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泽
回首高中三年的时光,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是成绩不突出的无名之辈。今天我不想讲述什么学霸养成记,也不想描绘奋斗血泪史,我只想讲讲我一步步走过的最为真实的平凡之路。
清华大学,心之所向
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第一次走进清华园,葱郁的古树,田田的莲叶和清雅的荷花,还有偶遇到的和蔼的白发学者,让我不禁幻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会是怎样的感受。高二时,在学校举办的高招会中,我挤进了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的会场,进一步了解了清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办学实力,清华成了我心中理想大学的NO.1。但是文科生要想进入清华,高考成绩至少要排在全省前20名。所以,清华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后来,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史论”校考这个途径考入清华。但这条路同样不好走,报考的尖子生很多,这意味着,要上清华不仅要通过校考,还要有一个突出的高考成绩。虽然我当时的成绩并不理想,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一次,最起码不留遗憾。
经过了漫长的准备,2019年4月,我只身前往北京。为了抓紧时间学习,我没有贪恋窗外沿途的风景,而是在高铁上专注地看那本厚厚的《美术作品鉴赏》。在之后三天的时间里,我的美术鉴赏论文写了厚厚一沓A4纸……校考结束后,我去看了紫荆操场,心里期待着2019年能够以清华新生的身份走进它。
“你通过清华的校考了。”当这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从班主任口中说出来时,无疑为身处泥淖中的我点燃了希望!这意味着我的高考成绩只要在通过校考的8个人之中名列前茅(考入前两名),我就真的可以走入清华!我感觉从未离清华如此之近!我也明白难度依然很大,我必须拼命地努力。
超越自我,不甘平庸
在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因为身边围绕着无数优秀的同学,所以我时常觉得迷茫。毫无疑问,压力来自成绩。来到衡中的第一次考试,我顶着普通班17号的学号,考出了班级第二名的成绩,我自认为已经发挥得很好了,但在年级里却排到了第一千名。自那时起,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学霸之间的差距。进入文科实验班后,我的成绩也一直起起伏伏,很難稳定在前列。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身边的同学,我看到那些优秀的人比我还努力,他们好像无论何时都在埋头苦学。有一段时间,我们每天朗读一位学姐写的高三感悟,还记得这位学姐说自己“不拆被子,只盖一角,只为最早到操场抢到班旗”,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经常说我很佩服那些长期名列前茅的同学,因为他们把踏实和努力做到了极致,这是成功者拥有的品质,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只有潜下心来向他们学习,才能逐渐缩小这个差距。从宿舍到操场的那段路见证了我的蜕变:每天早上我冲出宿舍,都会大声地喊出“我要上清华!”的口号;宿舍的楼道里也记载了我全情投入、声嘶力竭的背书声。
距高考还剩40天时,班主任送给全班同学每人一枚清华或者北大的徽章,我拿北大的徽章和同桌换来一枚清华的,每天都郑重其事地将它别在自己的胸前,直到高考结束。它总在我要松懈的时候警醒我:本来努力就可以做到,为什么要自我放弃?
清华,成了我努力踮起脚就可以够到的梦想,让我真正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成为支撑我走过艰苦卓绝的高三的精神支柱。
不要着急,过好当下
泰戈尔说:“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希望去努力,静待美好的出现。”我的高三就是这样一段时光,现在回想起来很美好,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段追逐梦想的过程。
2019年6月8日下午,英语科目考试结束后,在回教室的路上,我真正理解了“考大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句空话”的道理。这条平凡之路走来,我收获了最好的自己。和高考的这场博弈,我已经胜利。
人生之路还要继续走下去,也许依旧平凡,但我仍会不停地挑战自己,不甘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