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摘 要】中国工业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东北,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之多,足以可见东北的工业效益为新中国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东北经济开始持续下滑,停滞不前,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经济的突起,更是为增长乏力的东北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受全球化经濟的强烈影响,使得东北经济突破当前瓶颈,重新迅猛的站起,但是其发展方式过于偏激,依靠投资方式刺激经济的增长,由于这种发展方式可持续性不强,只能为东北经济带来短暂的辉煌,因此,东北经济再次陷入困顿之中。
【关键词】东北经济;发展缓慢;问题及措施
东北经济在上个世纪初是最辉煌的阶段,早在30年代就已经成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工业帝国,其经济水平遥遥领先,与国内较落后的地区形成巨大的落差。东北地区紧邻苏联为带动本土经济提供了优越便捷的条件,但是由于其发展思维固化的弊端,导致自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仍以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发展,致使经济结构失衡,大量人口外流。
一、东北经济增长缓慢原因分析
(一)建国前开采能源过度
早在伪满洲国时期,作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地区,被进行重工业建设,包括铁路修建、开采矿业、建立工厂等,是中国重工业最早的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经济体系被大力修整,在计划经济调整的背景下,东北丰富的资源被国家长期的运往全国各地,以便促进国民经济共同发展,然而因能源被过度开采,导致东北地区城市经济结构失衡,同时粗放型的工业模式为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生成了恶劣的影响[1]。
(二)市场化程度不够
东北经济发展落后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其思想上没有被彻底解封,在改革开放时期,未能追随新形势的走向,仍秉持着传统的发展计划思维,同时随着改革计划的深入,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存在着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导致公司制改革的不合理,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由于民间资本不受重视,难以流进市场激发生产的动力,从而大大缩小了东北市场经济发展的空间。
(三)人口流失严重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十年来,东北地区损失的人口约有100万左右,人口流失状况已经十分严峻,最重要的是其中不乏多数的高层次人才,并且东北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同样毫无任何优势,就拿东北三省省会来说,其人才待遇分别占全国34个主要城市中的倒数第一、第二和第六的位置,薪酬是人才最关注的重点之一,薪资待遇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因此,人才引进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此外在外流的人口当中,青壮年的比例同样不在少数,这也是东北人口陷入“低增长”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个地区的人才流失与区域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东北地区人才的严重流失和人才引进不足直接导致了东北地区经济低迷。
(四)经济模式固化
东北地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也是导致其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国有经济企业占整体经济主导地位。具资料统计,辽宁省的国有经济占比超过30%,吉林省超过40%,黑龙江省更高甚至过半,严重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从而导致东北地区经济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十分薄弱。此外,东北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实体经济的崛起,类似房地产这种泡沫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只能起到短暂的效果,并且为了拉动经济,有些房地产开发缺乏基础配套设施,导致入住率特别的低,这类现象在东北地区屡见不鲜。曾有知名房地产服务商指出,东北三省存在着大量的商业地产库存,两到三年内很难消化掉[2]。
(五)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以往的计划经济被随之取代,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努力的创新及改善发展经济手段,在东北地区,黑龙江作为传统资源和农业大省,依然以输出资源和农产品为主;吉林也依然按照传统发展思维模式,将农业发展依然在出口工业原材料、半成品和低附加值成本等层面上,没有任何突破进展;辽宁的工业水平作为国内的佼佼者,仍然以出口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为主。这样一来为那些紧随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省份来说,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东北三省的各种丰富资源、农产品、半成品、低附加值成品,将其加工改造生产出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亚非拉国以及欧、美、澳等高端市场。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创新意识不足,太过依赖自身先天条件,致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止步不前。
二、东北经济发展策略
(一)国家主导建立“小政府、大市场”,对东北地区实行特殊政策
由于忽视民间资本的重要性,导致东北地区民间资本力量不足,实施改革必定需要政府来主导。可以将东北地区设为国家服务型政府改革的试验基地,将行政机构实行精兵简政,逐步的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审批手续的办理,为民间资本进入市场提供广阔的空间。其次,还要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大力消减障碍体制机制,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好铺垫。最后,为民间资本打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在服务型政府作用力下,使其健康持久的发展,也使得其他改革方案顺利的实施。
(二)冲破固化思维,转变发展理念
目前来说,中国经济阶段正处于上升阶段,距离发达国家水平仍有一段距离,在这种形式下,东北经济要想冲出突围,需要十分的勇气和胆量。借助国家的现有力量,可大力发展黑龙江现代农业、推进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以及在辽宁建立自贸试验区、与国际贸易高标准规则对接等,有国家作为强力后盾,借助国家的政策红利大力实行经济转型固然很好,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持久稳定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自身的改革与创新。要敢于打破传统经济思维的瓶颈,摒弃制度上的依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变发展模式,将淘汰老化的企业进行改造、停用;同时打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为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的复苏打下牢固的基础[3]。此外,还要利用高科技将低附加值产品进行包装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实体经济来拉动市场经济。另外,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将国外投资性公司引进东北地区进行投资或者设立分公司。
(三)城乡联动改革
东北地区的耕地资源十分广阔,有着中国“粮仓”的美誉。在东北地区经济的改革过程中,针对农村地区改革这一环节不可小觑,不仅可以使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小,进一步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更对减少地区环境污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城乡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改革路线。基于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路线不同,但是二者可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城市地区主要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主,不仅可以强化工业化水平,而且为本土人民提供了诸多的就业机会;而乡村主要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进而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拉近了城乡发展距离,更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局面。
(四)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主要从三点出发:其一,着重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使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的优化;其二,大力培养及发展新兴企业,使其更具优势性,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具有超强的竞争力;其三,加速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互动发展[4]。
三、结束语
总之,解决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缓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自身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经济思维,通过内外双管齐下互相协调推进,才有助于东北经济复苏从而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 苑学娟. 东北振兴政策背景下辽宁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实证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5):11-17.
[2]周英楠.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及其应对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0):485-485.
[3]黄鑫昊, 孙猛.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随机前沿分析[J]. 经济纵横, 2018, No.397(12):112-118.
[4]刘雅君. 新一轮东北振兴视角下东北经济转型与效率提升[J]. 浙江学刊, 2018,(1):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