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陈歆耕
懒人写稿,常常是被逼出来的。有此文也是因为“逼”。上海五峰书院金星论坛,是一个民间的文化讲坛,邀我去与读者分享一些阅读心得,但有一个主旨要求:回望传统,切入当下。具体话题由本人选择。正好近期在断断续续地读《老子》,且时有“火花”迸发,于是就有了本文的题目。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三十多处谈到“圣人”“,圣人”是什么样的人,或“圣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在区区五千言中,如此频繁地谈到“圣人”,不是偶然的,必定有他独特的思考。在他老人家的理想中,“圣人”是具有最高人格修养境界的人。那么,他所追求的“圣人”境界包含哪些元素呢?笔者试图做一个概括,稍稍完整呈现他说的“圣人”形象。
这里谈“圣人”人格的构成,并不是希冀人人成“圣”。俗话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我们不妨以圣人的品质作为标识,力争做一个正常的人,做一个有“底线”的人。
有学人说,当下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做人没有“底线”。什么是做人的“底线”?说起来很复杂。对不同职业、身份角色,可能有不同的“底线”。需要专题论述。这里有一个流传的小段子,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家庭伦理中缺少“底线”的问题:某年春节前,在北京南站候车室里两个老人有如下对话:“我大儿子让我去上海住,二儿子让我去南京住。”“你真幸福,两个儿子都这么孝顺。”“他奶奶的,关键大儿子在南京,二儿子在上海!”
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做人,人做不好,最终事情也做不好。一个创业者,如果跟人家谈合作,初次见面或打过几次交道,对方就觉得你这人太不靠谱了,还会有跟你合作的可能么?你敢跟没有“底线”的人共同创业么?你愿意跟他(她)成为闺蜜或“男蜜”么?
如何做人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他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而现代文学史的另一位大家胡适,则致力于制度的完善和设计。这两位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所致力的事业,在今日仍然任重道远。关于制度的设计,有“肉食者谋”,关于人格的再造和重塑,还是可以做些努力的。
尽管断断续续读《老子》有一段时间了,但在讲坛上谈老子,仍感诚惶诚恐。《老子》太博大精深了,常常看过的部分,回头再读,又需要对照译文,反复揣摩。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理解老子哲学,离不开他思想产生的两个核心触发点:一个是环境的背景,一个是他个人的阅读背景。前者涉及他对现实的观察和忧思,后者涉及他对前人思想的传承和创造。
关于老子的身世,汉代以前的史书没有任何记载。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中有简略的介绍,说老子可能活了160岁,或200多岁,用的是不确定的口气,大概依据的是当时的传闻。还有很多说法,基本都是没有史料依据的揣测。有一个荒诞不经的离奇记载,说“老子的父亲李乾,天生没有耳朵,一只眼睛瞎了,活到72岁时也没有娶到老婆,同邻居家的老女野合,老女怀胎八十年后生下老子”。那么,老子的母亲该活多大岁数?在娘肚里怀了八十年的老子,生下来时该是什么模样?是不是已经是白胡子老爷爷了?这样的说法,居然还有文字记载的。提供这一说法的古书名为《十六国春秋》,北魏崔鸿著,收入四库全书。对各类完全不靠谱的说法,我们不妨忽略掉。
但有两个重要的因素,我们不能忽略,一个是《老子》著作问世所处的时代,按照梁启超的考证,应该是战国之末。据最新的考证,《老子》成书应该不晚于战国中期。这个时段由于周王室的衰微,正处于一个诸侯争霸、尔诈我虞、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的时代。仅春秋时期,公元前722至479年,就发生战争483次。在老子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用他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由于征战不断,马匹不仅无法用于农田耕种,而且因为马不够用,连怀孕的母马也被拉到野外去作战。想象一下,被刀剑砍伐得血肉模糊的母马,倒在战场上,马仔还在肚子里蠕动,这是多么凄惨的景象?老子的很多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对现实的观察与批判。
其二,传说因为周王室大夫的举荐,原生活在河南楚苦县曲仁里的老子,获得一个叫守藏室之史的职位,于是举家从曲仁里迁往京都(今陕西长安西北)。有人说,这个职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么说是不准确的,守藏室里珍藏的除了各种书籍、典籍,还有王朝的档案、各种文物等,功能是综合性的。因此老子有条件在这里阅读各种内部秘籍和前人留下的著述,其中最重要的大概有《尚书》《周易》等。在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时,老子辞去守藏室之史的职位。对于他后来的去向,有各种说法。有说回到故里的,有说西出函谷关后不知所终的。这些说法也都很难确认,基本停留在大胆设想阶段,求证起来很难。《老子》一书的产生,也有不同说法,有说在函谷关被守门官关尹拦下,逼他写一本书,于是有了五千余言的《老子》。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老子回到故里从事讲学,而《老子》则是他弟子对老子平时言论和授课的记录。学术上的争议,我们且不去管它。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老子的很多理念确实吸收了很多前人典籍中的营养。下面,我们来集中解析一下,《老子》五千言中,是如何谈“圣人”人格构成的。
《老子》有三十多处谈到了“圣人”,其实,在很多没有出现“圣人”字眼的地方,他的议论也是针对圣人的。他谈圣人的人格,大多是为了批判那些身在高位的君王们,是“有位之圣人”。他理想中的圣人,在现实中存在不存在呢?老子没有说,也许历史上曾有过。否则,他不会在文中,经常出现“圣人云”或“是以圣人”之类的文字。
关于圣人的人格,起码是由四个重要元素构成的:
其一,顺势。
在《老子》中,有很多处论述圣人应该顺势而为,要遵守自然规律,不要去做刻意妄为、违反大道的事情。
引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二章)
——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政事,不是用说教而是用行动来引导人。让万物自由生长,而不去人为地干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
——大自然是无所偏爱的,它对万物都能同等对待,圣人也如此,他对百姓也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然发展。(注:刍狗,祭祀时用稻草扎成的狗)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
——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会自我化育;我好静(不折腾),人民就会在正常的状态下生活;我无所行事,而人民能让自己富足;我不去搅扰,民风自然就会淳朴。”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十四章)
——刻意妄为,就会遭遇失败;非得紧紧地抓住某些东西,反而会失去。所以圣人不会妄为,也就不会失败;本来就不是刻意强行要获得什么,所以也就不存在失去。
琢磨这些表述,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无为”。不是不要作为,而是不要想当然地胡作非为。当年那些诸侯为了获得霸主地位,劳民伤财,攻城略地,弄得老百姓无法安稳地过日子。就如鲁迅说的,连奴隶也当不稳。由此,我们就体会到老子为何反复强调“无为”。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都存在一个“顺势”的问题,逆势而动,其结局都不会好。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提出一个问题:是“人定胜天”,还是“天定胜人”?他认为,从小处说,某一个局部,人定胜天是可能的。诸如发生洪灾,通过人为努力,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那么从大的格局上,一定是天定胜人。试问,谁能改变大自然的四季轮回,谁能改变日月的升沉?很多年前看过吴晓波写的《大败局》,书中写了几十家曾经成为央视广告标王的企业,如何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这些企业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盲目扩张或追逐虚名,违反了企业发展的自然进程和规律。无数事实说明,逆势而动,不切实际,昨天的巨人,明天就可能轰然坍塌。
从个体生命来说,也有个如何顺势而为的问题。“顺势”,就是不要做明知不可为,而要硬性地去做的事。诸如有些作家本身并不具备成为优秀小说家的才赋,但硬是在那儿苦思冥想。很多年前,我曾看到一位下放知青,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天吭哧吭哧地写长篇小说,一遍遍地誊抄,但写一部出版社退一部。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多种途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所在,为何非要吊在文学这棵树上呢?
人要顺势发展,不是简单地说“无为”,而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根据自身情况最大努力地发展自己。“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黑发”就该做黑发的事,“白头”就该做白头的事,这就是“道法自然”了。
其二,抑贪。
这是老子在论述“圣人”人格中,被反复强调的另一个观点。不用说,他的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王侯将相的,或者说主要是针对战乱中的诸侯们的,因为他们管理一方土地,握有最大的权力。如果他们贪得无厌,滥用权力,就会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引例: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圣人总是把个人的利益摆在人民的利益之后,所以他反而能赢得人民的拥戴。把自己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自己的生命。正是他的不自私,反而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
——绚丽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缤纷的声音,使人听觉反而迟钝;各种美味佳肴,让人只想着口爽,忘记肠胃的承受极限;骑马奔驰追逐猎物,会使人兴奋得忘乎所以;那些难得见到的珍贵宝物,则会让人顿起歹念。因此圣人提倡淡化欲望,只求满足基本需要就可以了,要摒弃那些多余的欲求。
这里讲到了奢侈欲望给人带来的危害,同时以圣人的口吻告诫人们要抑制过度的贪欲。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圣人的关注点在人们所不感兴趣的,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样追逐带来感官刺激的东西;不把那些难得的货品看得很珍贵;学人所不学的,而对人们犯下的过错,他却努力去补救,使得万物能够按照自然的规律运行而不去干预。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七十八章)
——圣人说,管理一方土地的统领,不是来享受的,而是要承受这片土地上所有的屈辱;还要敢于承担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祸害。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了,你就是名副其实的“社稷主”“天下王”了。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
——圣人不累积大量的财富、珍宝,而是尽力地布施给广大的人民,这样自己反而觉得很富有、很充足。
《老子》文中还有多处谈到,在上之圣人一定要掌控自身的欲望,要警惕权力的滥用。诸如“不敢为天下先”,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不敢创新,而是在利益面前,要退后,更不是利用权力为自身牟利。
其三,谦卑。
谦卑是贯穿《老子》的重要精神品格,当然也是构成圣人品格的重要元素。大家所熟悉的“上善若水”,说的就是人要像水那样柔弱,而不要逞强好胜,逞强则容易折断。最典型的比喻是舌头与牙齿。牙齿很坚硬,但人老了,牙齿总是先于舌头脱落。他认为,人要处于低洼处,虚怀若谷,然后你的胸怀才能像山谷那样吸纳更多的东西。
引例:
曲则全,枉则直,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二十二章)
——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处低洼处反而能够得到充盈,旧的东西会生长出新的事物,少取反而能够获得,贪多则会迷乱心智。所以圣人坚守道的原则。不自我张扬,反而显得明智;不自以为是,人们反而会传颂他的美德;不自己夸耀,人们自然会铭记他的功劳;不自尊自大,反而能够获得长久的名声。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
——圣人常常不轻易发表自己的主观见解,而是充分听取百姓的心声。百姓需要他做的,就是他的职责所在。
圣人处在管理天下的位置上,要懂得收敛自己的主观欲望,让天下百姓也遵从道的理念,让百姓也懂得收敛,致力于做好自己的事情,圣人却孩子般看着他们自足生活的样子。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七十章)
——因为圣人从不自我张扬,因此了解圣人的人会很少。而能够像圣人那样做,就显得难能可贵了。所以圣人总是不追求华丽的外表,好像穿的是粗布衣衫,但却有着珍贵美善的内在品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欲不见贤。(七十七章)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总是要把多余的部分,用来填补不足的部分。而按照人的通常心理,则是相反的,要剥夺不足的部分,让已经富余的人更多地拥有。
谁能把有余的部分拿来奉献给天下呢?也只有有道的人了。
所以圣人做很多有利于百姓苍生的事情,却不标榜自己有多少功劳。建立了功业,却不居功自傲,他不想让人们知道他多么聪明能干。
其四,慈爱
在老子的理想中,圣人总是充满慈爱之心,对苍生怀有博大的悲悯情怀。前面我们已经举例说到的,诸如“以百姓心为心”,就体现了对百姓的仁爱之心。慈爱,就应该表现在让百姓生活得自足而快乐。
引例: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二十七章)
——圣人总是具有博大的包容心,在圣人眼中,人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他能够让每个人发挥其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然生长,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圣人对世间万物,都会非常珍爱,所以没有需要毁弃的东西。这就是按照“道”的规律行事了。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五十八章)
——这里的“闷闷”不是通常理解的“气闷”,而是宽厚、淳朴的状态,是以厚朴之心对待百姓,因此民风也就会淳厚了;相反呢,如果政令对百姓非常严苛,百姓也会变得狡诈。道理很简单,百姓为了自保,会动足机巧之心来对付你。
所以圣人即使像一个方形的物体,也不会割伤人的肌肤;即使像锐利的物体,也不会伤害到人;即使很直率,也不会气势汹汹;即使发出光亮,也不会产生耀眼的感觉。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徹。(七十九章)
——古代的契约刻在木头上,剖开后,债权人和负债人各执一半。债权人拿左边一半,负债人执右边一半。圣人好比是拿着契约的债权人,但却不向对方索取。有德的人就像拿着左契而不索取的人,而无德的人就如同掌管税收的人那样,向百姓索取。
这里老子用契约和收税来做比喻,目的都是为了说明掌管权力的人,要像圣人那样有慈爱之心,而不是无度地索取。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成现代债权人和负债人之间的关系。是对特定的对象而言的。
老子的慈爱之心,还表现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他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三十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三十一章)。
关于圣人人格构成元素,还可以概括出一些,诸如老子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六十三章)是说轻易允诺的人必然会失信,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然会遭遇很多困难。反向思考,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要“重诺”,如果对他人有承诺,那就应该兑现你的承诺。圣人一方面不“轻诺”,另一方面则“重诺”。
也许有人问,老子心目中理想的“圣人”,是不是一个完人?乃至是神?答曰:否。我们从老子的文本可证实,老子并不认为圣人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请看这一段:“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七十一章)圣人不是没有缺点,但他敢于承认自己有缺点,有毛病,因为如此,他也可以说是没有缺点的。正如苏格拉底曾说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孔子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圣人的态度了。
根据刚才对老子理想中的圣人人格构成元素的概括,也说明圣人不是神。“顺势、抑贪、谦卑、慈爱”,这些品质普通人也都可以具备,只要你愿意去践行,就可以成为“圣人”。但这些人格元素,要真正做到也非常难,难在人性的弱点总是难以抗拒很多诱惑,人的贪欲总是难以掌控在一个“度”上。可以说,“圣人”离我们很近,也离我们很远。“近”与“远”,全在个人自身的修为。
在《史记》中,有一段孔子问学于老子的描述: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眼见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因此要用周礼来恢复天下的秩序,但四处碰壁,无人理睬,惶惶如丧家犬。他被老子兜头浇了一盆冷水,让他确实摸不到方向。他与老子思考的着眼点完全不同。初次相见,让他感到老子如同腾云驾雾、似有若无的“龙”。这故事虽见于司马迁的笔下,但也可能是一种神化老子的民间传闻。老子被尊奉为道家的祖师爷,但是在实际尊奉过程中,很多时候已经离大道甚远了,有时甚至完全背离了老子的精神。北宋在宋徽宗年代是尊奉道教的,但宋徽宗和宰相蔡京当政时,又是北宋时期君臣生活最奢侈糜烂、对老百姓搜刮最严苛的年代。他们搜刮民脂民膏,好大喜功,修建奢华的神霄玉清万寿宫,君臣生活皆挥霍贪婪无度,最后将北宋的江山也挥霍掉了。这样的“社稷主”“天下王”在倡导信奉道学,老子听闻后会不会吐血?连宋徽宗的敌人,也称他为“昏德侯”。而那个被老百姓列为“六奸”之首的蔡京,在被贬斥流放途中,向路边小商贩买吃的东西,小商贩一听说是当朝被革职的蔡京宰相“大人”,则拒绝把东西卖给他。古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类,问知蔡氏,皆不肯售。至于诟骂,无所不道。……元长轿中独叹曰:‘京失人心,一至于此。’”到了这个地步,这位坏事做绝的宰相大人,还在叹息:我在老百姓心中,怎么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做坏事,而不知道是在做坏事,这就是坏到骨子里的“奸”人了。在那个崇奉道家的朝代,哪里还能找到一点老子的精神魂魄呢?
①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7页。该页说到,《老子》中有32处出现“圣人”。
②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27页。
③赵志强:《老子》,辽海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④本文所有译文综合参照的版本有: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林语堂:《老子的智慧》,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汤章平、王朝华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14年版;原文引录,主要以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为主。
⑤汤章平、王朝华译注:《老子》,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