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伶 白云峰 郝毅轩 李慧珍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高肾脏清除率(ARC)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工作,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法:选择2016.4~2018.8收治的150例重症患者,抽取并检测患者的血肌酐,获取患者年龄、体重等信息,测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Ccr>130ml/min为分界点,分为ARC组与正常Ccr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并分析诱发AR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RC的发生率为33.3%;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创伤、颅脑手术及休克方面存在差异(P<0.05);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低龄、创伤史是诱发AR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龄、创伤是诱发ARC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有针对性予以诊治。
【关键词】重症;高肾脏清除率;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2
在感染、应激状态等因素的作用下,重症患者高动力型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生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将会造成数个器官血液灌注量增加。当机体处于以上病理状态时,肾脏的滤过功能有提升,对循环溶质的清除率相应提升,以上现象被称之为ARC。当下,临床针对重症患者发生ARC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尚不深入[1]。基于此,笔者采集150例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ARC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以对临床工作做出相应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4~2018.8收治的15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81例女性69例;年龄区间为22~81岁,平均(56.7±18.2)岁,住院时间2~10d,平均(5.4±4.1)d。50例患者Ccr>130ml/min,ARC的发生率为33.3%,ARC患者年龄均值为(52.9±17.5)岁,低于正常Ccr组患者年龄(63.1±15.8)岁,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性别分布经对比分析,皆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采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原发病及ICU住院时间等。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研究选用SPSS16.0软件包,()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法。差异检测标准:P=0.05。
2 结果
2.1 ARC的临床特征与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在年龄、APACHEⅡ评分方面存在差异;在创伤、颅脑手术及重症孕产妇发生率方面,ARC组发生率高于正常Ccr组,在休克发生率方面,ARC组发生率低于正常C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因素分析
将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肾脏的清除功能可以间接的呈现出肾脏对溶质分子的清除能力,包括含氮廢物及大部分药物,其指标若发生改变将会促进药代、药效动力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临床医生针对肾功能减退患者,通常会采用调整药物剂量、给药时间用途及减少药物毒性相关作用等方式,去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但针对患者ARC指标上升的状况,却未能予以其特别的重视。
最近几年中,国内外均有研究指出[2],经由肾脏代谢的万古毒素等有关药物,其血清药物谷浓度与抗感染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谷浓度指标越低者死亡率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其难以抵达临床治疗的有效浓度。而以上状况通常会出现在ARC的患者群体中,这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通常需要给予高于推荐剂量方可抵达预期治疗浓度。若针对该类患者,不假思索的给予常规剂量抗感染治疗,可能会增加抗感染治疗的失败率及不良预后的发生率。故而,临床应加强ARC指标的监测,进而为抗感染最适宜治疗剂量设定提供参考。
在本次研究中,ARC在ICU中的发生率为33.3%,且ARC组患者年龄更小于正常Ccr组,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低龄患者肾脏及心脏状态更优良,故而在病症急性期及应激状态下,心输出量及肾血管灌注量均会相应增加,进而诱发肾脏及心脏高动力型血流动力学状态。肌酐是肌肉代谢活动的主要产物之一,在创伤性疾病的初期,肌肉分解代谢活动加剧造成肌酐水平上升,代谢底物量增加会提升肾小球对肌酐的代谢效能,这可能是创伤患者发生ARC的主要原因。且有研究表明,妊娠早期孕妇的肾小球滤过率和孕前相比有32.0%的增幅,该种状态会延迟至妊娠结束时,但病理性妊娠会促进急性肾功能损伤过程。
综上,低龄、创伤是诱发ARC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有针对性予以诊治,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优化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刘阳,甘玲,刘雅丽.肾脏清除率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机体内稳可信谷浓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07):783-784+787. 第67-68页+第71页
吴立德.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发生肾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04):650-651. 第5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