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与策略

2019-09-27 23:08彭家华
好日子(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意义

彭家华

【摘 要】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建立的重要阶段,而高中政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品质和人格的重要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高尚的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能力;意义;策略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所谓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想象力等等。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也是落实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关键。

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为此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要重视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材观。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目的是让学生“会学”。研究教法,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研究教学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在学生观上,要致力于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与此密切相关的教材观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政治教科书使用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认真学习、掌握大纲,依据大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教材全面的分析,“化繁为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以适应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要求。其次,要确立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全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教师课堂教学要在整体化、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机会,顾及大多数。同时,对全体学生的基础、情趣、能力、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要有全面的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差异,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主动性原则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让学生形成终生受用的学科思维能力。主动性是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升华,是学生从“乐学”到“善学”的迈进。民主性原则更是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讲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它强调建立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它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关系和谐、共同参与、积极交往。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允许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问题的更好解决提出更佳的方案。当然,教师也应该做适当的引导,适时激励,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在实践探索中获得了新知,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2、全面解读教材,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前进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创新型人才也是当前社会的紧缺型人才。高中政治老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養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优势。高中政治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从精神层面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改善和塑造,而人格的培养与自身的思维是分不开的,政治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这节内容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一系列的政治体系,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政治理论体系内涵,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考目标,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从先进的理论体系中得到更多的灵感,从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3、多方位分析问题,培养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有不同的体现形式,对于有些问题,学生如果可以以发散式的方式进行思考,这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体现。教师如果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得当,政治课程会变得说教意味很强,学生也难以体会到很多问题剖析与挖掘的乐趣。教师如果善于灵活有效的构建课堂,多以提问的方式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对于具体问题的领会也会更快的达成,并且能够在发散思维的辅助下对于所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宽与延伸。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有效设计问题,并且要多鼓励学生从多个方向与层面来思考与探究问题,这会更加有助于学生思维创新的产生。

发散思维通常指思考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信息,使思考者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时,不能只从单一角度去考虑,而应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说明同一问题的能力。如,在复习哲学常识部分,为什么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时,教师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方式会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可以迅速被打开,思维创新自然也会更容易产生。

4、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

随着年龄的成长,学生的想象力会逐渐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问题所替代,但是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却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的“幻想”可能在明天甚至未来的某一天就能变成现实。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和模拟场景的方式,让学生对该情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促使他们能够积极思考。例如,当学习“生产和消费”这一章节时,劳动力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而劳动作为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所有机器都取代了劳动,那么此时的商品价值该如何衡量,甚至商品是否还存在价值?通过这一课本上没有提到的情境创设,学生会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不仅巩固了现有的知识,同时还能畅想出未来的各种可能,而这些想法可能在今后会成为学生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理想。

参考文献

[1]岳仁柱.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

[2]张辉.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新一代.2017

[3]校来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启迪与智慧.2017

[4]杨辅才.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亚太教育.2016

[5]宋蓬勃.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教育科学.2011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诗里有你