事多磨》等都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在叙事模式上,注重节庆及生日,在《庶女攻略》中有罗七娘给徐府送礼的礼单描写,“冬至”这天徐府的祭祀之礼,皇帝赏赐给他家的玄狐皮暖耳及各类应景的衣料。《金陵春》中端午节放烟花、赛龙舟以及依照旧例按照等级发放的赏银和驱邪迎祥的五毒荷包。对于日常生活事无巨细的描述,如《庶女攻略》中徐府饮食、四季穿衣用度等都有详细的介绍,《穿越好事多磨》更是将月例发放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在封建礼仪方面,《庶女攻略》中皇帝驾崩,上至徐府,下至下人服丧戴孝,徐府和罗府结亲的“六礼”之说等。由此可见,现代的网络作家吱吱在《红楼梦》家族叙事的写作手法中融入了自己的韵味,使读者都能从其作品中察觉到《红楼梦》的味道,又不失自己特色。我们无从判断在新兴的网络时代,这些网络作家在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的展现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可以肯定的是,在数字时代,即使面对大量恶搞经典作品的存在,传统文化精神始终驻扎在网络文学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脉仍然在不断地被承袭下去,不会因为时代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定格”,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新换代而已。就好似百戏之祖的“昆曲”,并没有因为艺术形式古老而一直沉寂,新版《红楼梦》中大量采用昆曲的配乐让人耳目一新,而“额妆”更是使人眼前一亮。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即使经历时代的变迁,也不会随之改变。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承袭是无意识的,这种“文化基因”就隐藏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之中,甚至生命之中。无论是恶搞,还是愉悦为主的消费阅读,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现代科技同传统并不相悖,而是互相融合,互相包容的一个过程。用平常心看待并接受现有的“消费”现象。数字阅读时代势不可挡,不妨让我们的传统文学换上“新装”,经典文学的传承不能死守陈规,无论外在形式如何推陈出新,固守住内心的精神才会实现真正的生生不息。
2.数字阅读时代应该正视的失衡现象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肯定的同时也应正视数字阅读时代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就现实状况来说,这种消费式阅读方式的确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文学经典的戏仿化,无疑是经典在当代最鲜明的阐释形式,获得了极为广泛的传播。”⑥
为了迎合娱乐化商业化的市场以及一些读者的阅读趣味,网络改编小说恶搞、戏说之风愈演愈烈,当然这些作品并非完全是无聊地恶搞,其中不乏有一些作者看似恶俗的语言中渗透着对现实社会规范与制度不满的反叛与讽刺,但它毕竟挑战的是精英式的经典文学,其严肃刻板、高高在上的权威被逐渐消解,成为大众读者宣泄现实生活压力获得快感的一种手段,经典文化的媚俗趋势,不得不引起学者们的日益关注。这是其一。除此之外,阅读行为的实用性、工具化倾向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无论是逛实体书店还是电子书城,摆在醒目位置的往往是带有“导读”“解读”“快读”等等这类标签的集成性书籍。手机、kindle、平板代替了纸质阅读,别说看经典著作了,就连看报纸都是一件稀罕事,想找到的新闻消息,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说明了现代读者更喜欢的是直接、快速的信息来源。这就是很多学者所担心的“浅阅读”或者说“快餐式阅读”,更有学者在“深阅读”和“浅阅读”此起彼伏的争论中提出“中阅读”的概念。
3.与数字阅读时代相伴成长
应该意识到,数字阅读时代的出现,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诞生的,而是随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转型期的出现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在秉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精神的同时,融合新的科技和时代,而不是一味排斥新事物,使我们的传统文学文化传承走向一个健康的发展道路,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⑦。笔者认为,与其视现代人文化生活的“乱象”为洪水猛兽,不如从根本上去分析了解这种现象的成因,并学会与之相伴。毕竟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才是社会文化走向的重要力量,弄清楚“读什么”“怎么去读”才能避免文学娱乐化带来的弊端,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感。作为读者本身,应该关注“数字阅读”素养的培养。也就是说读者在进行数字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对于文字图形等信息的有效甄别能力,树立一个正确的文化及判断意识,用良好的心态合理地利用数字阅读带来的便捷和优势,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作为政府应该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加强引导与沟通,启发和影响大众,在娱乐狂欢的时代,能够积极正面地阅读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文学娱乐化所带来的感官刺激中,逐渐丧失自我认知的能力。
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经典文学不应该、也不会是读不下去的经典,但数字阅读时代的出现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着无法改变的合理性,中华民族经典的文学传统需要传承也是毋庸置疑的现实问题。如果现代的读者觉得对其接受略感僵硬而无生气的话,也不妨换一种更有生命活力,更适合现代社会文化的方式方法,对新的文化现象采用更为开阔豁达的视野和胸襟,才能更为合理地引导它正确的发展。
注释:
①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版,第10页。
② 杨新华《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红色经典’改编》[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③ 陶嘉炜编《中国文化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④ 马经义《红楼文化基因探秘》,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⑤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83-284页。
⑥ 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
⑦ 郝其宏《习近平互联网发展思想初论》,《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