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花 李美红
在一次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的家长课程中,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什么时候感觉最爽、最舒服?
有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站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爸爸不在家,妈妈生病的时候。”
话音一落,笑声此起彼伏。笑声中蕴含着奇怪、好笑、不解等诸多意味。
我请这个比妈妈高出一头的孩子进一步做解释。
“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我就可以照顾妈妈了,被妈妈需要的感觉很好。”
偌大的课堂上霎时静下来,然后掌声响起来。
我给大家讲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短片——《哆基朴的天空》。
一只小狗拉了一坨大便——哆基朴,他满怀着兴奋来到世上,一只小乌发现了他,啄了几口,说了一句“恶心死了”就离开了。然后,他旁边的一团曾经在田地里的泥土告诉他:你是大便中最糟糕的一种。
哆基朴哭了,虽然泥土后来告诉他:上帝不会无缘无故创造你,你是有用的。虽然叶子也告诉他:你不是世界上最不好的东西,还有比你更不好的——比如说我,我被风吹到哪,哪里就是我安身的地方,千万别瞧不起自己。
但是,当他愿意把自己当午餐,奉献给鸡妈妈和一群小鸡时,鸡妈妈却无情地说:“不,我们不需要你,你当我们的午餐还不够资格。”
“我连当食物都不配。”哆基朴又伤心地哭了,“我不懂上帝为什么要创造我?”
直到有一天,一棵蒲公英幼苗告诉他:我需要你当肥料,开出一朵美丽的花儿。你必须融入我的体内,你必须给我你的全部。哆基朴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我会完完全全奉献给你。不被需要的哆基朴,在被需要的那一刻,他选择全然奉献自己。
有一个男孩子,在小学时经常和同学打架斗殴,成绩也不好,曾经一拳头把同学的门牙打掉,语文考试不足十分。到了我们班,我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负责班级图书角的卫生。我开始不断告诉他:卫生打扫得真干净,图书整理得真整齐。于是,他不再拿拳头与同学、老师交流;当他看见我上着课拿手捶背的时候,会跑來问我:“老师,你是不是腰疼,要不要我帮你捶捶?”
被需要的他对班级有了归属感,被需要的他开始改变与人对话的方式,被需要的他竟然主动关心老师。
当孩子被人需要时,他的存在就有了价值:我很重要;当孩子被人需要时,他就会感受到一种被依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当孩子被人需要时,他就能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骄傲。
“有一次,妈妈头疼,爸爸又在加班,妈妈让我去帮她按头,我觉得我终于有用了。”
“周日在家,妈妈打扫卫生,让我照看妹妹,我瞬间感到,原来我也可以帮助到妈妈的。”
“放学后去我妈门店上,店里很多人,妈妈让我给她提钱,告诉我提钱的步骤,我感到自己如此重要,因为这可是去提钱啊。”
“爸爸出差时,家里的洗衣机出了问题。妈妈找到说明书,请我帮忙,我看着说明书琢磨了半天,居然让洗衣机重新正常运转。洗衣机修好了,妈妈向我竖起大拇指,哈哈,我真能干。以前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这种感觉真好。”
“孩子,我也需要你啊。”这句话其实是孩子们最希望爸爸妈妈对自己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