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霞
听着爷爷奶奶讲述着冀中平原血雨腥风,讲述着冀中群众在“大扫荡”中的林林总总,也只是粗略地知道那是个战争年代,是生灵涂炭的日子。尽管引起些许震撼,但这震撼在内心只是涟漪。事实上仅在1942年的五一大“扫荡”中冀中群众就被日寇杀害、掳走五万多人。《血地》真实再现了冀中前辈们是如何在敌人的刀尖、弹片中行走,是以怎样的精神力量在旷日持久的灾难中奋力挣扎繁衍生息。就是小说中写的:“宁当刀下鬼,不做亡国奴”的朴素誓言;是“死了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咱还得活”的生命态度。由此,造就了冀中人特有的达观精神和血性品格。有史学家说,南京大屠杀,是日本鬼子在中国城市制造的最大惨案;而冀中五一“大扫荡”,是日本鬼子在中国乡村犯下的最大罪行。我虔诚用心跪拜英勇的冀中前辈们,用心研读40万字的《血地》。
红军团长李长生奉毛主席委派,回到老家——冀中平原老井镇发动群众抗日救国。谁知离家五年的变故让他猝不及防:爱妻变为弟媳,大地主家拉起队伍向他示威,母亲逼他报杀父之仇,当年一起参加暴动的战友四处离散,国难与家恨,亲人与仇人,违逆与尴尬,失亲与失爱,不期而至,盈满心头。李长生抛下个人恩怨情仇,团结民众打鬼子——庙会枪杀日军少佐,九莲山成功设伏、五一“大扫荡”跳出鬼子拉网式合围、运粮大军夜行晓宿长途奔袭……在沉郁凝练的笔触和跌宕起伏的叙事中,鲜活的人物群像栩栩如生,多舛的命运际遇催人泪下,独特的风土人情扑面而来。
一幅壮怀激烈的英雄画卷,一首荡气回肠的慷慨悲歌,一部令人心灵震颤而沉静思考的长篇力作。
《血地》,是反映日本侵略中国时冀中战争中游击战策略的书。
这部小说始终承载并传达的冀中群众抗战意识精神的成长,是一个民族素养的逐渐提升和爱国情怀的心胸拓展,我阅读作家李西岳的这部著作,很容易就把这部著作和作者联系起来。作者41年的军龄,《血地》同样透着他的军人风骨,文中李长生领导群众打游击战,那些战略战术也无一不显示着那种特定背景下的战略模式,九连山设伏,由于郭家少爷的自作主张,没等到最佳战斗时机,造成伤亡。五一“大扫荡”鬼子拉网式合围,下属不服从李長生司令的军令,造成战斗困境,错误地返回老井镇,以致日本鬼子血洗老井镇。这一切联系着这一方水土的人们的艰苦生活。也勾勒出在地主大家庭中成长的郭大少爷的骨子里的独断专行,不成熟的表现,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物个性。穿越时空亲临战争,更清晰也更具体或更抽象也更朦胧地在我的阅读想象中震撼和感动。
《血地》这是一部关于那一时期人物群体的书。
李长生,抗战红军指挥官代表,与敌人斗智斗勇,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牺牲。但他同时是孝顺的儿子,对于娘的错误安排毫无怨言,接受现实,努力处理好自己和香梅、弟弟长在这种尴尬的关系,他是伟岸的丈夫,国难当头放弃自我恩怨以大局为重,他是博大胸怀党员的代表,他团结义勇军,团结自己的仇人共同抗日,娘为了掩护仇人郭家大少爷英勇牺牲,他一言不发,所有的悲痛压抑在心中,自己心爱的女人吴桂兰又为了掩护郭文广牺牲,自己的侄子为之送了小命,他没有抱怨,郭文秀被日军强暴后,他主动提出娶了文秀,从第一次看话剧《日出》暴跳如雷,到后来认识到艺术逐渐成长,他又是从这片憨厚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逐渐成熟的农民代表,从暴动的鲁莽到组建抗战游击队,从逃跑到捍卫正义,带领乡亲们一起打鬼子,安抚劫后老井镇每户村民。小说塑造了郭老财的专横跋扈,任意杀戮他所谓的“穷棒子”,打着抗战的幌子为自己组建了看家护院一群打手,生活奢靡、横行乡里的地主形象。同时郭老财贪生怕死,为了保全自己不惜出卖自己的侄子,幻想着用国宝换取自己的性命。吴桂兰、郭文秀是典型的爱国青年。李母英勇不屈,大义凛然,宁为枪下鬼,不做亡国奴,铁嘴钢牙豆腐心,很有韬略的农村老太太,关键时刻用生命保全了仇人的性命。香梅典型的农村媳妇形象,但关键时刻有主意,有主见,舍己为人,打理着整个家庭。老黑头镇长以村民为中心,是非分明。小白鞋无所谓,我行我素的浪荡形象。小刺猬虽然当过汉奸,最终以死谢罪,瘦驴脸的汉奸形象惟妙惟肖。日本军官的凶残。伪军整体的卑躬屈膝、唯命是从的奴才嘴脸。作家尽力塑造这一个群体的过程,是用了很好的心思的,是对历史性战火纷飞各色人物的真实写照。这是那个时代,那个国破山河碎的时代中,群体的独特视角。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国家,在中华民族的大复兴的背景下,对于和平年代并不和平的民生的集体关注的目光的。也是与我们的文学艺术追求相合拍的。
40万字的小说,精心描述那一历史环境,血雨腥风自始至终地考验着抗战群众的信念、智慧和能力。这样的故事抓紧读者的心。在我读这部书稿的时,心中已经生出了这种的期待。在故事的环环相扣,层层展开间,我已泪眼模糊,心纠结成一团。
《血地》这是一部关于一种精神的书。
这部书和被这部书文学艺术形态化了的血地,是凝聚着很好的精神的。具体地看这种精神是一个地域的,是我们这一方水土的人们特有的,是我们抗击倭寇罪恶行径决定的。实际上,这部书是在生存与发展的构架中展开思想的。小说中的人物、结构与故事,还有含了作家的才智与真情的语言,都为一种高尚可贵的精神牵系着,形成一种高贵的精神气象。那就是民族信仰,就是捍卫家园,捍卫国土。这种精神是一个国家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素质逐渐成长的简史,是中国人共同的生存的苦难。这种精神是我们祖祖辈辈的人为求生存而必须共同捍卫和争取的。
《血地》可能让我们走出我们自己,我们心之外的一个实在的天下。也可能让我们走入我们自己,我们心之内的一片精神的天地。正如作家自己说的,这部著作“行走”六年,“爬格”四年,也算十年磨一剑吧,是作者用生命在“血地”上行走换来的,是用激情在故乡的土地上滚滚燃烧出来的,更是用滴血的心酿造的。也由此我对作者崇敬之时,更觉心中惭愧。作为一个乡民,如果我不能感悟这种精神,不能传达这种精神,不能铺叙这种精神,不能让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更多了解这片血地曾经发生的一切,那我永远愧对生养我的故土。我也由读这部著作到竭力推荐这部著作,通过《血地》让更多的人为之震撼和感动,牢记昨天,更好地发展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