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
劳动,素来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二者兼善并美、相得益彰,方为本义,也才为佳境。然而,在一个深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传统思想熏染的环境之中,千百年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鸿沟始终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导致的社会地位、权益尊严、经济收入、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这种历史的真实与社会的现实,不断累积、交互、叠加,最终酿成了鄙视、轻视、忽视体力劳动的结果。虽然,表面上、口头上、言辞上,我们也会时不时地试图矫正这种偏向,时不时地发出“让劳动者切身感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声音,但平心而论,这些声音,在冷冰冰的市场理性与积重难返的大众认知面前,往往会变得软弱无力甚至脆弱不堪,不过为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屡遭诟病的社会风气增添了些许支持性注解而已,并不能撼动普罗大众根深蒂固的对体力劳动的轻慢态度。
对于一个人来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宛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即使在人类文明演进到今天,知识经济、人工智能带来眼花缭乱、恍若隔世的巨变之时,劳动的两重属性依然同时并存,不可偏废。在促进人发展和成长的天平上,偏于一端的倾向,势必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隐患与危险。相比较而言,当下的现实语境之中,天平偏重于、倾斜于脑力劳动那一端,俨然成为见怪不怪的普遍现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
基于这种忧患意识,近年来,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重新审视与评估,社会各界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也愈益科学、理性、全面、客观。国家在顶层设计上也释放出重视劳动的诸多信号,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一下子被提到了与“德”“智”“体”“美”等量齐观的重要位置上,长期以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四育”由此提升、跃进到“五育”的崭新层次之上。而在今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五育并举”的提法也赫然在列。尽管目前尚未有权威界定,不过从“劳”与“智”的并举,以及文件的具体要求来看,“劳动教育”显然更偏向体力劳动。在“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中,中国教育的内涵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科学、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劳动理应在教育体系之中占有重要地位,理应享有必要的尊严,这是教育“为人”的功能所决定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早产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除了表现在人拥有善恶是非道德感之外,还表现在人需要通过教育干预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而教育的天职就是遵循人成长的基本规律,促进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让人成为享受美好生活并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体。教育先天地为劳动提供了可以合法栖身的一席之地,劳动不仅可以让人强体魄、练手艺,而且可以为人成为“会思考的芦苇”、成为心智健全且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都说高考作文题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的“透视镜”,今年的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中就有一道作文题,让考生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个话题,写一篇演讲词。通过高考作文题这根“指挥棒”,引导青少年对劳动的深刻含义进行理性思考,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反思和批判当下存在的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从而达到弘扬劳动精神、认同和践行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的教育效果。不能不承认,高考作为一种测量工具,可以成为教育理想与教育政策落地生根的“培养基”和“营养剂”。从这道作文题的测试成效看,至少起到了一种“唤醒”作用,“唤醒”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一度被边缘化了的“劳动”这个对于人成长和成才不可或缺的支撑点上了。
休伯纳早就说过:“教育是一种天职,天职是一种唤醒。”这正应验了第斯多惠那句风行一时的名言:“教师的本领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两相比较,异曲同工,指向的都是“唤醒”的教育使命。当前,教育需要唤醒的恰恰就是全社会曾经一度丢失、一度轻慢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
在一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规格不断加码的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严峻的问题,拷问着教育人的智慧与担当。从实施素质教育到发展素质教育,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折射着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发展素质教育,离不开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的本意就是“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于是,“劳动”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劳动”的权重得以放大,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即便能在应试流程之中“脱颖而出”,那也不是个人之幸、家庭之福、教育之荣、民族之光,反而是“之耻”。这一点,在那个正渐行渐远的民国时代,一些教育先贤,一些真正的教育家,早已敏锐地洞察到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对劳动情有独钟,为后人树立起了一个标杆。他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明确将“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拒之门外,要“头顶着蓝天,脚踏着大地”办学校,“社会就是一所大学,这个大学没有围墙,万里长城也嫌太短,工厂、农村、店铺、家庭、戏台、茶馆、军营、学校、廟宇、监牢,都成了这个大学数不清的分校。”豪情满怀、使命担当、人文关怀,高度浓缩,聚于一身,这才是那个时代的教育家,这才是教育家不可复制的精魂。这种气魄、见识、格局、视野,穿透悠悠时光,时至今日,依然放射着夺目的光芒,散发着振聋发聩的力量。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曾经是农耕时代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文脉永续、薪火相传、家风敦厚、社会稳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愈益强化的专制、等级、分层及其衍生物科举考试和功利读书,将原本完美结合、水乳交融的“耕”与“读”人为地剥离了开来,变成并行却不交叉的陌生系统,且重心放在为了做“人上人”而“读”上来了。严重失衡的结果,就是“耕”越来越不受待见了,甚至弃之如敝屣。“劳动”这个概念遭到窄化和扭曲,除了“脑力劳动”一枝独秀、享有独尊地位之外,其余那些也理应属于“劳动”的合理内核和有机成分,如动手、操作、体力、实践等等,弱化不堪,甚至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遭到了冷眼和冷遇。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始终笼罩在考试社会的阴影之中,一切以考试定去留、定成败,这是一种浸入骨髓的“分数拜物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功利化读书一统天下,读书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求真知、求真理,而是沉湎于做官、求利的窠臼之中不能自拔,这已然成为制约创新与进步的看不见的瓶颈与绞索。
更有甚者,在一个急速转型的时代语境之下,投机取巧的心理在物质主义的狂飙裹挟之下无限制地复制和放大,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不断遭到消解与解构,如何“抄近路”“走捷径”成为很多人苦思冥想的话题,不劳而获、少劳多得、不劳也得的不良心态在滋生,造假、失信、无德、坑骗等不堪层出不穷。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礼仪之邦,情何以堪?以这样的姿态能昂然走向未来吗?对诚实劳动的态度,已经成为检验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软实力的“试金石”,也成为检验一个国家在地球村中美誉度的“衡量器”,不可等闲视之。
脑力劳动享有一尊地位,体力劳动相形见绌、遭到弱化,这是从我们的文化母胎之中孕育而生的一种文化偏向,随着人才选拔与教育政策的累积而得以强化,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制度偏向。在社会保障、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生活品质等等以“脑”“体”为标尺画出泾渭分明的界线之时,空谈“劳动光荣”之类的口号,便会显得苍白无力、缘木求鱼。这分明为今日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供需状况结构性失衡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注解。可见,劳动光荣,劳动尊严,劳动吃香,不仅仅是一种纸面上的宣传,要想落到实处、掷地有声,就必须形成充分而系统的制度保障。在制度设计的初衷里面,是不是应该体现缩小身份、文凭、学历等所带来的就业、社保、收入差异的善意与暖意?是不是对从事更加多元的“劳动”的社会成员持有起码的“温情与敬意”?这才是让劳动享有应有的尊严所必不可少的“护身符”与“动力源”。
“温情与敬意”,之于劳动很重要。想起钱穆先生那句如雷贯耳的名言,“所谓对本民族历史略有所知者,必秉持对本民族历史起码的温情与敬意。”不妨可以这样套用,“所谓尊崇劳动的社会,必秉持对劳动起码的温情与敬意。”
一个富有包容性的社会,一个充满阳光的民族,一个砥砺奋进的国家,一定离不开对劳动的那种弥散性、全方位的“温情与敬意”。在这方面,有温度的制度关怀、人才选拔、福利保障可以赋予劳动更迷人的魅力与更强大的力量。
2009年,我到德国访学。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大众汽车厂所在的沃尔夫茨堡街头所看到的一幕幕景象。午休时刻,三三两两、身穿整洁体面的背带工装的工人们,在工厂周围的闹市区街头闲逛,幸福、自豪、满足、快乐等正能量溢于言表地写在脸庞之上。参观其工作区时发现,大众汽车生产流水线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基本上都是机器人在操作,短短几分钟之内,一辆整车就会通过传送带“吐”出来。唯有最后关口,才有负责质量检验的工人的身影闪现。那是怎样一个场景呢?一个硕大无比的圆形操作台,成品车“吐”在台面上,工人手持遥控器,一摁,可以上下高低、前后左右倾斜或运动。原来,是为了让工人检验起来更加舒适。一切为了工人!这是怎样一种人文关怀?离开德国已经整整十年了,沃尔夫茨堡,还有那大众汽车厂,工人脸上洋溢的幸福与尊严,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久久地挥之不去。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劳动”拥有了别样的观感与思考,“劳动”在适宜的环境之中其实会熠熠闪光的。据悉,德国的普通体力劳动者福利待遇、社会地位、职业尊严都很高,以至于时不时地会冒出某某市长不干了,宁愿选择去当一名掏烟筒的工人、盖房子的瓦工、做家具的木匠之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的“新闻”,究其原因,就一个词儿:“喜欢”!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到位的前提之下,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敬畏劳动等人性之中潜藏的美好的种子,才会茁壮成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要让尊崇劳动不至于成为一句泛泛而言的空话,要让其从纸面上、口头上落地生根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可触可感的真实,除了制度保障之外,还需要涤荡传统文化当中所谓“出人头地”“光耀门庭”等价值偏见。唯有优质的文化环境,唯有健康的社会心态,才会孕育出正常的大众认知。记得曾经看过一份材料,上面说,在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甘于过平凡生活的观念相当普遍,若问日本中小学生将来理想是什么,他们很有可能会作出令我们瞠目结舌的回答,譬如“当木匠,制作心仪的家具”“当瓦匠,建造漂亮的房子”“当侦探,侦破各种悬案”“当菜农,种植各种好吃的蔬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孩子的天性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天性之中对辛勤劳动的崇尚显而易见。在日本的学校,经常将社区里的普通人请来给孩子们讲课。学生们在吃饭之前,要向厨师鞠躬致敬,表达谢意。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很注意培养孩子对普通平凡的职业怀有敬意与尊崇的感情。以日本为参照系,反观我们的现实,不禁为之汗颜。虽然舆论中、课本上似乎也写着劳动最光荣、职业无贵贱等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普通人的生活永远是低调的,平凡的体力劳动者大多是不被关注和褒扬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出大力、流大汗的劳动,怎么能享有真正的尊严和荣光?在整个教育链条上,以培养普通劳动者为己任的职业教育怎能不被人低看一眼?我们已经近乎本能地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森严地区分开来了,最终培养出来的人岂能不存在身份上、待遇上、地位上的歧视与慢待?职业教育招不到高分学生、吸引不了优秀生源,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一线劳动者素质偏低,整个社会对普通劳动的价值认同也就会出现偏差。
劳动者能否品尝到诚实劳动所带来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是检验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尺子。当前,五育并举,此其时也!这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时代在召唤,崇尚劳动的种子,不仅需要在学校中培育,更需要在社会和家庭中仔细呵护。唯有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和社会志愿服务,统筹兼顾,多措并舉,才能让劳动真正成为孩子们自觉自愿、喜闻乐见、乐此不疲的“无痕化”行为。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