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朱琦 卢彬
摘 要 目前,我國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在我国无论是在保障人类生存还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建设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拓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再加上能源利用的不合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环境问题,改善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而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了能源利用及其对于环境带来的影响,并为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乡村振兴
1 引言
最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到当前工作之中。而环境保护与能源利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否能正确合理的应用能源关系着环境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重视推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预防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2 我国能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过度开采能源对环境带来较大损失
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却是无限的。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一味开采能源资源,对能源资源缺少紧迫性认识,造成能源浪费严重,同时也对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地破坏。对能源的粗放式开采使得资源短缺与利用不当的矛盾日益加剧。另外,部分企业或个人在能源开采中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对能源资源危机的认识不足,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2.2 不合理的能源利用结构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由于受到“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大量的使用煤炭资源,导致二氧化碳增加,我国成为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做的气候变化预估报告显示:而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增加,造成了大气污染,进而使酸雨范围扩大。
2.3 高耗能产业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高耗能产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环境污染大户,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高耗能产业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它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我们要认识到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以能源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它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4 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能源开发程度不统一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能源需求量较大,因此对东部能源资源开采过度。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资源难以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另外,城市能源开发过度,而农村资源开发不足的现象也依然存在。这便导致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相对于发展比较缓慢地区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3 推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1 加强能源资源保护意识,树立能源危机感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对能源资源的宣传保护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保护环境,爱护能源资源的氛围。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社会讲座、借助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提高人们对于能源资源保护的意识,让人们认识到能源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减少过度开采的现象。使企业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消费者积极倡导节约、集约能源资源消费理念。
3.2 加快转变能源利用结构,加快化石资源减排
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建立起风电、太阳能、核电、生物发电等清洁能源新体系。要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培养相关技术人员投入到清洁能源的研发利用之中。另外,还要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的采煤工艺,减少粗放型开采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坚持环保、低碳、清洁、高效的原则,来研究绿色现代的煤炭开发利用体系。加大对废弃气体处理的研究,有效处理因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气体,使其刚刚产生就能够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的处理。
3.3整顿高耗能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遏制高耗能行业的重复发展,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以“核心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这些措施,产业结构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发展方式将更加科学。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需求量会不断地增加,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对我国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快转变能源利用结构,积极开发清洁能源。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使用能源资源能够推动我国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又作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的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贺建武.乡村振兴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机遇、挑战与建议[J].世界环境,2018(04):16-19.
[2]王晓毅.再造生存空间:乡村振兴与环境治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124-130.
[3]苏文韬,胡伟,牛耀岚.能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讨[J].能源与环保,2019(07):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