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红楼梦》中的中秋节

2019-09-28 02:52宋治洲
师道 2019年9期
关键词:湘云赏月曹雪芹

宋治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语文教学则是夯实根基的必备之功。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然而,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洪水猛兽”,传统意义上的“汉”文化已被涤荡得所剩无几了。加之时时刻刻“狂轰滥炸”式的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等的侵蚀,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为何物的概念已经淡且薄矣!以传统节日为例,除了吃喝以外,其原有的节日文化内涵今天还存在多少呢?尽管要扭转这一局面,一时尚难,但至少可以坚守住我们的固有阵地——语文课堂,而我们语文老师也应该当仁不让地担负起保卫这一主阵地的责任。我们认为时下的语文课一方面继续起工具作用,但另一方面则更应当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体认与熏陶的渠道和舞台。滋养文化元气、提升文化品位是当下语文课应有之义。

以《红楼梦》里的中秋节为例,来说说我是如何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的。

2018年9月24日恰是农历戊戌年的中秋节,次日语文课我询问学生是如何度过的,大多数学生是和家人一起吃顿饭、看看中秋晚会而已,甚至有的早早就寝。传统的节日被过得平淡无奇。想到本学期学校安排了选修课《〈红楼梦〉选读》,我问学生们:“知道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如何过中秋的吗?”个个摇头。“那好,我们就跟着曹雪芹一起过一次最传统、最中国、最具人文情调的‘中秋节吧。”

中秋节虽然也是团圆节,但绝不像除夕、元宵节那么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它更多的是需要恬淡清雅,甚至要有些清冷之感、惆怅之意,如此才能与传统中秋节的文化意味相吻合。这方面存世的古诗文俯拾皆是,我和学生一起回忆、背诵了他们学过的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月下独酌》、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等,请学生说说这些诗词都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之后,为了强化学生的这种感性认识,我又通过PPT补充了几首关于中秋的诗词,有杜甫的忧国忧民诗《八月十五夜月二首》、白居易的漂泊思乡诗《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晏殊的寂寥无奈词《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以及史祖达的故国愁思词《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中秋节这种清雅且带有淡淡伤感意境的节令,在《红楼梦》诸多节令描写中是一个亮点。开篇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里就有中秋节的描写:

今又正值中秋,(贾雨村)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悶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以上一段描写,作者多次提到贾雨村的愁苦、落寞,可知这个落魄的书生在“团圆节”里过得并不舒心,甚至有些凄凉恓惶。而到后文,曹雪芹又专辟两回——第七十五回、七十六回,来描摹上层贵族的“冷落清秋节”。其回目分别是“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仅从回目上我们已可感受出这个中秋节的冷清。固然,这样写有暗合贾家衰落的意味,但也的确反映出传统文人过中秋节的一种氛围。

中秋节最初是一个带有宗教意味的节日,热闹并非其固有之义。《礼记》中记载“祭日於东,祭月於西,以端其位”“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所谓“夕月”就是祭月,即祭祀月亮女神——太阴神。其组织者、参与者都以女性为主,男性是不直接参与祭祀活动的,所以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这种习俗由来已久,而且很普遍。到了像贾家这样一个世代簪缨的大世族家庭就更变得虔诚和庄重了。八月十五的夜晚大观园里“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贾家祭月的祭品丰富而繁多、祭拜仪式隆重而肃穆,宗教气氛依然很浓,且全程都是女眷参与,没有男客。

中秋节除去宗教的色彩外,“团圆节”的味道更浓。在这两回中作者时时不忘提到这个概念,如:

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第七十五回)

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贾母等都添了衣,盥漱吃茶,方又入坐,团团围绕。……贾母又命将罽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第七十六回)

这里无论座次、坐具还是食品都体现“团圆”之意。然而“团圆”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即如这次中秋家宴,贾母就感叹人丁不旺:“常日倒还不觉人少,今日看来,还是咱们的人也甚少,算不得甚么。”可以说,天上月圆与人间分离一直是“中秋节”亘古不变的话题,所以才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汉语词源中“圆”和“缺”都凝聚着古人质朴的情感经验。“圆”取象于青铜器鼎的圆口,它与环、寰、圜同源,都是周圆、团聚之象。而“缺”则与玦、决、诀同源,代表着缺失、遗憾与别离。

团圆夜一家人团坐,除了吃喝以外,更多的是一些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贾府一家人这个晚上的活动有击鼓传花、说讲笑话、咏中秋诗、闻笛赏月,可谓内容丰富、雅俗兼备。而我们认为闻笛赏月、吟咏联诗是最能彰显华夏民族“中秋”文化精髓的活动了。

先说赏月,古人赏月常说“登临”二字,即选择高大或临水等空旷敞豁之处来欣赏月色,如唐人许浑的“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宋人王之望的“绝顶凭栏思有余,沧江下眺眇三隅。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正因为这些地方空旷无碍,美好的月色才能一览无余,也才能更好地体会出月色空灵、玉宇清辉的妙处。课上,我用PPT展示赏月佳处,如北京的景山赏月、杭州的平湖秋月等。

而《红楼梦》中的贾母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的地方,在第七十五回中,虽然她已年迈体弱,但依然不顾众人的反对,让儿子贾赦、贾政在前引导,媳妇丫鬟等在后搀扶,颤巍巍地爬上园中最高处凸碧堂——一座位于山脊上的敞厅来赏月。而且她还特别懂得赏月时需有背景音樂来烘托气氛,你看她饶有兴致地跟儿孙们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她要借那悠扬缥缈的笛声来烘托出一片澄澈的月色,同时又强调“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即吹奏者绝不能跑到面前来演奏,必须要隐到暗处,隔着夜色来将那袅袅的笛音吹奏出来。果然“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不得不说这位贾母是一位真正懂得艺术、会品味生活的资深“达人”,借助贾母的安排,更是借助曹雪芹的优美文字,我们身临其境般地享受了一场真正贵族的艺术生活,这才是中秋赏月的精髓。难怪脂砚斋下批语道:“只一品笛,疑有疑无,若近若远,有无限逸致。”这种“逸致”是自然天籁与人工技艺的完满结合,是最高层次的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传统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中秋佳境”。我让学生说说这段描写好在哪里,例如“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一句,就形象而准确地将众人“玩月”时那种如痴如醉、沉浸其中的状态活化了出来。

再说联句赋诗。自魏晋以来,这一直是文人士大夫所喜欢的一种高雅活动。金谷兰亭、西园雅集都留下了无数的文字辞章,成为汉文化史上的美谈。而对于钟鸣鼎食、百世富贵的贵族之家来说,这更成为彰显其家世和地位的标配。在第七十六回中,史湘云与林黛玉联诗时面对的是“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此处,我提醒学生注意书中两处对中秋月色的描写。第一回中,“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写出的是贾雨村酒醉后的豪兴自负,而这里的月色描写则突出了史林二钗纤尘不染的纯净心境。

面对如此清绝的神仙境界,就是不会写诗之人,也要胡诌几句了,何况是两位大才女呢——

黛玉笑道:“今日老太太、太太高兴了,这笛子吹的有趣,倒是助咱们的兴趣了。咱两个都爱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罢。”湘云道:“限何韵?”黛玉笑道:“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这头到那头为止。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若十六根,便是‘一先起。这可新鲜?”湘云笑道:“这倒别致。”于是二人起身,便从头数至尽头,止得十三根。湘云道:“偏又是‘十三元了。这韵少,作排律只怕牵强不能押韵呢。少不得你先起一句罢了。”黛玉笑道:“倒要试试咱们谁强谁弱,只是没有纸笔记。”湘云道:“不妨,明儿再写。只怕这一点聪明还有。”

窄韵是指诗韵中字数较少的韵部,与“宽韵”相对。由于窄韵包含的字数少,运用窄韵创作诗歌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古人常有意选择窄韵来显示本领。此处林史二人写诗不仅用的是极难的窄韵“十三元”韵,而且是当场口占,事后再补记,二人的才气可见一斑。于是她们借着皎洁的月色,诗性豪发、珠玑倾吐:

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

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

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

突然——

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湘云笑道:“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因弯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大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黛玉笑道:“原来是他,猛然想不到,反吓了一跳。”湘云笑道:“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

曹雪芹真不愧是写文章的高手,即使联诗这一小环节也不是平铺直叙地写,而是借助“打鬼”一节使联诗的气氛变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同时也由这个小插曲再次凸显出史林二人的不同性格,特别是史湘云那种勇毅磊落的豪爽性格刻画得尤其惟妙惟肖。难怪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赞叹:“写湘云是第一等出神入化的超妙文字!”这一节的确写得浑然天成,妙不可言。读到这里,我提醒学生注意史林二钗的语言、动作。

之后联句中就带出了一幅绝对——“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我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说说这一联中的“渡”字可否换成“起”或其他字?第二、有的版本“花魂”作“诗魂”,你如何看待?

对于第一问,我提醒学生从“渡”“起”的飞行方向上分析,很快有学生体会到“渡”是水平方向的,而“起”是垂直方向的,并分析出“渡”更自然地写出水鸟受惊扰后,贴着水面滑行的真实画面;而对于第二问,我在课堂上并未深入展开讨论,而是提供了周汝昌、冯其庸等红学大家的相关文章,留给学生思考,以作业的形式课后完成。

带领学生品读完贾府的中秋节后,有一个学生意犹未尽,课下问我曹雪芹为什么中秋夜没有着力描写酒宴吃喝的盛况,以及席间酬和吟诗的内容,而单单详细地写闻笛的情景与宴后林史联诗的内容?我听后夸奖她读书认真,看出了门道。这正是曹雪芹写作过人之处。一方面这固然与中秋节令特色有关——重在赏月,而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与之前的节日描写雷同。所以在蒙府本的回前总批里前人写道:“此回着笔最难,不叙夜宴则漏,叙夜宴则与上元相犯,不叙诸人酬和则俗,叙酬和又与起社相犯,诸人在贾政面前吟诗,诸人各自为一席,又非礼,既叙夜宴再叙酬和,不漏不俗更不相犯。”原来,之所以这样下笔是从整部书的角度来考虑的。曹雪芹此节写作是真正做到了不漏不犯,有实有虚。而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当阅读名著时,对于“云行月移,水流花放,别有机括”的情节安排的确需要“深宜玩恭”、好好品味一番的。

当下提倡整本书阅读,“整本的书”如何引导学生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结合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来阅读名著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只要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找好切入口,精心设计,一定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的。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湘云赏月曹雪芹
开养老院夫妻免费收留12名孤寡病残者
夫妻开养老院,免费收留孤寡病残者
曹雪芹邀棋
竹两枝
赏月
动物赏月
独自一个人赏月
曹雪芹送彩礼
纤手自拈来
曹雪芹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