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亮?韩聪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渐提高,同时也对生活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艺术是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图形则是艺术设计中最为主要的元素。新时代背景下,以视错觉表现手法为主,为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已经成为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视错觉艺术设计语言,探究了其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视错觉;艺术设计;实际应用
一、视错觉艺术设计语言
视错觉,顾名思义则是人们在观看物体的过程中,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主观认知与客体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新形势下,视错觉表现手法在艺术设计中得以有效应用,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一)构图错觉语言
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有的设计师会选择黑白两种主色调,如以交错的方式将黑白方格排列起来,在黑色方格的作用下带来明显的视觉冲击,将原本平行线条呈现出不平行的状态。这种视错觉属于构图错觉语言,是最为基本设计环节。
(二)环境错觉语言
环境错觉语言则主要以环境映衬为主,在周边环境的作用下达到视错觉效果。从本质上来看,艺术作品并不是单一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联合其他物象一起,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视觉享受,而其他物象的颜色、大小、结构等等都会艺术设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点把握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确保艺术作品呈现效果的完美性。
(三)空间错觉语言
在空间内,与普遍规律相悖,利用视错觉将客观元素以创新性的形态呈现出来,为人们构建协调且又矛盾的欣赏空间。平面空间主要以视距错觉为主,使人产生位置摆放交织的错觉;立体空间错觉则是将原本平面的图形呈现出立体的效果,给人们带来新颖、趣味的视觉体验。
二、视错觉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一)视错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使建筑项目施工之前的一项工作,为了满足新时期人们对艺术方面的各项需求。同时达到平衡、协调、美感的艺术效果,设计师通常情况下会以视错觉表现手法为主,合理调整建筑整体比例结构。以帕提农神庙为例,神庙整体呈长方形,其设计代表着希腊建筑设计最高水平。设计时,尤为讲究“视觉矫正”,如调整四边基石直线,使中部略高于两端,在视错觉的作用下反而呈现出直线的状态,且消除了平板直线带来的生硬感。若是仅仅考虑到艺术美,未重视其本身的特点,则会使人们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建筑设计必须要确保建筑本身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要点,呈现出艺术性特点,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在展开建筑设计工作时,设计师应当充分应用视错觉表现手法,从积极层面出发,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在保障建筑安全稳定的同时增强建筑艺术美。
(二)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是设计领域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平面设计在新媒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视错觉是平面设计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其作用为带来感官刺激。体现创意性等等。平面设计视错觉以对比为主,在对比的作用下形成视觉冲击,博得更多人的眼球。广告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要想吸引更多用户则必须要求新立异,以视错觉表现手法来为人们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以BIG RICKS肉酱平面广告为例,该广告设计从特殊视角出发,将汉堡与牛结合到一起,给人带来“牛被夹在汉堡里”的视觉错误,呈现“EAT BIG”产品的夸张效果,突出品牌特点,即原汁原味的新鲜与美味。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必须遵循同构图形的原则,将事物以新颖的样式呈现出来,带来冲击感以及新鲜感,同时注重各个细节,增强艺术作品的整体性以及协调性,以吸引更多的注意。
(三)视错觉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一种常見的艺术元素,其具有传达信息、激发情感等功能。不同色彩对人产生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如绿色使人感到平静、自然,红色使人感到活跃、朝气,橙色使人感到温暖、欢快……从本质上分析,这种直接的感官体验本身就属于视错觉。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搭配色彩,利用色彩变化来形成错觉,调动人们内心的情感。另外,色彩对比也是呈现视错觉的主要方式,以“疯狂的钻石”为例,这种艺术作品的核心为菱形,运用波淡法、渐变法以及光影错觉,使人们感觉每一个菱形的颜色与明暗各不相同,产生一定的视觉错误。在色彩设计当中,利用色彩变化、图形交错等等,可使画面呈现出立体的错视效果,大大提高画面的形象感以及动态感,获得更加新奇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以视错觉表现手法为主已然成为从现代艺术设计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视错觉表现手法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可更加完美的呈现出艺术作品。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设计师,应当充分把握视错觉语言,探究其在不同设计环节中的有效应用,在确保完整性的前提下提高作品的艺术性,为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参考文献:
[1]栾建霞.视错觉在艺术设计中的研究现状与前景[J].美术观
察,2014(06):127-128.
[2]武禹圻,瞿缘,胡佳慧.视错觉在平面设计创意与表现手法上
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0(03):75-76.
作者简介:高洪亮,辽宁师范大学;韩聪,辽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